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公道」,希望自己在社会中得到公正对待,尤其当自己遭遇「不公正」待遇、安排时这种渴望会更加强烈,并表现出怨恨、憎恶、报复、歇斯底里等情绪,淹没理性。

一旦理性全军覆没,人将完全回归动物本能,做出理性人所做不出来的事情,惊世骇俗。道德层面对伦理观念的无视,法律层面的各种应激犯罪、临时起意犯罪,战争中灭绝人寰的恐怖手段,大抵如此。

不过,还好,这不是多数,是少数派,发生的概率很低。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遭遇「不公」,还是会采取克制、忍耐、迂回乃至妥协等办法,平和心态,以待时机的,不会出现完全丧失理性的「失控状态」,最多是一时的气愤不平与看不透世态炎凉的凉凉。

不过,这种渴望「公道」的力量却并未消散,而是蛰伏了起来。如果持续持久地遭遇「不公」,这股力量就会慢慢壮大起来,蠢蠢欲动,试图通过理性的办法、既有的规则去探寻「不公」的力量来源,冀望时机成熟时予以改变。这是人类面对「不公道」历史经验积累的结果,非一朝一夕得来,也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

人类抗争精神的本源能量就来自于此,「人类改造自然与天斗、与地斗的豪情」「多难兴邦」「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都是体味到这种滂湃抗争精神后的情感表述。

也正是在这种抗争精神支持下,人类历史车轮的行进虽迷雾重重,却也恢宏多彩、波澜壮阔,令后人叹为观止。

从这个角度看,「哪里有抗争,哪里就有『不公道』」,似乎也是符合逻辑的,至少可以让我们步入历史通道时可以多一个灯塔、多一个观察点。王朝更迭,起义革命,社会形态跃升,等之所以为世人所瞩目,不就在于此吗?尽管,历史在科层制度制约下大多是王侯将相的主场,而与普通大众无缘,但谁主谁辅本身不就是一种之前历史不容否认的逻辑吗?这种主辅关系本身不也是一种「不公道」吗?

原来,我们曾经的历史本身就蕴含「不公道」,而历史上的高潮却又多因「不公道」引发的抗争力量壮大后与它的争斗而精彩纷呈。如果把每一次抗争都当作一次社会科学实践活动,历史上的诸多「不公道」其范围逐渐萎缩,「公道」也就是公平正义,其范围及保障是被强化的。

伴随革命起义以及民族独立战争等抗争行为、生产力的提高、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以及全球化、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信息公开、传播、可获得性,大不同于以往,科层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极大缓解,削弱了上级对下级基于「信息」的权威,也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型不公道」的规模。同时,由于从「人治」走向「法治」过程中逐渐尝到法律政策等规则甜头,在民众参与日益广泛而深入的时代,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来治理企业、政府、政党日益成为人类共识,使得借用良法等规则力量驱逐「不公道」成为大趋势、主力量。

历史地看,人类在消除由于信息不对称、「人治」不确定性等引发的「不公道」问题上已做出有益积极探索,并最终把减少、规避「不公道」因素的办法锁定在「规则」上,冀望通过好制度比如法、政策等,在革命、起义、战争等激烈对抗手段之外开辟一条人类内部「不公道」问题解决的新路子、新机制,畅通各群体沟通渠道,兼顾各群体利益,缓和群体矛盾冲突,倡导合作共享,促进和谐发展。

规则,无论是软约束的道德规则诸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家风家规,还是硬约束的「法治规则」诸如政党党规、经济社会发展的法治机制,成为「公道」的守护者。只要这些规则该软的,能够软化到人们心里面、思想中,让人们行有所止;该硬的,能够刚性起来无有例外,法不容情,大善天下;内外夹击下,滋生「不公道」的土壤将在思想、行为、制度设计等多层面大为缩减,为公平正义让路,凝聚和鼓舞人心,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秩序,收获繁荣发展和幸福生活。

不过,让规则充分发挥出软硬兼施的作用,并非易事,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过」有时候是道德层面的,有时候是法律层面的,社会进步到今日也是无法彻底消除,且广泛存在。如此,在软硬规则划定的边界范围内,及时发现「过」的苗头,并纠正它,让它别越界、别发酵、别升级、别触红线、别形成「不公道」的事实,就至关重要了。

怎样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公道」呢?

一是要有好风气,让发现者有讲话的机会,以便可以及时发现「不公道」。

群众眼睛是雪亮的,一旦被发动起来搞监督,估计90%以上的「不公道」都会如同丧家之犬般逃之夭夭。古人倡导君主「广开言路」、设立「言官」向天子直谏问题,今人建立上访制度、巡视巡查制度、鼓励舆论和社会监督,等都是想让人们愿意讲话,及时发现问题、隐患,以便对症下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种风气一旦形成,「不公道」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不敢抬头,也无法形成气候,破坏生态的。

二是要多做自我批评,及时发现决策、执行中出现的「不公道」。

无论官商,一旦建立组织,就会有各种关于组织内部与外部的决策及执行。尽管我们都期望团队的领导英明神武、无所不能,但却只能是一厢情愿。再睿智的领导,面对越来越庞大信息实施决策时,都可能出现失误,生产出「不公道」,增加决策和执行成本。这并不是说领导无能或不称职,而是人皆如此。此时,领导与团队的自我批评,就很重要。因为,外部监督力量对团队内部运作并不清楚,无法发挥出监督作用。如果团队内部没有这种「自我批评」的发现机制,比如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内部审计纪检、第三方专项评估,有时即使已生产出「不公道」并滋生了矛盾、分裂因子,很可能也会被别有用心者甜言蜜语所掩盖。这种「不公道」一旦没被及时发现纠正,而是被积累,就可能出现「扁鹊见齐桓公」的故事,在未来某一时刻成为破坏摧毁领导和团队的「隐疾」。

三是要正视「不公道」,积极主动纠正。

无论是谁发现的,也无论是谁导致的,管理者都要想方设法积极主动纠正「不公道」。因为,纠正「不公道」就是在维护秩序和管理者的权威,就是在凝聚人心力量,而这是任何一个团队组织能否得以壮大和发展的基础所在,不容忘却。制度「不公道」,按程序提交申请,推动修改;人「不公道」,多加沟通,晓之以规则与利害,及时纠正;事「不公道」,梳理来龙去脉,告知利益群体,寻找突破关口,积极改变。总之,一定要尽心竭力,分门别类,有规则遵规则,无规则循惯例、立新规,迎难而上去主动纠正「不公道」。如此,即便使尽浑身解数仍无法纠正「不公道」,团队也不至于因负面情绪继续扩散、积聚而散掉人心力量。

……

世事如棋局,变化多端,即便人类上万年的积累也无法设计出完美无瑕的制度去解决所有的「不公道」,让公平正义洒满人间。对每个人而言,立足当下,如果遭遇「不公」,我们所渴求的无非是——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能如此,已是最好的安排。人类改造自然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在处理族群内部矛盾方面的制度至此已达前所未有高水准,基于人之不完美,把好制度的包容、灵活、前瞻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若不能,也值得期待。

(完结)

封面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