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8_203.JPG

 

距离上次登百岳已经是4月清明连假的事情了,今年好多行程因为天气因素取消,不然就是受限于请假不方便而作罢,幸好换工作后虽然暂时无假可请,但是比起在银行,新工作请假自由多了,往后规划行程也会比较顺利了。自从4月新康横断回来后已过了半年多没有上高山(详见戒茂斯上新康横断下瓦拉米),中间只有几次郊山行程,在山下久了真的会开始想念高山的风景。雪山的峦大花楸一直是岳界非常著名的名胜之一,早已心向往之,刚好一位球友也很想要爬雪山,于是趁著秋末冬初之际来一趟雪山主东赏峦大花楸之行,一偿宿愿;另外我也还没有在大好天气下在雪山顶好好赏风景,这次老天很帮忙,除了在雪山主峰的一等三角点视野之外,另外加码北棱角望圣棱,景观一点也不输主峰。这次两天一夜行程收获满满,火红的峦大花楸、视野无限的雪山主峰北棱角,今年目前为止虽然只有两趟高山行程,但重质不重量,已心存感激。

 


 

Day 1 (2018/10/27)

 

凌晨四点与球友在基隆住处会合后,一路开车前往武陵农场,沿路大雾弥漫,似乎还受著东北季风的影响,不过预报说下午过后天气会逐渐变好,所以倒也不怎么担心。抵达雪山登山口才过早上8点,时间绰绰有余,整装时才发现忘了带遮阳帽(冏),还好只是两天行程,头巾勉强顶著用吧!

 

早上8点半正式出发,从武陵雪山登山口起登也有3、4次了,不过可能是太久没爬高山了,即使装备不到15公斤还是爬得有点步履蹒跚,一开始都这样吧!前面到七卡山庄的2公里路程就当作热身吧!秋末冬初的雪山步道确实呈现一种萧瑟感,部分树叶或红或黄,虽然不像春夏来得有生机,但也是别有一番风味。我们走了1个小时来到七卡山庄,说实在这栋山庄利用率应该不高吧!毕竟距离登山口仅2公里,一般登山客还是会直冲到369山庄。我们在这里吃点小东西休息片刻,待会迎接今天最陡的之字形上坡。

 

2018-10-27_002.JPG武陵农场盛开的薰衣草

2018-10-27_003.JPG从大水池登山口入山也好多次了耶!!

2018-10-27_004.JPG

2018-10-27_007.JPG步道上的树叶已泛黄

2018-10-27_008.JPG1小时走2K来到七卡山庄

 

我一直都认为爬雪山主东最困难就是七卡到雪山东峰这段路程,距离约3公里要爬升近700公尺,如果是重装的话也是满累的;前半段走在树林下,展望有限;后半段出森林后也因为大雾弥漫而看不到景,只好埋头苦行,慢慢走到哭坡观景台看能不能云开雾散。到哭坡前这段路走得比我想像中来得慢,但此趟行程不赶时间,带著悠哉踏青的心情来登山会比较愉快,毕竟此行最大目的是峦大花楸和主峰的好风景,于是以不让自己过于疲累的行进速度慢慢推进。接近11点半时来到哭坡观景台,我们决定在这里煮泡面吃午餐(我准备咖哩饭当晚餐,结果球友也准备咖哩泡面当午餐,这两天吃咖哩吃到快吐了= =),原本的大雾弥漫在午后有云破天开的迹象,对面的桃山探出头来;东方的南湖中央尖则露出庞大的山体,仅剩山顶的乌云挥之不去;眼前的哭坡展现门神的气势,想要拜访雪山东峰得先经过它的考验。不过我跟球友说哭坡真的不用哭,过了它就海阔天空,可以悠哉走到东峰和369山庄了。

 

12点从观景台出发,这段上坡仅300公尺,很快就通过它,接下来约1公里的缓上缓下路段,天气也愈来愈好,就如同上回走圣棱一样,来到雪山东峰视野大开,举目所望尽是大山大海(当然这里是指云海),这次也不例外,我们在下午1点抵达雪山东峰叉路口,卸下重装沿著小径走几步即看到雪山东峰的招牌,这是我第4次上来,尽管来了这么多次,我还是都会上来雪山东峰,只因为这里的视野景观真的太棒了。往西面看,虽然高耸的雪山主峰尚被云雾遮住,但黑森林底下已可看到一整片红,那就是此趟的目标峦大花楸,看来时机刚好,明天应该有眼福了;南面的志佳阳大山棱脉连接到主峰顶,早已下定决心以后找机会来个志佳阳上雪山的行程;东边是高耸入云的中央山脉北一段景观,南湖中央尖气势磅礡,连接北二段群山横亘东方,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北面是拥有特殊褶皱断层的品田山,那百看不腻的纹理肌岩让我总是快门不断地为它拍照,品田山一边连接池有山桃山,那是我很想再走一遍的武陵四秀,一边连接布秀兰山素密达山,再到穆特勒布山雪山北峰,勾勒起去年I圣走过群山峻岭的美好回忆,雪山东峰顶就是有这么壮阔的景观可以欣赏,我想不管我来几次,肯定都不会错过登上雪山东峰吧!

