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在JACC子刊的一項美國杜克大學的研究稱,穩定的ST段擡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後16%發生併發症,但多於80%的患者卻入住冠心病重症監護室(CCU)接受治療。

研究顯示,在簡單直接PCI後,82%的患者平均入住CCU 1天。

全部患者平均首次醫療接觸到器械治療時間(first medical contact to device times)爲79 min,而且不論這個時間長短,入住CCU率相似,在82%~83%。

此外,有16.2%的患者由於PCI後併發症而需入住CCU,這些併發症包括心臟驟停(4.1%)、死亡(4.1%)、腦卒中(1%)、休克(9.8%)、呼吸衰竭(6.4%)以及需要接受治療的高度房室阻滯(4.6%)。

其中那些首次醫療接觸到器械治療時間在61~90分鐘或>90分鐘的患者中,至少發生一種併發症的比例較高,前者爲15.7%,後者爲18.7%,較之60分鐘以內者,風險分別增加13%和22%。

研究者認爲,應該改善並識別其中併發症發生風險較高的患者,以更好優化應用CCU。

述評也指出,鑑於醫療成本的持續上升,有必要優化資源利用率。

儘管首次醫療接觸到器械治療時間是STEMI患者重要預後指標,但尚需採用更爲全面但易於執行的STEMI患者風險分層方法。

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共分析了2011~2014年國家心血管數據註冊胸痛—心肌梗死註冊中19507例患者的資料。

受試者根據首次醫療接觸到器械治療時間分爲三組:

60分鐘內爲早期組(n=4298);

61~90分鐘內爲中期組(n=8737);

>90分鐘內爲晚期組(n=6472)。

來源:

[1] Prueksaritanond, S, et al. JACC Cardiovasc Interv. 2019; doi:

10.1016/j.jcin.2019.02.028.

[2] Shavadia JS, et al. JACC Cardiovasc Interv. 2019; doi:

10.1016/j.jcin.2019.01.230.

原標題:JACC子刊研究稱:部分心梗患者急診介入後不需進監護室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