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守仁君認為,加強君主專制和重商還是重農關係不大。無論是重農還是重商,說白了都是為了錢。

路易十四守仁君第一次知道是在書上,瞭解他則是一部劇《凡爾賽》。

路易十四建立君主專制的方式是將大大小小的貴族領主全部集中到凡爾賽宮,集中到他自己身邊。把中央各級政府,要員全部安排到凡爾賽。

那些地方貴族們到了凡爾賽,天天被聚在一塊舉行宴會,互相攀比,揮金如土,樂不思蜀,或者是路易十四強行讓他們樂不思蜀。久而久之他們就喪失了對自己領地的管轄權。路易十四的國家機器趁機介入,這些貴族後來就變成了名義上擁有某領地,實際上一無所有。

而康熙皇帝就簡單了,貴族們從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時候就折騰不起來了,當然要作死搞分封也沒辦法。行政上面的不多說,說爛了。

但是集權歸集權,重商和重農其實並不影響。

重商還是重農歸根結底還是自身文明的發展。

中國是典型的大河文明,大河文明封閉性強,交流不便,且土地廣袤,肥沃,利於農耕經濟的發展,中國自古就有重農抑商的傳統。無論是文化方面還是統治者的需求,都讓重農抑商成為中國兩千年封建王朝的國本。

重農抑商在剛開始有其必要性,很正確,但是中國喫虧就虧在他把農為重刻進了文化裏。農,就是老實本分,就是重義,商就是偷奸耍滑,就是重利。「重義輕利」是被人傳頌了幾千年的良好品德。在古代中國,對於商業,那是打心眼裡瞧不起。

不過重農也確實有利於中央集權。

而歐洲,不是不重農,是他們沒有辦法重農,民以食為天,這是到哪都管用的真理。但是歐洲沒有大規模發展農業的基礎。歐洲那緯度有多高,七八月份就得穿個大風衣了,農作物的生長期短得可憐,產量上不去,而且也沒有多少地能讓你種。想搞錢,就只能重商。

中國古代的重農抑商有文化,政治,經濟,等多重因素。歐洲就簡單了,就是經濟,路易十四要重農抑商就別提稱霸西歐了,老百姓都能給他把攤子掀了,沒地你讓我去哪重農?


第一法蘭西王國有世俗化的傳統,比起暴發戶哈布斯堡王朝的宗教狂熱,歷史悠久的卡佩家族對待教會完全是玩弄的態度。做為天主教國家為了對付哈布斯堡王朝就連全歐洲共同的敵人奧斯曼帝國都敢結交。第二位法蘭西王國先後出了兩位美第奇家族的太后,現在的任何商業家族和美第奇家族比都是垃圾。卡佩家族商人的血統深厚,自然重商主義了。第三法蘭西的老對頭英國實現了君主立憲,更早的時候尼德蘭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資本主義國家。法蘭西不得不開明專政。第四哈布斯堡多良將,法蘭西多良相。法國連續出了黎塞留,馬扎然兩位良相,兩人雖然是紅衣主教,但作為太傅政策相當務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