 

2018-10-27_009.JPG离开七卡山庄后是之字形上坡

2018-10-27_011.JPG不怕人的肥鸟来讨食物了

2018-10-27_015.JPG想去东峰得先克服哭坡的考验

2018-10-27_019.JPG

2018-10-27_023.JPG往东峰路上已经有变色的峦大花楸可观赏了

2018-10-27_045.JPG来到东峰叉路口,不管来几次都还是会上去

2018-10-27_027.JPG黑森林下方火红的峦大花楸在向我招手了

2018-10-27_028.JPG连绵的雪山圣棱线啊!好想再走一次阿!

2018-10-27_030.JPG新增的登顶牌,去年来时还没有

2018-10-27_035.JPG

2018-10-27_036.JPG品田山依旧很有特色

2018-10-27_037.JPG中间是素密达山,左边是穆特勒布山(圣棱阿~~)

2018-10-27_039.JPG武陵四秀也是我很想再走的路线之一

2018-10-27_040.JPG天际边的雪山圣棱线何其壮观阿

2018-10-27_041.JPG总有一天我要沿著志佳阳棱脉上雪山

2018-10-27_042.JPG好美丽的云海景观

2018-10-27_044.JPG雪山主峰上的云雾终于散开了

雪山东峰环景摄影

 

在东峰顶待了一个小时后,我们出发往369山庄前进,沿途是缓坡向下,森林里面也有几棵峦大花楸正红,不赶时间的我们就这样边走边拍,边拍边期待等等看到山庄上面火红的大片峦大花楸风景。下午3点,我们抵达369山庄,在山庄后侧山坡上有一片峦大花楸盛开著,不过重头戏还是在往黑森林的之字形上坡上,一整片的火红是秋季最美丽的颜色,本来是想说早早到山庄后再过去拍照,不过沿著之字形上坡走也有一段距离,而且下午的光线并不理想,或许等隔天从主峰回来后再来好好拍照会比较好,于是我们卸下装备穿起保暖衣物,在山庄外的木桌椅上泡茶吃点心,欣赏著远方的中央山脉武陵四秀山景;下午5点开始准备晚饭,吃的是简单的干燥饭配咖哩调味包,饱餐一顿后很早就爬上床准备睡觉,今晚很幸运隔壁床位是空的,或许有人取消行程吧!睡得比较舒适一些,虽然还是拖到很晚才入睡,但至少有进入深眠状态,充分休息后才有体力继续明天行程。

 

2018-10-27_046.JPG万绿丛中一点红

2018-10-27_047.JPG下雪山东峰后往369山庄前进,大约还有2K的路程

2018-10-27_049.JPG沿路已有几棵峦大花楸盛开

2018-10-27_050.JPG红色是秋季最美丽的颜色

2018-10-27_051.JPG

2018-10-27_055.JPG这景我喜欢

2018-10-27_063.JPG愈接近山庄开始出现多棵峦大花楸

2018-10-27_064.JPG红绿分明,真的很美

2018-10-27_065.jpg逆光的关系没办法拍清楚上方的红

2018-10-27_066.JPG再次入住369山庄

2018-10-27_069.JPG捕捉云与山的构图

2018-10-27_071.JPG

2018-10-27_072.jpg369山庄上方的白木林景观

D1.jpg第一天高度落差图

 


 

Day 2 (2018/10/28)

 

