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認為曹沖即使活下來,也會坐上皇位。先看看曹操的幾個主要兒子各有哪些能耐。

三國梟雄曹操(155年——220年)總共有24個兒子,由不同的妻妾所生。長子名叫曹昂,是曹操跟劉氏所生,劉氏還生有曹鑠和清河長公主兩個子嗣。曹昂幾歲時生母病故,最後由後母,也就是曹操的正室丁夫人撫養長大。

長大後的曹昂性格剛直,智勇雙全,深得曹操器重,曾跟隨曹操南征北戰,立下很多汗馬功勞。在曹操眼裡,他是非常好的皇位繼承人。但天意捉弄人,在公元197年,曹昂跟隨父王曹操率領大軍討伐張綉時,被張綉事先探聽到風聲,就先下手為強,打了個曹軍措手不及。曹昂為了父王的安全,主動要求斷後,跟大將典韋率領一小支人馬堵截張綉,不幸被張繡的人馬包圍,最後戰死沙場。

(曹昂)

曹昂戰死後,不但令曹操傷心,更令養母丁夫人傷心透頂,一氣之下,丁夫人跟曹操恩斷義絕,離開曹操回到了娘家。

正室丁夫人出走後不久,曹操立卞夫人為正室,卞夫人為曹操所生的兒子曹丕(187年——226年)在年齡排行上,僅次於曹昂。他此時雖然才10歲,但在曹操眾多兒子中表現出的智慧和才華不亞於曹昂,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曹丕自小既喜歡飽讀詩書,又喜歡騎射,真正稱得上是文武雙全。

自曹昂去世後,曹丕理所當然成為名義上的長子。看到自己有這樣一個不亞於曹昂的好兒子,曹操心裡非常高興,逐漸從喪曹昂之痛中恢復過來。

(曹丕)

畢竟,曹操有24個兒子,除過曹丕才華出眾之外,還有兩個兒子同樣出類拔萃,他們分別是曹植和曹沖。

曹植(192年——232年)是曹操和卞夫人所生的第三個兒子,老二為曹彰(189年——223年),比老大曹丕小5歲。

曹植最大的優勢是繼承了父親的文學才華,並把文學才華髮揮到了極致,成為本時期最有成就的文學家之一。並且,他喜歡喝酒,常常喝過酒之後對酒當歌,出口成章,能吟誦出精妙絕倫的詩句。在後人的評論中,一些學者把曹植的文學成就跟李白、蘇軾相提並論,可見他的文學地位有多高。

(曹植)

但曹植的最大缺點是沒有繼承父親的軍事基因和政治手段,性格既善良又懦弱,也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在後來某次醉酒誤事中,曹植失去了父王曹操的寵信,從此一直消沉下去。他在31歲創作的《洛神賦》,實際上就是寄託個人鬱郁不得志的作品。

曹沖(196年——208年)是曹操的小妾環夫人所生,他還有兩個弟弟為曹據和曹宇。曹沖自小被譽為神童,據說他5、6時的智力就達到了大人的水準。不幸的是,僅僅13歲就夭折了。

在小學語文課本中學到的那篇文章《曹沖稱象》,完全是體現曹沖在孩童時期就擁有過人智慧的有力證據。

(曹操)

同時,曹沖具有強烈的仁愛之心。據記載,在他7歲那年,管理曹軍倉庫的小吏,因為一個馬鞍被老鼠咬壞,按照律法,小吏要被處以極刑,當即被嚇得六神無主。曹沖得知此事後,就用小刀割破自己的衣服,故意裝作悶悶不樂的樣子,並讓父王看見。

曹操詢問,曹沖回答說,可憎的老鼠咬壞了我的衣服,據說被老鼠損壞的東西不吉利,所以我不高興。曹操哈哈一笑說,哪有這種事,你用不著為此事煩惱。三天過後,曹沖又給父王彙報了馬鞍被咬壞的事,曹操說,老鼠是禍害,連我兒子身上穿的衣物都能咬破,何況是倉庫里沒有防衛的馬鞍呢。就這樣,小吏被赦免了。

(曹沖稱象)

