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回老家修繕老屋,在路上,遇到了「紅人」,我大約近一年沒看見他了,相貌沒怎麼變化,渾身上下看著還是那麼乾淨。

紅人是誰?

是啞巴,流浪漢,在我們當地非常有名,方圓二十華裏以內無人不知。

紅人最喜穿紅。男性,一米九幾的大個子,相貌英俊,與沈巍不同的是臉總是刮的乾乾淨淨。

冬天,紅人身穿一件火紅的及膝的類似於裙子一樣的棉外套,手戴紅手套(他上哪淘換的?),紅襪子膠鞋,宛如一朵紅雲,背一揹包(也是乾淨的),遊走於縣城與鄉村之間。

我很尊重他。

據說年輕時因婚姻受挫,精神出了問題,加上啞巴,所以成了流浪漢。

他是身體有缺陷的感情受挫的流浪漢,值得人同情。

但沈巍不同。

他是93屆復旦大學學生,上海徐匯區審計局公務員,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且已成為國家公務員。

以上是陝西廣播電視臺主持人白楊對此事件的評論。

一語中的。

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男人,手捧《左傳》,鬍子拉碴端坐鬧市,這叫個什麼事?這是在向培養自己的母校示威還是不滿於社會?當今社會,到處都有你施展才華的舞臺,你盡可施展!

有句話叫上不成下不就,怕就怕這樣的人,自己沒本事,還滿腹牢騷,看上去一肚子本事沒施出來,其實是一肚子草包。

倒不如街上收廢品的,你別小瞧他們。他們是一羣值得尊重的人。我就是這個本事,我就靠這個養家餬口,我不依賴社會,怨恨社會,我更不把自己逼成精神患者。每天蹬個三輪,高高興興,光明正大,不偷不搶,收報紙,收紙殼,收塑料,收廢鐵,收家用電器,最後廢品收購處結帳,也算是為國家為社會做了貢獻。

大師在流浪。

這是網路普遍用語。

那麼什麼是大師呢?

難道手捧《左傳》就叫大師?那麼給你一桿長槍你就是嶽飛不成?

答案是否定的。

同情弱者是對的,但不能同情弱智。

當年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王國維,陳寅格,趙元任,梁啟超,人們稱其為「導師」,尚不能以「大師」自居,但在今天看來,他們是當之無愧的大師級人物。

大師是一個神聖而崇高的稱謂,

請不要淪為市井。

大師在廟堂,

修身養道,

大師在高等學府,

教書育人,

大師在終南深山,

修身養性。

大師在陸軍,空軍,海軍,火箭軍,特戰部隊的講堂,教授《孫子兵法》《三十六計》,教授從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遊擊戰中總結出的中國特色的戰爭藝術,教授三三制攻擊戰術,教授從講武堂,黃埔軍校,西點軍校等名校總結出的成功戰例。

所有這些,

當荷槍實彈的強敵大兵壓境之時,我們有能力有辦法治敵於死地。

而所有這一切,

都離不開大師傳授。

男兒當自強。

一個男人,要經的起風風雨雨。

不要因為一點挫折你就自動放棄,這是極不負責任的。

且不說保家衛國,父母家庭總得你去照顧。

一個男子漢,即使打掉牙,也要和血一塊嚥到肚子裏,要有血性,

這樣,成功才會向你招手。


我贊同白巖松的觀點,覺得他說的「有錢難買喜歡」並非順口開河。或許這幾個字裏,濃縮了鮮為人知的人生的智慧。

當所有的人都在追求成功,為了成功,甚至不惜一切代價 ,有的擠破腦袋,有的面目全非時,我們不妨想想,什麼是成功?

