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一吵,更健康?

很長一段時間,COCO對王子文的印象,都是“在線瑜伽老師”。每次刷到她的微博,不是美美噠自拍,不是曬了旅行美食,幾乎全是各種高難度到讓人擔心的瑜伽動作,和她的好身材。

最近,王子文“轉行”了,從瑜伽老師變成情感導師。在《女兒們的男朋友》裏,作爲嘉賓的她,重點劃得密集。看似爆款的金句,讓人在震驚之餘,也很想感嘆一句:好像也對哦!

經常抱怨“安全感”欠費停機,未知不安等等副作用,讓人覺得“心慌”。王子文卻說,家庭和愛情不是原罪,更不是安全感唯一的來源。小時候的父愛最重要,也決定了如今我們的安全感,是多還是少。

究竟找個你愛的人,還是愛你的人?你的答案是什麼?王子文選擇前者,無論表白還是求婚,說愛你的權利男女平等。不要總是排着隊拿着愛的號碼牌,有時你真該有主動出擊的勇氣和魄力。

當然,王老師也不總是一本正經,偶爾也會有對於愛情的幻想。她想和未來的他,一起去小時候成長的地方。不是因爲浪漫,而是希望他能彌補上,曾經錯過的有關自己的時光。

也有些“驚悚”的觀點,比如在旅行這件事情上,王子文說“分開旅行”,挺好噠!

我們習慣了熒屏銀幕上,風風火火的王子文。真實生活裏的她,卻讓人眼前一亮,因爲愛得明白,獨立,過癮。

也有人對王子文的戀愛課,並不買賬。情侶間的旅行,大家期待的往往是在旅途中創造共同回憶,給親密充值。結果,你卻要我“分開旅行”?拜託!我真心不是陪你消磨時間的玩伴,也不是幫你分攤住宿費的倒黴蛋。

愛情不是要時刻黏在一起,留給彼此空間,同樣重要。分開旅行的操作,也能讓各自之間保持一定的神祕感,成爲親密關係的保鮮劑。關於這一點,不少人會給王子文的重點打爆電話。

這就是愛情的玄妙,沒有正確答案,沒有規定套路,每個人都自有一套理論和實操。畢竟,不同的個體間,碰撞出的火花絕不相同。王子文的愛情觀,並不是強行灌下的雞湯,只是讓你有機會站在另一個角度,看到你們之間的關係。

也有些充滿爭議的重點,讓大家的討論有些激烈。就像這一條:完美愛情,到底需不需要爭吵?

王子文說:吵架是個特別沒用的東西。回想那些被自己放進隱藏文件夾的回憶,多半跟一場場爭吵有關。看似說出真理,真的如此嗎?

贊同的人不在少數,他們的看法簡單易懂——正面衝突多少會給自己造成傷害。既然如此,不用勉強這段親密關係,放過自己實際上也是自我保護。

多數人這次沒站王子文,因爲沒有爭吵的親密關係,我也想啊,可是太理想化。何況,一段段慘痛的經驗告訴大家:小吵怡情,大吵纔會傷身。

看了留言,COCO發現多數人都因爲吵架而成長,經歷也出奇相似:經過熱戀甜蜜期,激情褪去,你靜下心審視對方。於是乎,問題開始暴露,比如曾經的浪漫變成如今的幼稚,曾經的老實變成如今的呆板。瑣碎慢慢在你的“小本兒”上記下一筆又一筆,最後這些“賬”只能用一場爭吵一筆勾銷。

王子文也提到這一點。熱戀期,人們總會潛移默化表現出最好的一面,無論是你引以爲傲的優點,還是努力成爲對方的理想型博得好感,人之常情。只是,那畢竟不是真實的你,久而久之,自然卸下防備,“暴露”自己不完美的一面。於是,這些“善意的謊言”就會成爲爭吵的導火索。

問題出現,下面就要解決。心平氣和的溝通,當然是理想型。但更多時候,對方真心沒給你留下冷靜和理性的時間。日常瑣碎成爲壓倒你的最後一根稻草,積壓的舊賬此時不消何時消。後面的故事COCO不用多說,多半面紅耳赤,一地雞毛。

其實,吵架也是溝通的方式之一,雖然激烈,但把所有問題擺上檯面,最是高效。之所以有人解決了問題,有人卻因此告吹。原罪不是吵架本身,而是我們到底爲什麼吵架?究竟想吵出怎樣的結果?

一味宣泄對於對方的不滿,最終場面一定不會太好看。因爲如此的互潑髒水亂翻舊賬,往往要分出勝負、最後,要麼一方委曲求全表面認了輸,心裏依舊憋了口氣。要麼兩敗俱傷,直到其一摔門而去。然後吶?問題依舊,即便和好如初,無非只是皇帝的新衣,假裝“看不見,沒發生”而已。這樣的雷區越積越多,感情最後自然無路可走。

多數爭吵,無非只是爲了解決問題。親密關係需要磨合,比起一味妥協,雙方的讓步更健康。就像王子文說的,理性分析出矛盾的根本,商量出適合你們的解決方式。這樣的架,纔沒白吵。

總之,互相傷害的吵架,越少越好;解決問題的溝通,無論爭吵還是促膝長談,適合你們就好。

吵架的藝術,你欣賞得了嗎?

圖片來源

東方IC / 新浪微博 / Giphy

時尚COSMO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絡我們獲取版權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