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李義╱高雄報導】

她可能是你的牽手、媳婦、媽媽、鄰居,但你瞭解她的故鄉嗎?高雄市新聞局推出「看家─返鄉拍攝計畫」,鼓勵已歸化為臺灣媳婦的新住民配偶回鄉拍攝故鄉之美,做為文化橋樑,有3人獲選,將透過鏡頭介紹家鄉。

新聞局長張家興表示,看家計畫共分為2個子計畫,「看家─新住民返鄉拍攝培力計畫」是藉由教授新住民手機攝影剪輯技能,啟發其拍攝在臺日常生活的興趣,並在返鄉探親時,與故鄉家人分享臺灣文化。

他希望透過新住民回顧家鄉的眼光,帶領市民領略最在地的文化風俗,增進市民對新南向各國文化的理解,同時也藉由返鄉拍攝的機會,帶著新二代能更深入認識外婆家的文化,進而搭建起臺灣與新南向各國之間的文化橋梁。

經過評審嚴選後,阮氏藥、阮秋嫻及黃淨植分別以「越北小鎮:沙壩」、「河內與萬福絲綢村」及「新二代回大馬,享受幸福好滋味」的腳本脫穎而出,她們將返鄉依據獲獎腳本拍攝影片,再製作「看家-新住民返鄉拍攝」合輯節目,在地方頻道播映。

阮氏藥及阮秋嫻都盼藉由拍片機會,帶孩子體驗媽媽家鄉的傳統文化;黃淨植則期待能記錄下孩子與孃家親友互動情感,留存家族珍貴回憶。

文藻外語大學副校長顧長永表示,活動透過東南亞在地人的角度去觀察當地日常文化,是很難得的視野觀點,可以拓展國人的眼界;義守大學教授侯政男指出,優選作品內容充滿情感,令人很期待成果影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