这次369山庄奇迹般并没有遇到打呼特别大声的人,这应该是在这座山庄最难得的体验XD。我们定好凌晨3点起床,不过似乎有商业团1点半就起床2点多出发,虽然知道应该是想要在雪山主峰看日出不过还是觉得2点多出发太早了。我们吃完早餐后在4时10分出发,整个之字坡上只有我们两个,天上繁星点点,今日好天气无误;20分钟后来到黑森林路口,尽管天尚未明,但雪季标线的反光条确实对指引路线帮很大的忙。随著海拔越爬越高,气温也慢慢降低,幸好森林里风势不大,预计到圈谷后应该就日出了吧!跟我预想的一样,黑森林这段走了1个小时,我迫不及待想要向球友介绍雪山1号圈谷的壮阔与美丽,这是雪山地区最大的圈谷地形,形状也最完整。此时天空渐渐明亮,虽然被近处山丘(甘木林山?,就是3690峰)给挡住,但我知道太阳已经升起来了。我们的位置还照不到太阳,加上圈谷寒风袭来,不宜休太久,赶紧上路出发吧!

 

通往雪山主峰的山径是沿著1号圈谷的侧缘缓上,不过这时看到主峰和北棱角中间鞍部有别的队伍下切圈谷,看来是一条捷径,可以直接从鞍部往翠池或北棱角前进,没想到稍晚我们也会从那里下来。回想去年圣棱之行时重装爬上雪山主峰,那时候真的累到气喘如牛,这次轻装前往备感舒适,有多余的气力可以好好欣赏风景;而且这好像也是我第一次好好注意周围山景,之前来不是起大雾就是下雨,另外前年(2016年)因为圈谷积雪所以视线都被眼前的美景吸引(而且也没有登顶),从没好好在这条通往主峰的山径上欣赏远处圣棱线的群山,原来在半路上就可以看到好多以前走过的山头,虽然知道登上主峰后视野更好,但还是忍不住停下来多拍几张照。我们越爬越高,离主峰顶仅剩几百公尺,高度所及已经可以望见东面的中央山脉北一段北二段群峰,太阳就在南湖中央尖的上头照耀大地,温暖身处高海拔的我们;距离最后的100公尺,我兴奋不已,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可以在好天气的状况下登临雪山主峰,并且拥有充裕的时间好好体会一等三角点的无敌视野,于是就在早上6时55分,我率先抵达雪山主峰,这是我第三次上来,却是第一次拥有晴空万里的视野景观。

 

2018-10-28_074.JPG竟然有人在圈谷搭帐,还真享受

2018-10-28_076.JPG第一次在好天气下走这最后通往主峰的路

2018-10-28_078.JPG有人从鞍部直接下圈谷,待会我也会走那条路下来

2018-10-28_087.JPG路上就可以看到圣棱线山景

2018-10-28_092.JPG雪山主峰我又来了!!

 

今天晴空万里,从雪山主峰放射状的六大棱脉一目了然。来时的雪山东峰棱线是最熟悉的一脉;隔壁的志佳阳棱线顺著志佳阳大山通往雪山主峰是我很想尝试的路线;从主峰向西分出,到翠池三叉山后转向南伸展的雪剑棱脉,拥有大剑山佳阳山小剑山等三座百岳;另一条从翠池三叉山分出的是六条棱脉最长的雪山西棱线,我可以认得火石山头鹰山奇峻山大雪山等著名山峰,其中大雪山那片广阔的草原真是令人向往;另外就是去年才刚走过,有圣棱线之称的雪北棱脉,看著北棱角雪山北峰穆特勒布山素密达山大霸尖山等山头,真的好想再走一次;而从雪北棱线分出的支脉是为武陵四秀品田山池有山桃山喀拉业山也是很有特色。除了雪山六大棱脉之外,对面的中央山脉一样很有看头,高耸的南湖大山中央尖山引领北一段,拥有险恶地形的北二段,极具特色的锯齿连峰、四大障碍之一的奇莱东棱,甚至远处的东峻横断干卓万横断玉山群峰也尽收眼底。这天终于见识到雪山主峰一等三角点的威力,果然名不虚传阿!

 

震慑于眼前的高山美景,我们在山顶待了一个小时,本打算直接下山,就在要走的时候遇到一队人马上来,看起来应该是领队的阿北提到这么好的天气不上北棱角可惜,我看看时间才早上8点,时间还充足,况且也想弥补去年登顶下雨错失的美景,于是决定出发前往北棱角。从主峰下到鞍部的路非常惊险,沿著主峰庞大山体的边缘开一条路下切,右侧是直落圈谷的陡斜坡,我们走得战战兢兢,深怕不小心就直接滑落,我不禁纳闷去年经过时还飘著细雨,虽不是大雨等级但其实也颇危险,回想起来觉得真是惊险。球友也说主峰过后的路径真的很不一样,不愧是C+等级圣棱线。下到最低鞍部后,稍早的队伍就是从右边直接下切到圈谷,往左陡下碎石坡是翠池、雪剑和西棱的路线,我们则是续前拉绳陡上,顺著岩角峥嵘的山壁往上爬,然后再跨过几株玉山圆柏后(这里下来时千万小心不要绊到绳索或圆柏枝干),走一小段缓坡就到北棱角了。这里视野虽然大致上和主峰差不多,不过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欣赏雪山主峰,以及开阔的圣棱线(从主峰望圣棱看会有一点点被北棱角挡到),所以还是很值得在好天气下来走一遭。

