如果按西餐來說,喫紅肉配紅酒,喫白肉就配白葡萄酒。白肉是指肉呈白色的肉類。比如海鮮,河鮮等。而螃蟹就屬於白肉的一種。你這個問題比較籠統,螃蟹也分許多種,有河蟹有海蟹。中國人喫的最多的有兩種,一種是大閘蟹,一種是梭子蟹。大閘蟹按傳統喫法配黃酒是最適宜的,這其中又以黃酒中的珍品花雕酒配大閘蟹最佳。秋高氣爽,菊黃蟹肥的時節,約上三五好友,溫上一壺陳年花雕。蒸上一鍋螃蟹。聊天,喝酒,喫蟹,實乃人生一大樂事。

而從中國傳統醫學來說蟹性寒,黃酒性溫。兩者結合,恰恰陰陽互補。所以中國最早開始食用大閘蟹的江浙地區。每喫大閘蟹必有黃酒。就是不喝,蒸蟹時在鍋裏都會放上那麼點。為的就是去腥驅寒。黃酒度數不高,十多度的酒精度,入口柔和刺激小。不會破壞舌頭對蟹肉蟹黃的鮮美滋味的感受。再加上度數低,喝上幾小杯也不容易上頭,對於螃蟹這種需要細緻的動作來配合食用的食物來說,頭暈眼花可喫不出蟹的美感。如果在喫蟹時來那麼一杯二鍋頭,頭暈眼花下好不容易剝出來的蟹肉,就是喫到嘴裡也嘗不出啥滋味,舌頭都讓酒精辣木了。

至於為什麼許多人喜歡喫螃蟹時喝熱黃酒。一是因為中國人習慣熱食。啥東西都喜歡喫個熱乎乎的。二是喫螃蟹畢竟是比較費時間的,喫不了兩隻,蟹就涼了,蟹涼就會泛腥味。熱乎乎的黃酒清香四溢,正好可以驅除這種腥味。再說喫蟹季節一般在農曆8月以後,天氣逐漸轉涼,喝冷的在這個季節確實沒有熱的舒服。古人不都說了,紅泥小火爐,綠蟻新焙酒,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這綠蟻新焙酒,也要放紅泥做的小火爐子上慢慢的溫著。在天要下雪的傍晚,幾位好友舉杯暢飲。再配上幾隻大閘蟹,豈不快哉!

至於梭子蟹,因個體較大,腥味也較大。肉的鮮美又遠不及大閘蟹。上海人喜歡拿刀切了裹上麵粉油炸做面拖蟹。如此折騰了的螃蟹,配啥酒都行了。除了啤酒和海鮮一起喫容易導致嘌呤升高患痛風要注意。白酒,黃酒就隨意好了。清蒸鮮活的梭子蟹配上白葡萄酒也是不錯的選擇。總之喫這方面,其實沒那麼多條條框框。有時候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自己。只要不會有礙健康,自己喫的高興就是最好的搭配。


螃蟹,屬於那種寒性的食物,食用不當會引起腹瀉等癥狀。中醫認為,如果在喫螃蟹時喝點酒,就可以中和一下螃蟹的寒性,那麼,喝什麼酒比較合適呢?答案是黃酒。

在中國,自古就有喫螃蟹喝黃酒的習慣,中醫認為,螃蟹雖然好喫,但本性太寒,不宜多喫。而黃酒有活血暖胃的功能,可以抵消螃蟹的寒性。所以,喜歡喫螃蟹的螃蟹不妨喝點黃酒。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