從這些小事可以看出,曹沖的聰明程度在曹操所有兒子里,可能首屈一指。但他跟曹植犯了同一個致命毛病,那就是重文韜而輕武略。

在殘酷的三國亂世競爭中,武略的作用遠遠大於文韜,那是誰的血性更強盛,心機更深沉,誰就能佔據優勢的時代,如果再加上文韜的輔助,那麼就會如虎添翼,最終成王敗寇。

像曹操,以及繼承曹操衣缽的曹丕,都是智勇雙全,文韜武略集一身的人物,所以,他們才會在漫長的爭鬥中笑到最後。

所以,我不認為即使曹沖沒有夭折,曹操也不會把繼承人的位子傳給他,在曹操眼裡,曹丕才是最合適人選,曹丕的膽識、謀略和心機,遠遠超出其他兄弟,又因為他是長子,皇位繼承人非他莫屬。


個人認為,縱使曹沖能長大成人,縱使曹操不選曹丕為接班人,曹沖也無機會登基,原因如下!

魏武帝曹操共有24子,除曹丕才華出眾,曹植也出類拔萃,聰明過人。曹植是曹操和卞夫人所生的第三個兒子,與哥哥曹丕和父親曹操在文學史上並稱"三曹",三人都是建安文學的代表。

但他個人的文學方面的成就遠超曹丕和曹操,是當時最有成就的文學家之一;由於博覽群書,思維敏捷,經常能對酒當歌,出口成章,文辭典姑信手拈來,能吟誦出精妙絕倫的詩篇,後世學者把曹植的文學成就跟李白、蘇軾相提並論,可以想像他的文學地位有多高。

作為文人,他樸實正直,善良懦弱,缺乏父親的政治權謀,也無軍事經驗!但,曹操過後,要的是守成之主,到他傳位時,北方已基本統一,不需要開疆拓土,南征北戰;所以,曹操也很器重他,在選定接班人時,他是曹丕的主要競爭人選,若不是曹操的重臣幫扶曹丕,九五至尊的寶座一定是曹植的。

可惜,他有次醉酒誤事,失去了父王曹操的寵信,後來一直消沉下去,在31歲時創作了千古名篇《洛神賦》,至今為世人傳頌。

黃初元年(220年)曹丕上位,由於爭封太子這段經歷讓曹丕無法釋懷,所以,他大權獨攬後,仍對弟弟曹植耿耿於懷,就處心積慮地想除掉他;逼迫曹植臨場作詩,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曹植於極度悲憤中七步之內應聲成詩。就是後來的」煮豆燃豆箕…」這一千古絕唱。


歷史不容假設。如果非要假設曹沖沒有夭折。曹昂也沒有死。繼承曹操魏王之位的。必然是嫡長子曹昂。

曹操的兒子很多。最著名的有四人:嫡長子曹昂、曹丕、曹植、曹沖。其中,曹丕與曹植是一母所生。曹丕是老大,曹植是老三。

嫡長子曹昂原為庶長子。為劉氏所生。曹操正妻丁夫人不能生育。劉氏去世後,丁夫人成為曹昂嫡母。 並將曹昂養大成人。

曹昂德才兼備、智勇雙全,並且是嫡長子。是曹操繼承人的不二人選。

常言道:東吳好愛蘿莉,蜀漢專搞基,曹魏好人妻。張秀歸順曹操後,曹操把張秀的嬸嬸納為妾。張秀認為是奇恥大辱。欲突襲誅殺曹操。曹操的護衛拚死保護。典韋和嫡長子曹昂為保護曹操撤退,不幸戰死。

丁夫人對曹昂視同己出。曹昂死後,丁夫人悲痛欲絕。離開了曹操,回娘家了。曹操寫信讓她再嫁。丁夫人終生未嫁,孤獨終老。

丁夫人拋棄曹操後。曹操立卞夫人為正室,曹丕就是卞夫人所生。曹丕也是文武全才,堪稱曹昂第二。

如果曹昂沒有戰死。曹沖不夭折。雖然曹沖聰明過人。但曹昂將是曹操魏王+丞相的繼承人。即便曹昂戰死。繼承人將是正妻卞夫人長子曹丕。曹沖不可能成為繼承人。


這話還真的不好說。

曹沖生前是父親曹操的最愛,寵溺過望,加之曹衝天生孱弱,天不假年,小小年紀就一命嗚呼,害得曹孟德如喪考妣茶飯不思,直如得了一場大病。

在曹家的幾個兒子中,曹沖確實是曹操的最愛,甚至還要求屬下親自為他打造一條大船,以此來驗證那個史上著名的歷史故事:曹沖稱象。

但曹孟德的幾個兒子都不弱,也都有搏上位的本錢。曹丕得到賈詡的親傳指點,一直以誠摯溫暖動人,不示以金鑣不矯於才具,只是勤勤懇懇的為父親執鞭墜鐙、鞍前馬後,讓憂勞軍國的父親感到愛民如子的溫存和體貼,自然加分項不可小覷。

