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和動物世界的本質區別在於人類擁有強大的想像力和文字語言能力。

人類社會中的事實有三種:客觀事實、主觀事實、互為主體的事實。而互為主體的事實就是靠想像力構建的事實,比如宗教中「佛」和「基督」的想像,社會所認同的「金錢」、「國家」、「民族」的概念,這些都是互為主體的概念。


為什麼互為主體的概念這麼重要,從人類的發展就能看出來,原始社會羣居狩獵,所能維繫的社會關係規模有一定的天花板,20世紀90年代,「鄧巴數字」根據猿猴的智力和社交網路提出來人類智力所能維持的穩定的社交網路是148人。但是人類之所以能夠突破這個限制,在更廣的範圍的尋求合作,就是因為人類有了虛構的能力,也就是想像力。通過描述一些非事實性的願景和故事,建立想像共同體,只要人們認同這些故事,我們就是這個共同體中的一員。例如,如果大家都相信比特幣是有價值的,相信的人多了,比特幣就可以在這些人羣中流通。他們不一定要有血緣關係,說過話、見過面,共同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只需要相信同一個故事就行。簡而言之,就是想像力擴大人類社會的合作範圍,凝聚廣泛力量,幹更偉大的事業,這也是現代國際化協同背後深層次的淵源。


合作的規模擴大,按照「鄧巴數字」的結論,人類智力就成了社會規模的天花板,但是人類發明瞭文字,彌補智力水平的缺陷。就拿中國古時候的稅收為例吧,如果是一個村子,人們勉強還可以記清,要是再擴大到縣、州就算是1000個人也恐怕難以勝任,而文字的發明,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一層級一層級的往下登記匯總保存起來,只要到了稅收的時候,一戶一戶的核對就可以了。這就是古代官僚體系的源頭,古代官僚體系其實就類似於現代的計算機系統,負責著國家人民信息的抓取、存儲到調取審核的功能。

再看動物世界,雖然他們那也可能有客觀事實和主觀事實,但是他們所描述的都是現實世界中存在的,沒有強大想像力,因此集羣也會受到類似鄧巴數字背後的原因的制約,規模受限,力量就會受限,這也是人類成為了地球主宰的原因。


當然也許會有人說螞蟻、麻雀、蝗蟲等集羣也可以很有秩序,規模也可很大。這個問題就可以用意識在解答了,人類協作過程是主動的,有意識的;而螞蟻、麻雀等只是遵循很簡單的根植於基因中的簡單規則。小時候我們在院子看到螞蟻,發現他們會排著整齊的隊伍,只要你在地上用樟腦丸畫個大圈,它們就會排著隊地繞圈。一羣麻雀在天空中飛,並不斷的變化著隊伍的形狀,其實每個麻雀只需要盯著前面麻雀的動作就可以了。而這些是很簡單的規則,只不過數量比較多呈現出了壯觀的景象。而實際它們並沒有很強自主意識,去探索甚至創造出新的規則。這就是人類社會和動物世界的根本區別。


人類社會脫掉外衣就是動物世界,動物世界披上外衣就是人類社會。都是「弱肉強食」叢林法則世界。只不過一個是赤裸裸的,一個是隱性的。當然除此之外人類社會跟動物世界還是有很多差別的。

1)動物世界裡基本只有本能。而人還收到道德約束,所以動物的本能直觀表現出來,人類社會的本能不會直觀表現。

2)動物世界很少有忠孝,一旦長大,基本都會離窩離巢。而人類社會不僅有你養我長大,還有我養你終老。

3)延續方式不同。動物單純通過種性遺傳實現的;人類社會的世代延續,不僅通過種性遺傳,還有世代積累起的遺傳,後一代繼承前一代人的勞動成果,繼承以語言文字等形式存在的文化知識成果,並進行新的創造活動,從而使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斷提高,使社會生活、社會關係不斷豐富和發展。


感謝頭條悟空問答的邀請!對於人與動物是有區別的,請問「人類社會」與「動物世界」的根本區別是什麼呢之話題,我個人觀點認為,動物世界之中包括了人類在內,而人類是屬於動物世界之中最高生存智慧的物種,在動物世界裡都有一個共性,就是為了求生存或是為了更好地求生存。

求生存是動物世界裡的本質屬性,任何生物物種都離不開這一共性表現特徵。雖然,「人類社會」與「動物世界」是個性與普遍性的關係,但從文明程度上看,確實是有實質性的差別現象,如人類有靈活的雙手和高智慧的大腦;可以發明和使用各種工具;有語言的交流和文字的表達和記載;有衣服的發明;有創新思維;有產生製造機器能力;有建築設計能力;有製造生活設施能力等等,這些生理表現和能力是其他動物物種所不具備的,這是人與動物之間的根本區別。

但是,不管人類社會發展到什麼樣的文明程度,其本質都是為了求生存或是為了更好地求生存,這個生存法則是與動物世界法則一樣的,是永久不變的自然規律。因而,人類社會文明的展現,是人類高智慧求生存的充分體現;而動物世界裡的表現,是自然選擇的求生存體現。

由此可見,「人類社會」與「動物世界」的根本區別:是高智慧求生存狀態與自然選擇求生存狀態的區別。也可以說,是主動求生存狀態與被動求生存狀態的區別。其本質都離不開求生存或更好地求生存。不知這樣的回答是否準確?!如讀者閱後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希給個點贊並關注我,歡迎大家加入相關討論和學習。宇明於東莞市。(註: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抄襲必究。)


這個我簡單說一下,人和動物根本區別就是兩個字智慧。


當你打閱覽元素週期表的時候,總會發現,好多元素是人造元素。

當你學數學的過程,就知道有理數和無理數的區分。

政治與經濟在整個動物界都存在,是動物意識形態中的基本元素,人類文明的結果,是將政治與經濟通過智慧得以化合,於是錢就誕生了。

錢是構成人類文明的基本物質。是中建設人類社會的物質基礎。

錢不是什麼神物,衰變的命運它也逃不脫。

錢似水,在文明的世界裡循環,促進循環的力量就是文明。


動物世界是造物主為人類生活準備的豐富,朋友夥伴,喜樂飽足糧食。而人類在聖經中神給我們的職份是:管理地上萬物和園子。天上的星辰不用操心,因有上主維護。人人若無罪,動物們少了最可怕的敵人。動物世界沒有上帝祟拜,而人類社會有科技哲學,有對源頭造物主的追尋與敬拜。


除了會說話的!動物的自然界快樂、已經消失!!!歸根結底,是太陽的熱度只在土地肥沃的一面。地磁力已向陰性倒退,引發人與動物的互變混淆趨勢!


動物為了達到目的只有靠爭鬥,人類為了達到目的手段五花八門


區別在於「自我意識」 ,人們在照鏡子時自然的知道鏡子裡面是自己,開會中領導不點名批評時,被批評的人知道是自己,知己之間的心領神會也是自我意識的體現。「對牛彈琴」雖說是一種比喻,但對動物來說是缺一種「自我意識」。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