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字容若,清詞三大家之一,著有《通志堂經解》、《側帽集》、《飲水集》等著作,現存349首,在中國文學史上,"納蘭詞"也佔有一席之地。

納蘭性德,一個溫潤如玉的富家著名詞人,是女人心意的夢中情人。他與才氣過人,善詩詞,工琴簫,溫婉動人的表妹納喇氏一見鍾情,且情定終身。納蘭性德為此寫下《如夢令.正是轆轤全開》,這首詞描寫了納蘭性德與表妹的傳世愛戀。納蘭性德表妹15歲時選秀入宮,表妹離納蘭性德而去,取消了婚約,他們悽美的初戀就這樣決絕的夭折了。在納蘭心中,與表妹刻骨銘心的戀情終身難忘,愛的離散讓憂鬱的納蘭性德更加傷感,寫下的著名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其中『』人生若只如初見『』解讀:但願還能如第一次見你一樣,兩人的心都不曾改變,就不會有今日的相離與相棄,"人生若只如初見"應該是指納蘭性德的表妹納喇氏。

納蘭英年早逝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納蘭性德與表妹絕世的愛情,因表妹選秀進宮而結束。在那個皇權主宰一切的朝代,即使家世顯赫的納蘭性德也無能為力,造化弄人,天地無情。

二、納蘭性德20歲時,娶了相貌端莊,舉止嫻雅,且精通詩文,能與納蘭性德吟詩賦詞的盧氏為妻,天不隨願,盧氏嫁給納蘭三年後因難產而死。納蘭性德與盧氏伉儷情深,情投意合,盧氏之死,對納蘭性德是致命的打擊,為紀念與盧氏相濡以沫的感情,納蘭性德寫下了著名的《飲水詞》。

三、盧氏去世後,納蘭性德續娶了官氏,官氏父親和兄弟對納蘭性德的監視,令納蘭苦惱和哀傷。官氏飛揚跋扈和的性情和大相徑庭的喜好,讓納蘭萬念俱灰。

四、納蘭性德與紅顏知己沈宛相愛相知,卻因沈宛是漢人血統,清朝有滿漢不通婚的清規戒律,沈宛黯然離開了納蘭性德。

五、儒家和道家思想造成納蘭性德性格的矛盾。

納蘭性德如同佛前的一朵金蓮,他儒雅如蓮,卻可以度化蒼生,31歲英年早逝,讓人扼腕嘆息,他為後世留下的瑰麗璀璨的詩詞,驚艷了時光,溫情了歲月。


1,人生若只如初見,氣質叔個人覺得指表妹的可能性更大,因為畢竟納蘭表妹是納蘭性德的第一個心上人,還傳說二人青梅竹馬,後迫於皇權,納蘭表妹纔不得不嫁給康熙皇帝的,愛而不得,因此眷戀,因此情深,因此難以忘懷,我想這是大多數男人的通病吧?

2,納蘭性德英年早逝的原因,我想應該是情深不壽和多重打擊吧?畢竟根據為數不多的史料,我們幾乎可以斷定納蘭性德這人是個特別重情又天資聰慧敏感的人,如此這樣一個人卻不得不面對初戀情人被奪走,結髮妻子早亡的事實,他自然會走進抑鬱成疾的災難裏,自然難以活得長久的。


我覺得是他表妹,不太可能是他妻子。他表妹是他最心愛的女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可惜表妹一入宮門深似海,以前的種種美好皆化為泡影。納蘭性德受了情傷,他的心給了他表妹,當時的他很難再接受其它女生。

納蘭性德一開始是不接受它父母給他安排的那個女生,也就是他的妻子,他妻子溫婉可人,對納蘭性德特別好,後來納蘭性德也慢慢接受了她,但是沒過幾年,他妻子難產而死,納蘭性德悔恨不已,想要好好補償她,卻已來不及。「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就這樣,他又錯過了一個女人。


納蘭性德婚前與表妹有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後來表妹入宮做了妃子,他傷心欲絕。後來他娶了兩廣總督的女兒盧氏為妻,三年後盧氏產後死亡對他也是個致命打擊。早逝原因史上兩種說法一種是風寒,另一種是情深折壽;我更傾向第二個原因,他一生詩詞三百餘首,大多數描述愛情。所以人生若只如初見寫的是他的表妹,儘管自己當年是富二代可是面對封建社會絕對的皇權也無可奈何,表妹還是進宮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