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元四罐的只能算是茶葉了!不要說西湖龍井!

給你算下人工成本吧!在穀雨前摘茶葉,一般一個婦女平均能採四五斤兩葉一芯的青葉,現在的工資是150塊一天。四斤左右青葉炒成一斤幹茶,炒制一斤幹茶的電費成本5塊錢左右,炒茶的人工成本不算。這是茶葉從茶樹到製成的最低成本,修剪,除草,除蟲,雜七雜八的都不算在內!

你買到的是夏茶了,那時候的茶葉很茂盛了(想不到別的形容方式),一個婦女一天能採幾十斤青葉了,反正不摘下來,也要修剪掉了!


一摸:判別茶葉的乾燥程度。隨意挑選一片幹茶,放在拇指與食指之間用力捻即成粉末,則乾燥度足夠;若為小碎粒,則乾燥度不足,或者茶葉已吸潮。乾燥度不足的茶葉,比較難儲存,同時香氣也不高。

二看:看幹茶是否符合龍井茶的基本特徵,包括外形、色澤、勻凈度等。

三嗅:嗅聞幹茶香氣的高低和香型,並辨別有否煙、焦、酸、餿、黴等劣變氣味和各種夾雜的不良氣味。

四嘗:當幹茶的含水量、外形、色澤、香氣均符合要求後,進行開湯審評。取3至4克龍井茶置於杯碗中,沖入沸水150至200毫升,5分鐘後先嗅香氣,再看湯色,細嘗滋味,後評葉底。這個環節更為重要。

擴展資料

西湖龍井,屬綠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龍井村周圍羣山,並因此得名。具有1200多年歷史。清乾隆遊覽杭州西湖時,盛讚西湖龍井茶,把獅峯山下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封為「御茶」。西湖龍井按外形和內質的優次分作1~8級。

特級西湖龍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澤嫩綠光潤,香氣鮮嫩清高,滋味鮮爽甘醇,葉底細嫩呈朵。清明節前採制的龍井茶簡稱明前龍井,美稱女兒紅,「院外風荷西子笑,明前龍井女兒紅。」西湖龍井茶與西湖一樣,是人、自然、文化三者的完美結晶,是西湖地域文化的重要載體。


只能是夏茶了,並且也只能叫龍井,哪裡產的就不好確定了,但絕對不是西湖龍井!!!


只能喝一泡。第二水就沒味了!別買!我家就是賣茶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