你可能會說 ,成功就是榮歸故里,成功就是發跡,被人羨慕。可是不同的人對成功的理解是不一樣的。

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富翁在海邊散步賞景,他看到一位漁翁也在海邊玩,他十分好奇: 大好的時光,你怎麼不去打魚賺錢,卻在這裡浪費光陰?於是他向漁翁走過去,問他,下面是他們的一段有趣的對話:

「請問,您在幹嘛?」

「看海啊!」

「看海?」

「是啊,那您以為我在幹嘛呢?」

「您不去捕魚,卻在這裡看海?」

「這難道有什麼問題嗎?」

「當然有啊!你應當趁年輕時抓緊時光,捕撈許多魚,賺更多錢,這樣到老的是時候纔不至於後悔。」

「我捕那麼多魚乾嘛呢?」

「這樣到老了的時候,你纔可以像我現在一樣坐在這裡悠閑的看海,享受生活了啊!」

「那你覺得我現在是在幹嘛呢?」

……

是啊,漁夫沒花多大的精力已經可以享受生活中的美景了,這裡面蘊含的人生智慧富翁是無法理解與接受的,畢竟他為了能夠舒適的看海,付出了畢生的精力。

但事實就是這樣,漁翁他雖然沒有富翁擁有那麼多的物質條件,身份也沒有富翁那麼顯赫,但他很幸福,因為他懂得享受。

富翁是以成功人士的身份去看海,而漁翁是一位普通人的身份,但他們卻是在做同一件事,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因此我們不能以錢的多寡,地位的高低,或以貌取人,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成功 。

儘管沈巍大師他衣著邋遢,但他悠閑自得,做了自己想做的事(讀書、分流垃圾),這在大眾眼裡是難以接受的生活方式,但在大師那裡,卻是他經過思考後做出的抉擇。

因此我們不能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他人,我想要的,別人也不一定喜歡。

因此,我相信白巖松這麼優秀的央視一哥,他經歷了那麼多的人生考驗,做新聞幾十年,害怕出錯,壓力天大,沒有哪次做完背後不是濕透的,他對生活的理解絕不會比一個地方小名人白楊膚淺。

再說沈巍他本人26年裏,是個常人,他也是有的智慧之人,完全可以經過努力回到原單位上班,但他沒有不回去,因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不像芸芸眾生的你我,活在別人的世界裡,為了所謂的成功,打拚得面目全非。他不顧及旁人怎麼看他,所以他不累 ,眼睛保持孩童般的純凈。


任何一種社會現象的出現,有多種聲音的出現是正常的,我們要允許這種差別的存在。特別像沈先生這種現象,本身就充滿了爭議性,自然會招致勢若水火的不同評論,我們不能肯定說誰是錯誤的,也不能完全說誰就是正確的,每個人的價值觀不一樣,看待問題的觀點和立場自然也不同,讓人說話,天塌不下來。

沈先生竄紅以來,陝西電視臺主持人白楊在個人媒體發表了觀止中,迅即引來了巨大的爭議和謾罵,我認為這樣的是不對的,我們可以爭論可以探討,但像潑皮一樣罵街就不對了。

從一個正常的世俗觀點來審視沈先生的舉動,白楊的質疑也有其道理,沈先生26年的流浪生活,傷了父母的心,和兄弟妹妹們都沒了聯繫,人為的隔裂了親情。一個曾經是天之驕子的大學生,放棄那麼好的工作崗位流浪,而且還是到大家像乞丐一樣撿垃圾。我們站在沈先生父母親人的角度去想,他們的心裡會是什麼感受?

但是從白巖松的角度來看,也是非常有道理的,確實,多少錢也買不到願意,沈先生遵從自己的內心,幹著自己愛乾的事情,看書、流浪、進行垃圾分類,無拘無束,仗劍天涯,他比我們絕大多數人活的更自由更自我,而我們呢?在社會上勞苦奔波,做著身不由已的事兒,說著言不由衷的話,哪裡有沈先生的通透和純粹。

所以說,如何評判沈先生的行為,每個人的立場不同,得出的結論不盡相同,這是正常的現象,我們要尊重這種差異,而不是謾罵。


我的觀點是,通過評論,可以看出評論者的心胸格局、社會閱歷、文化層次的,以及評論者的站位、思想、正能量還是負能量!

白巖松是幽默詼諧、寬容、接納、認可的,是目光放平,把流浪大師放在一個與自己平等的位置上看的;而白楊呢?則尖酸、刻薄、指責且自以為是、高高在上的,是目光向下把流浪大師放在一個比自己低很多倍的位置上看的!

