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遼寧號航母出現之前,我國保衛領海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彈道導彈,東風21擁有高達3000公里的射程,可以覆蓋第一島鏈甚至更遠,再加上東風-31的配合,這個系列的導彈能夠有效的打擊亞太地區的海上島嶼,甚至是航母戰鬥羣!其實有關東風系列導彈的射程和打擊精度一直是爭議的焦點,就像是伊斯坎德爾導彈一樣,西方一致認爲俄羅斯給出的480公里射程接近《中導條約》限制的下線!突破條約只是多一點燃料的事情,尤其是隨着核武器的小型化,小型導彈也能攜帶核彈頭,這時候再計較那幾十公里的射程毫無意義,東風彈道導彈在使用核彈頭的情況下,根本不用精準的撞向航母就能摧毀整個艦隊。

當航母出現之後,人民海軍終於獲得前所未有的艦隊防空武器——殲-15艦載機,這就意味着我海軍戰艦可以安全、自由的出入於任何海面,我們的海上防禦向前推進了不知道多少公里,東風導彈的防禦任務大大降低。未來,國產航母接連下水,海軍將獲得更加強大的制海、制空作戰能力,東風導彈的作用越來越低了。今年的海軍70週年閱艦式上,國產航母能否和遼寧號一起亮相還很難說,但是航母兵器對我們來說已經不再是奢侈。

不過,考慮到美國已經擁有11艘核動力的10萬噸超級航母,我們的航母纔剛剛起步,因此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東風導彈依然是不可或缺的防禦主力軍,因爲海軍的航母數量很有限,關鍵時刻,導彈的飽和打擊纔是壓制對手海上艦隊的有力武器。

美國海軍的航母已經將所有的艦載機換成多用途的F\A-18超級大黃蜂,但這種艦載機並不會深入擁有完整防空系統的國家作戰,爲艦隊提供防空力量纔是美式航母的主要工作,至少到我們這來的F\A-18是這樣的。美海軍真正用於對岸攻擊的是戰斧式巡航導彈,它是一種長程、全天候、具有短翼、亞音速巡航飛行的導彈,最大射程2500公里,參考上圖可知,戰斧式巡航導彈的射程足夠覆蓋內陸的目標,美軍從伊拉克戰爭開始就大量使用這種導彈,根據實戰經驗可知,它優先攻擊的就是對手的防空、反艦導彈和軍隊指揮系統,東風-21也應該就是它首要打擊的目標!

截止到目前爲止,我軍一共部署了大約10個東風-21D導彈旅,一個旅配備了6個導彈營,一個營還有3輛發射車,粗略估計應該有180枚東風導彈,如果算上後備的導彈發射車,那就約有200發以上的東風導彈處於戰備狀態。要摧毀這些移動的炮臺那可是相當費勁的!就算美軍的戰斧導彈命中率100%,它也需要200枚以上。按照阿利伯克IIA型導彈驅逐艦的載彈量(艦首垂髮32單元、艦尾垂髮64單元,合計96發,考慮到裝彈吊機佔據的空間,一艘阿利伯克最多可裝填90發戰斧導彈),至少需要3艘才能壓制東風-21D導彈,這已經相當於一個航母戰鬥羣的力量。

仔細看完上文就能發現,這有些想當然了!因爲東風-21D是靈活機動的作戰武器,在成員訓練有素的情況下,其發射準備時間不超過5分鐘,再加上我們的地下長城和複雜內陸地形,東風-21D的隱蔽性絕對不會給對手鎖定自己的機會,想要有效摧毀所有的東風-21D而且要做到一彈一個,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不要忘了,我們還有射程更遠的東風-31呢!真打起來根本不會給阿利伯克導彈驅逐艦發射戰斧的機會。

東風-21D的3000多公里射程,顯然要比戰斧導彈遠的多;東風-21D還可以在大氣層外變軌機動,躲避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發射的標準3攔截彈,末端衝刺的東風-21會釋放它攜帶的多個戰鬥彈頭和誘導彈頭,對艦隊的飽和打擊能力難以想象更無法攔截,只要有3~5枚東風-21D突破美軍艦隊的防禦,在不攜帶核彈頭的情況下,也足夠摧毀一個航母戰鬥羣,因此說200枚東風-21足以壓制11個航母戰鬥羣了。未來,高超音速武器的出現讓反航母作戰更加得心應手,比如俄羅斯使用米格-31K戰鬥機做發射平臺的匕首高超音速導彈,北約聯合艦隊都要畏懼三分,這正是東風系列導彈進一步升級的參考,它會變得更加優秀。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