 

2018-10-28_096.JPG主峰望圣棱,最前面就是北棱角

2018-10-28_099.JPG看著眼前走过的山头真的很想再去一次

2018-10-28_103.JPG背景是北一段南湖中央尖

2018-10-28_106.JPG眼前的雪剑棱脉、右后方雪山西棱和左后方的白姑群山

2018-10-28_111.JPG从志佳阳大山走来雪山主峰是我未来想走的路线之一

2018-10-28_117.JPG左边雪剑棱脉,右边雪山西棱,一览无遗

2018-10-28_119.JPG

2018-10-28_120.JPG

雪山主峰环景摄影

2018-10-28_121.JPG雪山1号圈谷

2018-10-28_122.JPG往北棱角的路满惊险的

2018-10-28_124.JPG

2018-10-28_125.JPG

2018-10-28_127.JPG

看那沿著雪山主峰边缘开出的路径,多惊险阿

2018-10-28_128.JPG

接近90度垂直攀岩,不过踩点满多的,不难

2018-10-28_131.JPG

2018-10-28_139.JPG晴天登北棱角,视野不输主峰哦!

2018-10-28_140.JPG这里的圣棱视野更棒

2018-10-28_144.JPG可以看到大霸尖山的路线

2018-10-28_145.JPG新竹或苗栗一带吧!!

2018-10-28_163.JPG雪山西棱群山,圈起来的红色建筑就是翠池山屋

2018-10-28_148.JPG站在北棱角欣赏雪山主峰

2018-10-28_155.JPG高耸的中央山脉北一段和北二段

北棱角环景摄影

 

我们在北棱角待了十几分钟,约9点启程下山,这还是我第一次从北棱角下切到鞍部,虽然陡峭但山壁上的圆柏是你的好朋友,紧紧抓住它吧!回到鞍部叉路口再沿著圈谷小径走,就这样从「大碗公的上缘慢慢往下走到「大碗公底,沿路生长著玉山圆柏、玉山小蘗、台湾刺柏,还有一整片的杜鹃,可以想像开花的话会是多么壮观的画面,原来圈谷上的植物生态是这样的丰富,不禁想起前年来到满满积雪的雪山圈谷上,这些植物在这样严酷的环境还能如此欣欣向荣,真是令人佩服。回到黑森林后走在台湾最大的冷杉纯林底下,大口呼吸这片森林释放的芬多精,路上还遇到猴子家族(?)悠哉走过,这也是第一次黑森林遇见野生动物(说好的山羌呢)。

 

回到黑森林入口,就是要观赏此行另一重点,就是369山庄后面一整片的峦大花楸,果然名不虚传,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鲜红,与冷杉林的绿形成强烈对比。我们在这之字形坡上也不管烈日当头,就只想要找最好角度捕捉眼前的美景,这可是季节限定的雪山大景,为这趟行程锦上添花,画下完美的句点......等等,我们才回到369山庄而已,后面还有7公里的路在等著我们呢!

 

2018-10-28_166.JPG从鞍部直接下切到圈谷

2018-10-28_173.JPG沿路有整片的杜鹃丛,还有防不胜防的刺蘗攻击

2018-10-28_179.JPG叉路就在9.9K这里,取左是正常往雪山主峰的路径,直行是从圈谷直上鞍部

2018-10-28_181.JPG最后一眼壮阔的雪山圈谷!!

2018-10-28_182.JPG

2018-10-28_185.JPG美丽的冷杉纯林

2018-10-28_187.JPG终于见识到秋季限定的雪山峦大花楸美景

2018-10-28_190.JPG红绿蓝构成的美丽画面

2018-10-28_193.JPG更特别的是还有芒草陪衬,简直美呆了!!!

2018-10-28_194.JPG挖喔~~~~

2018-10-28_196.JPG

2018-10-28_203.JPG遇见这美丽的景象怎能不驻足欣赏

2018-10-28_205.JPG

2018-10-28_208.JPG山庄后面有一整片阿!!