流浪大師被爆紅後,社會各界的評論是滿天飛的,基本上可以分為三種,貶、褒、中性!作為媒體的主持人,貶容易,但是貶的背後恰恰是暴露了自己的人格障礙、心胸狹窄來!中性為最好,不偏不倚,冷靜分析,白巖松恰恰是這樣的!我也有兩三年的報社記者從業經驗,我很清楚媒體評論員的評論角度多麼重要!不是先評論,而是先找到角度!如果你自己嫉恨別人爆紅,心有餘悸,你怎麼樣都能找出被評論者三、五、六、七、八個缺點來!我對流浪大師的評論是褒,是把我自己放在一個比他低的位置上去看他的,因為我覺得他的很多優點我沒有!

真正的高手,善於學習融通的智者,往往會選擇褒的一面去評論!為什麼?只有看到其優點,我們才能學習優點!只有看到其優點,我們才能理解被評論者!將被評論者閃光、有趣、智慧的一面發掘出來,評論者自己心情愉悅受用,讀者可以學習、可以理解、可以笑納,何樂而不為?何況被評論者並沒有危害他人、危害社會?怨婦是怎麼來的,就是一味的看別人缺點,指責久了,自己被埋在怨恨裏,自己也難受,身邊的人也不願被束縛!

即便被評論者危害社會了,我們痛斥之的同時,也不光僅僅是仇者快、痛者恨的,而是深挖一下,為什麼出現這樣的現象,是不是我們的社會、教育、法制、道德等方面存在誤區?

網路上的評論也是如上三種,可以一一對照,只不過表達能力不同而已……


名人更應謹言慎行!——二白觀念衝突剖析

一個是央視名人,一個是地方臺小有名氣的主持人,在看待沈巍事件上觀念截然相反,存在決定意識,站的角度不同,看法不一樣,有爭議也很正常。

但不管是什麼觀點,不管有多大爭議,有一點是一致的,名人說話會產生一定的社會影響,因此需要謹言慎行。

本人評論的前提是把沈巍看成是一個正常的人,一個正常人這樣做是對還是錯。

首先闡明觀點:同意白揚的主要觀點,不贊成白巖松的說法。

人不僅是自然人更是社會上的人,是社會的一份子,所以要從社會的角度看問題。

沈巍是大學畢業生,他的學歷不低,學的知識不少,說他飽讀經書不為過。可是他讀成了書獃子,只會紙上談兵,誇誇其談,沒有做到學以致用。

在家庭盡不了責任,在單位擔不起職責,在社會上盡不了義務,逃避現實,脫離社會,上不能報效國家,下不能孝養父母,沒有一丁點男人的擔當,難道他的做法是對的嗎?

有錢難買喜歡,誰沒有喜歡願意做的事呢?但是如果人人都放下本身的責任和工作去做自己喜歡的事,那社會不是亂成了一鍋粥了嗎?我行我素,隨心所欲,是精緻利己主義,是絕對自由主義,決不能提倡!

有錢難買願意,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要不得!


白楊和白巖松評沈巍現象的強烈反差,你怎麼看?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看看,央視主持人白巖松是怎樣評價流浪大師沈巍的?其次,陝西衛視主持人白楊又是怎樣評價流浪大師沈巍的?其三,兩位主持人的評價誰更入木三分?最後,流浪大師沈巍現象到底應該怎麼看?

1、央視主持人白巖松是怎樣評價流浪大師沈巍的?

自從流浪大師沈巍出現在公眾視野開始,有關於他的評價褒貶不一,各種議論也是滿天飛。但,最吸引眼球的是,央視主持人白巖松對他的評價,以及陝西衛視主持人白楊對他的評價。於是乎,網路上開始把兩個人有關於沈巍的評價進行比較。那麼,白巖松到底是怎麼樣評價沈巍的:正所謂有錢難買喜歡,確實是這個樣子,只要在不打擾大家的情況下,自己活得開心就行,不用去在意別人的眼光。人生只有一次,何不過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呢?

2、陝西衛視主持人白楊又是怎樣評價流浪大師沈巍的?

