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相片

过去30年来,兴达港错过了台湾远洋渔业的高峰,只能扮演高雄港的配角,常被说成蚊子港,但接下来却可因离岸风电重新再起。(摄影/ 郑国强)

「过去20、30年,兴达港都很坎苛,上一个跟兴达港有关的新闻,是庆富号。」高雄市政府海洋局局长林英斌细数这个曾经在清朝时期和安平港、高雄港并列为南部三大港口、占地156公顷的渔港过去30年那升不逢时的命运。

林英斌回忆说,民国七、八十年,台湾的远洋渔业达到巅峰,远洋鱼船主要停靠前镇鱼港,鱿鱼船和秋刀鱼都是同一种船(因为要用强光去照),鱿鱼船鱼汛约6到8月,回来高雄整补, 7月开始到年底开到太平洋白令海峡抓秋刀鱼。

远洋渔船回来的时候,前镇渔港就非常繁忙,船驳位都不够,他说「民国八十六年,高雄县政府和省政府、中央都有一个想法,远洋渔业还会蓬勃发展,需要比较大的渔港,于是把兴达渔港整建成一个远洋渔港。」

兴达港扩建好,远洋渔业已衰落

兴达港的规画是一个近海渔船区一个远洋渔船区,总共花八十几亿预算,打造出现在兴达港的规模。

天不从人愿,国际局势产生了变化,世界各国纷纷主张设定200海哩经济海域,台湾的远洋渔船去捕鱼,必须向对方取得渔权,受到很多限制。林英斌感到惋惜的说「不像20年前在海里面捕鱼,能抓多少就抓多少,好像取之不尽,气候变迁,鱼类资源枯竭,变化很大。」

另外,台湾的少子化情况逐渐浮现,年轻人也不想上鱼船,十年前 有很多大陆籍船员,现在船上20人,只有一个台湾人,台湾人大都当干部,18、19个都是外籍如菲律宾、越南船员。

检视相片

兴达港未来几年有中钢进驻,还将兴建海洋工程人才培训中心、海洋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海洋工程材料创新及研发中心。(图片来源/ 高雄市海洋局)

「兴达港生不逢时,盖好了,没能赶上台湾远洋渔业的高峰,想要好好发挥的时候却遇到环境大转变,十几年来被人称为蚊子馆。」林英斌指出,高雄县市合并以后,七、八年来一直在想计划如何活化、如何BOT。

但今年不一样,兴达港的命运将和台湾未来诞生的新产业绑在一起,政府决定全力推动的离岸风力发电产业给了兴达港一个舞台,中钢公司风电事业发展委员会主委程庆钟说,兴达港到彰化海上风场距离约120到150公里,欧洲生产基地到风场的距离是1500到2000公里,近多了,因此选择兴达港做为风力发电水下基座的生产基地。

风场在彰化,会选择兴达港而不是台中港有两个理由,第一,林英斌指出,高雄仍是全台湾重工业的中心,产业链完整,能充分供应生产。第二,将在兴达港打造生产基地的中钢风电事业发展主委程庆钟指出,台中的风太大了,但中钢一年四季都要施工,有个生产步骤必须要用吊车,兴达港风没那么大,此外,兴达港的湿度比较低、阳光比较多、下雨天比较少,不管室内室外工作都比较适合。

中钢大举进驻,风力发电商机起飞

中钢投资34.21亿元成立「兴达海洋基础公司」,今年4月正式动土,预定明年底完成建厂,将兴建离岸风电水下基础设施厂房、重件码头及新建办公大楼,将在兴达港生产风力发电机的水下基座,一个基座的大小约一栋20-30层楼高的大楼,由于都是钢材,非常的重,超过1千吨。

因此,中钢承租34公顷的土地,预计建厂费用50亿,加上营运准备金达68亿元,一半向银行融资,五十几亿中,有11.6亿要做重件码头,原本每平方公尺承重2吨,要改成承重30吨(地盘要比较强)。

除了中钢,还将兴建海洋工程科学人才培训中心、海洋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海洋科技工程材料创新及研发中心,其中单中钢人力需求500人,其他中心合计约可创造2000名就业机会。

虽然目前兴达港看起来一片寂静,中钢已经进行码头强化工程,过去只有海巡署把兴达港当成主要停泊区,未来不止是中钢进驻,连带的上下游厂商都会进驻兴达港,在林英斌眼中,期待看到的是兴达港日夜灯火通明,人车往来兴旺,抓住那30年前失去的机会。

延伸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