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中畫的光路圖,兩束平行光經凸透鏡會聚在一點,可現實生活中,太陽光經放大鏡會匯聚,但是那個焦點不像光路圖中的那一個極小的點,而是大約直徑有5mm的圓,為什麼它不會匯聚成一個點呢


主要是透鏡的像差引起。

1、實際的球面單透鏡不同位置入射的光線偏折角度不一樣,導致邊緣光線和中心光線焦點不一樣,所以必然不會形成完美的點而是光斑(這種像差叫做球差)。

2、考慮到手持式透鏡跟光線有傾角,一定會有軸外像差,使得光斑的旋轉對稱性破壞,得到各種形狀的光斑。

3、各種顏色(波長)的光折射率不一樣,所以會出現色散現象,使光斑進一步變大。

4、即是是無像差的透鏡,也會因為口徑的限制而無法形成一個理想點,而是形成一個理想的斑,這個斑叫做艾裏斑(Airy Disk),反映了透鏡的衍射極限。

以下是正入射(0°)和斜入射(10°)時的模擬圖,透鏡取80mm直徑,球面半徑取200mm。得到的光斑圖中有個小黑圈(看起來是個點),標明瞭透鏡的理想光斑即艾裏斑。這個模擬僅考慮單色光,複色光還有色差。


凸透鏡聚焦的時候,會存在像散吧,不能真正意義上匯聚到同一個點。如果想匯聚到一個點,得使用離軸拋物面鏡吧。


實際上,初高中物理裡面的凸透鏡把光線匯聚成一點的現象是理想情況下才會出現,這是幾何光學的近似條件下才會出現,實際中當然不可能出現。這個在以後大學物理裡面會詳細講


你的手不是精密的儀器。無法跟光束保持足夠的垂直,也很難精確的保持物距。


謝邀。

理想條件就跟真空中的球形雞一樣,你在教科書上天天看,但在生活中鬼都遇不到。

我來告訴你平行光匯聚成光點要求的理想條件是什麼:

1、物體(這裡太陽)距離透鏡無限遠。顯然這裡天文距離都不夠遠。

2、透鏡口徑無限大,足夠收集所有平行光。

3、透鏡厚度無限薄。換句話說理想透鏡就是零像差。

你如果是高中生的話就背過就行了,不用考慮為什麼,以後你有機會學習物理光學再說吧。

ps 現代晶元技術的發展就是依靠光刻,把光匯聚成納米尺度的點在晶元上刻蝕,這個點越小,晶元上集成的元器件就越多,它的運算能力就越強,當然也賣的越貴……


是可以的,你要調節放大鏡的角度,和物距,使得正好是平行光入射,這樣才能聚光,同時讓木頭燃燒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