369山庄后之字形草坡

 

我们在中午12点回到369山庄,煮个泡面休息一下,结果不小心休了1个小时才出发下山。即使过了中午山上还是晴空万里,真是难得的大好天气,因此我们经过雪山东峰叉路口时,忍不住又上去看风景,弥补昨天上来时仍有云雾遮挡视野的小遗憾,结果又在上面待了30分钟,我们还真是悠哉阿!不过为了避免下山太晚,我们除了在哭坡观景台和七卡山庄短暂停下来休息之外,一路就是往下冲,终于在下午4点50分抵达雪山登山口,结束这两天一夜的雪山之旅。

 

雪山虽然来过多次,但是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可以看,更别说站在台湾第二高峰所带来的视野,这趟行程感谢老天带来的好天气,让我除了欣赏到峦大花楸之外,还在雪山主峰北棱角拥有一望无际的景观,我想不久将来我还会再回来这里,继续完成其他路线。

 

2018-10-28_215.JPG再次回到雪山东峰,再上去看一次风景

2018-10-28_216.JPG

2018-10-28_218.JPG中间不知道是哪座山,感觉漂浮在云海之上

2018-10-28_219.JPG雪山东峰望北一段

2018-10-28_222.JPG雪山东峰望主峰方向

2018-10-28_233.JPG回到雪山登山口

2018-10-28_234.JPG之前来都雾茫茫,原来登山口可以看到南湖大山和中央尖山阿~

D2.jpg第二天高度落差图

高度落差图.jpg两天高度落差图

轨迹图.jpg轨迹图

 

行程记录:

D1 (7.2公里,上坡1166公尺,下坡151公尺) :

       0828 雪山登山口->0927 七卡山庄->0940 出发->1124 哭坡观景台->1205 出发->1256 雪山东峰->1352 出发->

       1455 369山庄      

D6 (15.7公里,上坡1051公尺,下坡2025公尺) :

       0300 起床->0412 出发->0430 黑森林入口->0538 雪山圈谷->0655 雪山主峰->0806 出发-> 0825 往翠池叉路口->

       0847 北棱角->0903 出发->1200 369山庄->1310 出发->1358 雪山东峰->1424 出发->1455 哭坡观景台->

       1556 七卡山庄->1610 出发->1655 雪山登山口

 

GPX下载点我(登山路径可能随时改变,因此本轨迹档仅供参考)

 


 

雪山东峰小档案:

雪山东峰,海拔3201公尺,日治时期名为次高东山,八小峦之一,百岳排名第74。雪山东峰附近接连志佳阳大山,位于雪山主峰往东突出的支棱上,与武陵农场连结,由此起登雪山,称为雪东线,里程最短、天数最少,是岳人取道雪山的主要路线。

 

雪山主峰小档案:

雪山主峰,海拔3886公尺,为台湾第二高峰,仅次于玉山主峰,百岳排名第2,亦为台湾五岳(玉山、雪山、秀姑峦山、南湖大山与北大武山)之一,地处雪霸国家公园境内,为泰雅族的传统领域。雪山山脉的雄大且魁伟的姿貌不下玉山山块,盟主雪山主峰魁秀大观的山容足与玉山主峰媲美。以雪山主峰为中心,周围地质一带地质特色、岩性相似的山块称作雪山地垒。1998年学者在雪山山区发现数个圈谷擦痕,证实雪山山脉存有冰河遗迹,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号冰斗位于雪山主峰与北棱角下。雪山复杂的地史结构,以及河川的切割侵蚀,造就雪山地垒多变的景观与纷歧的支脉,登山界所谓的雪山六路就是指雪山山汇的六条棱脉。以主峰为轴点,东有黑森林与白木林并存,呈现黑白轮回的雪山东峰棱线;东南有清丽婉约的志佳阳大山棱线;西南有群山迤逦的大雪山棱线(雪山西棱);南棱是嶙峋嵚崟的大剑山主棱;北方连接的棱脊是属于最高平顶山棱的脊梁,经雪山北峰、穆特勒布山到布秀兰山,以此为轴点再向北岔出世纪奇峰的大霸尖山棱脉,脊梁则续向东经武陵四秀,这六条三千公尺以上的棱脉构成雪山山汇的主体。1915年日人顺利登上雪山主峰,以「台湾第二高峰、仅次于新高山的命名为次高山;与新高山(玉山)、能高山并称「台湾三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