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孫傳庭統轄的秦兵,在中原打敗李自成、張獻忠軍隊,臨近收尾時,孫傳庭不幸戰死!

亂根未除,洪承疇指揮的秦軍,被兵部尚書楊祠昌調往東北,以致李自成、張獻忠復起,再次成為洪水猛獸。

長途跋涉的疲憊之卒,被督促倉促上陣,秦軍在東北喫了敗仗,洪承疇被俘,投降清軍。

孫傳庭戰死,洪承疇投降,秦軍的軍心已經散渙,戰鬥力不復往日。清兵入關,南京的弘光王朝,內鬥激烈,文恬武嬉,且主要心思用在劃江而治,放棄了中原。

包括受馬士英和阮大成掣肘的史可法在內,對中原來投奔的殘軍,不瞭解也不信任,依靠長江流域的明軍抗敵。左良玉傭兵自重,不服朝廷調遣,史可法手中少兵。

清軍南下,擰不成一股繩的南明軍,不堪一擊……


1、秦兵由孫傳庭組建。孫傳庭組建的軍隊,自然得不到史可法的信任,參考國軍的嫡系和雜牌軍。孫傳庭到陝西以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按照「以秦兵衛秦地,以秦地養秦兵」的理念,實行屯田,發展經濟。經過治理,年收稅銀14.5萬兩,米麥1.35萬石,孫傳庭以此招募訓練了一隻勁旅。這隻勁旅就是秦兵。

2、史可法是「聯虜平寇」的執行者。策略失誤,所以不信任能打的秦兵。史可法的首要目標是聯合清軍剿滅農民軍,實際上當時農民軍和南明比較弱,而清軍強,聯虜平寇的下場就是加速南明的滅亡。

3、秦兵再能打也抵擋不了強大的清軍。就算秦兵是一支勁旅,再能打,畢竟人數比較少,相對強大的清軍,也是抵擋不住。


史可法掌握權利的時候。孫傳庭早就戰死了


秦兵能打,但是得不到的是崇禎的信任。他不信任任何一個領兵將領。


殘兵敗將,戰力大損,而且當時史可法雖力主抗清,可是在朝中還是被掣肘,所以根本不敢信任失敗來投的秦軍


史可法和孫傳庭的秦軍沒有什麼交集,談不上什麼信任不信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