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開學了,雖然寶媽們難免心裡鬆了一口氣。

孩子進入校園就意味著要開始面對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然而,每次在孩子進行集體活動時,都會出現一些很常見的場景,比如:

「老師,他打我。」「老師,他不讓我看書。」「老師,他拉我衣服。」

……相信幼教老師都知道,孩子們的這種告狀行為,是很常見的。

近日,寧波一名小學生把巧克力帶到學校,被同學發現,告訴了老師。

在絕大多數中小學裡,帶零食到學校都屬於違規行為。但這位老師的處理方式卻讓人出人意料:

他懲罰的是舉報人!

這是怎麼回事呢?

老師在微博里這樣講述了事情經過:

王老師的處理方式,引起了很多人的爭議。

有人說老師的做法好;也有人說老師這樣做容易挫傷孩子的自尊心。

而身為家長,面對孩子的告狀,你又會怎麼處理呢?

孩子告狀,雖然一方面反映出孩子勇敢、正義的人格品質,但是家長們最擔心的還是:孩子告狀之後,與其他小朋友的人際關係會不會受到影響?萬一孩子成為他人口中不受歡迎的「愛打小報告」的人,該怎麼辦?

孩子愛告狀是好事還是壞事?

今天小新媽就從孩子告狀心理做一個全面的分析。

孩子愛告狀,這是什麼心理?

首先,告狀是孩子成長路上必經的一個過程。

心理學家認為,愛告狀在

3-6歲

的幼兒期比較明顯,是心理發育和人際發展的一個階段性的正常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現象會自然減少以致消失。

愛告狀既是幼兒期獨立處理問題能力未成熟的表現,也是孩子和他人溝通的方式之一。這個現象也表明,這個時期也是幼兒人際交往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方式形成的重要時期。

其實,孩子告狀是一種依賴心理的表現,實際上,孩子的告狀是否應該制止,主要看其告狀的動機。

一般孩子告狀,其動機心理主要分為這幾種:

1.想要引起重視

有些孩子告狀只是希望老師、爸爸媽媽能多關注自己一些,很大原因是因為平時爸媽工作忙,在幼兒園老師又沒辦法兼顧每一個學生。所以,孩子就會想要通過告狀的形式,去提升自己的重要性。

2.得到肯定

內心缺乏安全感、自信的小朋友通常都會迫切的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當孩子告狀之後,得到表揚就會滿足內心的情感需求。

3.維持紀律

有些孩子非常的有秩序感,並且對老師、家長這些權威人物的話非常的相信。

平時老師教小朋友上課的時候不要有小動作,這一類孩子就會非常遵守紀律,也非常善於觀察,

當看到有人亂動時,他就會馬上告訴老師。

幼兒園的孩子,尤其是中班以上的孩子都有強烈的

紀律秩序感

,他們往往非常在意別人是否遵守紀律。

當他們發現有人不破壞規定時,他們便會去找老師告狀,為的是維持紀律和保持原有的規定。

4.「報復、陷害」他人

有個「知乎」網友曾說:「小學時,有個小姑娘一天送了我一塊橡皮,當時我很高興,因為是第一次收到別人的禮物,雖然只是一塊用過的橡皮。然後,她就和老師告狀說我偷了她東西。那時候感覺到世界滿滿的惡意,真是整個人都不好了。關鍵我當時完全沒有反應過來,也就沒有否認。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感到特別恥辱。」

小孩子之間經常會有這樣的現象,其實這也是孩子們年齡所導致的結果,孩子們其實非常單純,他並不是真的想去告對方的狀,而是僅僅為了「解氣」。

面對孩子告狀,家長們該怎麼做?

「告狀」既是孩子獨立處理問題能力尚未成熟的表現,也是孩子和他人溝通的方式之一。只是孩子們此時的是非判斷能力和獨立處事能力都相對薄弱,所以他們才會採取「告狀」的方式。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孩子開始「愛告狀」,那麼說明你的孩子正在努力學習人際交往,學習如何處理問題,尋找自己處理問題的方式等。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批評,而要具體事情具體分析,給予孩子恰當的引導。

1.觀察孩子告狀動機,理性處理

對於孩子的告狀,大人們應該先了解孩子的告狀動機,再理性處理事件。

如果是積極意義的告狀,告訴孩子:「這麼做的確是 不對的,你沒有這麼做很棒。」

無論是小事還是大事,切不可忽略孩子的訴求,給予孩子正面的教導,讓孩子正確認識到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不要因為孩子總告狀,而且都是因為一些小事而顯示出敷衍、不耐煩的情緒,因為如果當孩子遇到比較重要的事情來告狀時,很容易被這樣的消極情緒而打擊,甚至會挫敗其正義感。

如果是消極意義的告狀,則要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積極引導孩子,幫助孩子樹立良好的是非觀。

2.引導孩子獨立處理問題

孩子之間的告狀,大多是都是一些小事或者朋友之間鬧矛盾了。面對這些情況,大人們不妨把自主權交給孩子,讓孩子自己處理,反問孩子:「你知道他 這麼做不對,這很好,那麼你看有什麼辦法可以幫助他呢?」

久而久之,當孩子再遇到這一類情況,也就不會總想著尋求外援幫助了,而這也能鍛煉孩子的獨立與人際交往溝通能力。

3.鍛煉孩子的是非觀

在孩子看動畫、聽故事等活動中,有目的地引導幼兒評價其中人物的行為。

從而豐富幼兒有關是非的感性經驗,提高他們的辨別能力,進而減少幼兒的不良行為。

也可以通過組織孩子們通過談話、討論等形式,講一些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讓孩子來評論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怎麼做才正確...等等

除此之外,大人們平時也要多關注孩子,重視孩子的表達,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自己被忽略。

孩子愛告狀,會隨著孩子價值觀的建立與完善慢慢減少,父母其實不必過度擔心。畢竟我們評論一個孩子的好壞,絕不是通過「愛告狀」這一現象就輕易下定論的。

重要的是,父母要通過孩子告狀這一現象,去發掘孩子內心真正的需求,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關於家庭,可能你還需要更多閱讀·

#你家孩子有告狀的表現嗎?

#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分享噢~

1.後台回復關鍵詞

【育兒寶典】

免費送你獨家育兒電子書一本。

2.後台回復

【親子互動】

領取本周親子互動遊戲指南,讓你與孩子更親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