其實,在白巖松評價沈巍之前,還有一個人對流浪大師沈巍做出過評價。而,她就是陝西衛視白楊。雖然,白楊沒有白巖松出名,但是,她對流浪大師沈巍的評價卻比白巖松的評價更受到輿論關注。甚至引發爭議,有人挺白楊,說她一針見血說的對,也有人說她尖酸刻薄,太過功利。那麼,白楊是怎麼樣評價沈巍的:「一個男人的所學知識,上不能治國安邦,下不能報答父母養育之恩,這叫什麼大師在流浪?這個社會什麼時候真正虧欠過有才華的人?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但是對於我來說,我還是欣賞那些努力奮鬥的人生。不負韶華!」

3、兩位主持人的評價誰更入木三分?

很顯然,兩位主持人對流浪大師所做的評價並不一樣,白巖松的評價更多是從流浪大師本人的角度去看問題。而,陝西衛視白楊,則是從流浪大師沈巍的家人及社會的角度去做出的評價。兩個人的評價並不矛盾。有時候,你光看到流浪大師的瀟灑也不行,因為他不是孫悟空,他上有老下有小,對家人和社會背負著責任和法律義務。有時候,你從別人的角度看大師,則又缺乏寬容,一個人在社會上拼本身就夠苦了,如果他拼失敗了,能不能過獨善其身?值得大家深思!

4、流浪大師沈巍現象到底應該怎麼看?

其實,流浪大師沈巍的現象,除了這位流浪漢愛讀書,並且滿腹經綸之外。大家看起來他一點也不像流浪漢,倒是更像一個落魄書生或破產的文人。甚至是大淫隱於市的大家或高人。其實,正像很多國學功底深厚的教授所說的那樣,沈巍的國學功底其實並不高,大概就是大學水平。當然,有人說最多就是大學一年級的水平,也有人說是大學教授水平。總而言之,距離大師的水平還有很遠。只不過,網路的炒作才讓他在一波又一波的熱炒中不斷刷新著人們對他的看法。


在這裡,只想說說所謂白楊的一段話。

她說的話完全不在理。

是金子就發光嗎?是真金子就不會被埋沒嗎?

我認為她的話是天真。

人的一生,大都是由命運決定的。

有的時候,就是有天大的能力,又徹地的本事,都要在寂寂中度過。姜尚厲害吧,80幾歲之前什麼樣子?他買面都風吹馬踏。

要麼,怎麼有一句話呢?是虎得臥著,是龍得盤著。

在這個社會上,真正發光的人,很少有是真金子的。是無才無德無能者居多,這是不爭的事實。否則,又哪來的高手在民間?

不得志的人忒多了。

而這些不得志的人,就是因為太正直。這些不得志者,在個人專有的能力上,真的可以說全國都數一數二的,只是沒有給他展示的舞臺。這就是命運。

記住,這個世界上只埋沒真金,卻張揚著以美姿示人的醜陋。

關於沈巍其人,真不能論。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

唯獨讓我感到的是,陝西電視臺的叫白楊的主持人,其之何來,不清楚。她說的那段話,無非顯示自己的能力,自己很歡歡得意耳,此外沒有什麼了。

我認為這個女人,絕不是金子,也不是一塊好料。

因為是男人,有知識就得要治國安邦嗎?在當今這個社會,基本所有的人,都有知識,大學畢業者更多,這些比比皆是有知識的人,必須得治國安邦嗎?只有治國安邦,後才能稱為大師嗎?

同時,要補充一句,凡是女人,就要像花木蘭和穆桂英一樣,做個英雄。不然的話,用主持人白楊的話講,就不是真女人啦。因為鬱鬱不得志,難為女中龍鳳。

真讓人蒙圈!


二白之爭,讓大師走下神壇?

放下爭議,讓網路理性回歸??

【雷新宏聊文化之十六】

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這個網路時代的一種奇葩現象,已經是風輕雲淡,謝幕收場,即將過去。

但是我們兩位姓白的主持人評論,再次引發了網上的爭議,這本身就讓人很無語。

白巖松作為央視一哥幽默風趣,觀點犀利,他抱著對流浪大師的一份理解,一份同情,甚至是一份讚許,我們無可厚非。

但是白巖松作為公眾人物,作為著名的主持人,還是要慎言,千萬不要有意無意誤導大眾。希望大師在流浪這種現象,不要再因為名人效應受到追捧。這可能是白巖松躺著中槍的,大師身後的團隊利用了白巖松觀炒作新賣點吧。

而白楊的作為陝西廣播電視臺的一位主持人,她有著西北人直爽的性格,但不具備白巖松的知識底蘊,說話觀點直白了點,也一度遭受了網路暴力,也是網路時代的一種悲哀吧。

如今流浪大師已經洗了澡,理了發,去回歸了自己的生活。所以我們也就不要再去評價,誰是誰非了,安心做好自己的事吧。

希望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理性!!


