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太空之间,只差了4个亿。

去年,特朗普政府曾提出「2024年将彻底结束联邦政府对国际空间站的资助」,那么空间站以后的「柴米油盐」要从哪来呢?这不,一心搞科研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转头就开始做「旅行团」挣钱了。

6月7日,NASA公布了一项新计划:将开放国际空间站并支持私人太空旅行,「太空旅行团「首发时间最早在2020年,每年提供2次前往国际空间站的机会,最多可停留30天。

有钱真能上天

都说了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这旅行团的费用又如何呢?

来回包接送:58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亿+)

每晚住宿费:35000美元(约合人民币24万+)「船型」可选:SpaceX Crew Dragon & 波音Starliner

看到这个价格,喊著要「离开地球表面」的网友们,开始实力劝退。

「主要还是没钱」系列

「钱不钱无所谓」系列

「怕是不太安全」系列

「不如请巴菲特吃午餐」系列

据悉,国际空间站是1998年美国与俄罗斯联合建造的,NASA并没有所有权。此前NASA一直都禁止将国际空间站用作任何商业用途,也禁止宇航员参与一切牟利性质的研究。但俄罗斯就不一样了……

早在2001年,俄罗斯宇航局就将美国富商Dennis Tito送上空间站并停留了8天,而Tito则为这一趟太空之旅花费约2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3亿),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位自掏腰包的「太空游客」。

贵有贵的道理

如此高昂的费用,实在是让一腔热血做著「太空梦」的人们望而却步。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还真没有办法来一趟「说走就走的太空之旅」。

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卖给NASA宇航员的船票是8100万美元一张,专注「回收旧火箭」的SpaceX在早年间公布的发射费用也是昂贵:猎鹰9号标准报价6200万美元、重型猎鹰标准报价9000万美元

(悄咪咪的说:载人龙飞船可以载7个人)

所以,「包接送」5800万美元,是不是还算合理?

另外,国际空间站上的设施也是极其昂贵的,每名宇航员每天使用生命维持系统和太空厕所的费用就高达1.1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8万元);

所有必要的乘员用品,如食品、空气、医疗用品等,每天的费用为2.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5.5万元);

国际空间站上的电费也是相当贵,每千瓦小时电费为42美元(约合人民币290元),向地球发回1GB的数据费为50美元(约合人民币346元)。

因此,NASA向游客收取「包吃包住每天每人35000美元的住宿费」,并且不讲价、不打折!

NASA首席财务官杰夫·德威特表示:

我们这可没有像希尔顿或万豪酒店的积分。

不过这算起来比地球上最贵的酒店——日内瓦威尔逊总统豪华精选酒店每晚83000美元的总统套房还便宜了一半多呢!

眼看「有利可图」,NASA对空间站就持有更加开放的态度了。除了定制「私人太空旅行」,还制定了其他的商业计划:

允许商业公司利用空间站进行商业活动,比如拍广告,拍电影;允许私人公司购买国际空间站上的时间和空间,用于生产、销售和测试产品,甚至可以利用NASA宇航员的时间和专业知识;呼吁私人太空公司建造半永久性的模块或舱室连接空间站,作为太空游客的目的地。

此外,NASA领导层还曾明确表示,希望有朝一日将国际空间站及其轨道空间区域(低地球轨道及空间)的控制权移交给私营部门。这样,NASA就可以执行更雄心勃勃的任务,比如在月球周围建造一个新的空间站,并将人类送回月球表面等。

Fute 评论

有钱你咋不上天啊?

好的,安排!!!


Fute 是「未来」与「技术」英文单词前两个字母的缩写,想了解更多科技潮流,欢迎关注Fute科技。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