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晚年時,對兩個人尤爲倚重,一是周恩來,二是鄧小平。

不過,相比於周恩來的委曲求全,鄧小平表現得更加激進一些,也因此幾次被下放。

這跟性格有關。

早在1962年,在一次大會上,大家都已經坐下了,毛主席最後一個到場,一進場,包括劉少奇、周恩來等人都主動站了起來,迎接毛主席。只有一個人沒有站起來,這個人就是鄧小平。

曾任統戰部部長的李維漢當時也在場,覺得鄧小平這樣不好,不尊重毛主席。直到18年後,李維漢再次見到鄧小平,才發現當年其實是自己錯了,而且大多數人都錯了。

鄧小平就是這樣一個人,實事求是,堅持己見,從來不搞個人崇拜。

其實,毛主席對他這一點也非常賞識,認爲他跟自己一樣,是一個在原則問題上輕易不肯讓步的人。

1956年,毛主席推薦鄧小平擔任中央委員會書記,並評價說:“我看鄧小平這個人比較公道,他跟我一樣,不是沒有缺點,但是比較公道。他比較有才幹,比較能辦事。你說他樣樣事情都辦得好呀?不是,他跟我一樣,有許多事情辦錯了,也有的話說錯了;但是比較起來,他會辦事。他比較周到,比較公道,是個厚道人,使人不那麼怕。他說他不行,我看行。……這個人比較顧全大局,比較厚道,處理問題比較公正,他犯了錯誤對自己很嚴格。他說他有點誠惶誠恐,他是在黨內經過鬥爭的。”

這個評價,是非常中肯的,也體現了毛主席對鄧小平的欣賞。

1957年,毛主席去蘇聯參加世界共產黨代表大會,赫魯曉夫問起來接班人的話題,毛主席先提到了劉少奇,說:“他的長處是政治上堅定,原則性很強,弱點是靈活性不夠。”第二個就提到了鄧小平,說:“這個人政治性強,思圓行方;既有原則性,又有高度的靈活性;柔中有剛,綿裏藏針。很有發展前途。”第三提到了周恩來,“這個同志在大的國際活動方面比我強,善於處理各種複雜矛盾。但是周恩來政治上弱點……但他是個好人。”

可見,在毛主席的心裏,鄧小平既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是他最看好的接班人。

在林彪事件後,局勢非常複雜,毛主席遍覽羣臣,最終還是把目光定在了被下放的鄧小平身上,讓他出來主持大局。

說到底,毛澤東與鄧小平,實際上就是屬於同一類人,果斷,大氣,高瞻遠矚,是天生的統帥型人物。因此,當所有人都站起來迎接毛主席的時候,只有鄧小平穩坐如泰山,也就不難理解了。

在上個世紀,中國人是幸運的,前有毛主席扭轉乾坤,開創基業,後有鄧小平撥亂反正,力主中興。對於新中國來說,二人缺一不可。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