強烈支持白楊的觀點!

沈巍這種鑽進垃圾堆裏,分不清誰是誰的垃圾人,只因為說了幾句書面語,而具有了一定的欺騙性,矇蔽了多少人的雙眼,包括白巖松這樣聰明一世的大腕兒,也被蒙的糊塗一時,可見,披上一件文化外衣,是有多麼的光彩照人!

說沈巍提倡垃圾分類,是其作為一個讀書人推廣的新思想?

同志們吶,但凡有點兒生活的人,用腳後跟想一想,靠撿拾垃圾謀生的人有千千萬萬,有哪一個人可以不用分類?既便是有個傻帽,就樂意把紙殼、聚丙烯、聚乙稀、生鐵、熟鐵、鐵皮、黃銅、紫銅、易拉罐、鋁合金、啤酒瓶混合在一起論堆賣,那開收購站的人,分分鐘教你做人,本來分類收購可以付你一百的,論堆估付你十塊,等收完了,收購站再自己分類,高利潤賣給各個廠家。

垃圾分類,自打這世界上有垃圾那一天起,就已經開始分類了。

值得我們現代人推廣的垃圾分類概念是,將分類提前一步,從扔垃圾的源頭上就開始分類,需要多設置幾個垃圾箱,並標明不同種類。關於這方面的經驗和理念,去日本鬼子那裡去學一下就是了,夠我們用二十年的。

關於沈巍的學問,更是令人啼笑皆非!

各位看官,做學問的目的是什麼? 是學以致用對吧。一個把自己糊得跟鬼一樣,生活都不能自理的人,你做的是什麼學問?學以致用了嗎?是哪本書教你如此做人的?看書是一套,做人卻是另一套,掛的是羊頭,賣的卻是狗肉。

我真想替你媽媽求求你:你可以去撿垃圾,但你能不能別去喫垃圾!你那十萬存款放那別動,我出錢請你去洗個澡,換身行頭行嗎?就算你為母親盡孝了行嗎?

據我瞭解,以撿拾垃圾為職業的人,雖然面子上有點兒掛不住,但裏子還是有的,他們的收入是普遍高於社會人均收入的 ,衣冠整潔,帶個袖套是他們的標配,如果混的好的話,開個收購站,是有實力蓋大樓的。

而像沈巍這種扮相,在拾垃圾行業當中,充其量是個打醬油的,是不稱職的,是有損拾垃圾人的職業形象的,應劃為精神病範疇。

精神病,是發生於人腦之中的一種疾病,是值得全社會同情和幫助的,絕不能成為學習的榜樣或人類多元化的一個正常分支。

本來是禿頭上的蝨子,卻硬是被別有用心的人惡意炒作,混淆視聽,搞得沸沸揚揚,不得安寧。比如:頭條上"沈巍和梁宏達誰的學問高"之類的文章比比皆是,這不是炒作是什麼?

位高權重的央視名嘴白巖松,你的言論就像一根粗壯的攪屎棍,本來趨於平靜的屎面,又被你攪的風生水起,熱氣騰騰,真不愧是名嘴大腕兒呀!


白巖松說的和白姓主持人說的,都有一定道理。

但高度不同,看問題的深度就不一樣。

白巖松滿頭白髮,滿臉滄桑,看到的社會人和事比較多,看到底層的事物比較多,更加能夠體諒悲情人物的艱難,客觀看待問題,看待一個人,要從他或她的出生成長經歷來分析,不是站在道德的高度去指責,這樣會缺少換位思考的角度,也缺少悲天憫人的慈悲。從這點來看,白巖松評價沈巍更加接地氣,也更加客觀公正。

至於白姓某主持人的說法,更加是一個婦人之言,多是如家庭教育中的怒其不爭,哀其不幸的做派,加上一味地站在高處說話,一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姿態,沒有審時度勢,換位思考,就不值得多說什麼。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