而曹子建則是慷慨激昂的白馬壯士,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矯捷過猿猴,勇剽若豹螭。一身金石利器,懷揣建功立業的夢想,期待有朝一日得逞良圖俯瞰山河。更為可貴的是曹子建是緊緊追隨父親的建安風骨的最大才氣凝結者、發散者,也是父親濃郁的文學細胞的天然繼承者,其文縱橫馳騁跨馬擊節,砥礪卿相,懷濟天下蒼生,有著其兄、其弟無可比擬的優勢——曹植也是前期呼聲最高的接班人,但隨著楊修的人頭落地,曹子建的君臨腳步也就此打住,畫上了永不可能的休止符。

還有一個說法,曹丕曹植乃嫡系親出,而曹沖則為庶出。且當時一直的因襲傳統是嫡長子為尊。曹昂雖死,但曹丕還在,同樣也是一身的才氣,其文學批評著作《典論》可謂是第一部中國文學評論著作,還有他的《燕歌行》,開啟了後世七言詩的先河範例。

曹操的前盟友、後來的敵手袁紹,就是因了立幼不立長的原因,最後兄弟鬩牆,鬧得袁氏江山風雨飄搖,被曹孟德一舉取而代之。

而且,按照曹操的行事風格,他不會去顧忌什麼長幼嫡庶,他的心裡,才具和寬忍才是治民之本,他自己就從來不枉信這些所謂的歪理邪說。

所以說,曹孟德取位立儲,絕不是單純的個人好惡,而是根據其個人的現實表現和治國理念以及平素的風格作為——他不是一個因循守舊固步自封的君王,也不是一個妄自尊大、附體自裁的自以為是者,他會審時度勢的根據個人表現和心中的目標想像劃等號、打分數,他自己能夠唯才是舉,舉賢不避親,為國求賢若渴,得一治國干成霸主也就什麼事都能做得出來。

落腳點到最後一句話,就是要看各個時期的個人表現,也要看各個時期君王的個人好惡。

就像我們盡人皆知的康熙大帝九子奪嫡。一個四十年的皇子可以說廢就廢,也可以說立就立,皇家的風尚、皇家的氣象,永遠都是你我平民百姓無法預料不能企及的。

圖片來自網路


這道題受到《三國志》一則記載的影響,它說曹操有以曹沖為嗣君的意思,等到曹沖十三歲生病醫治無效時,不常流淚的曹操哭了,痛恨當初不該殺了華佗,以致愛子病危,群醫束手無策。曹丕安慰父親,曹操說,這是我的不幸,卻是你們的幸運啊。大概是說眾兒子因曹沖早喪,失去強力的競爭對手。從這句話似乎有以曹沖為繼承人的意思,但從史實的蛛絲馬跡分析,曹沖縱然活著,繼承曹操的魏王位甚而篡位的機會是不大的。

曹沖母親是環夫人,環夫人是彭城人,還生有兒子曹據、曹宇,深受曹操寵愛,曹沖是曹操的第八位兒子,從小聰慧過人,為人所熟知的有曹沖稱象故事,孫權在嶺南物色到一頭大象,作為佳物獻給朝廷,曹操好奇心起,想知道它有多重才沒有辦法稱量,曹沖提出用小型物體等量稱重法解決了問題。(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又體察下情,好為下屬解圍,一次管理倉庫因曹操的馬鞍被老鼠咬壞,怕受重責,曹沖先告狀說老鼠咬壞了他的衣服,啼哭不止,曹操好一陣安慰才罷,等到倉官報告馬鞍的事,曹操已經在心理上先適應了,沒有追究,因為這些事,曹沖在府內外很有人緣。

《三國志》說因為曹沖的表現,讓曹操疼愛有加,「沖仁愛識達,皆此類也。凡應罪戳,而為沖微所辯理,賴以濟宥者,前後數十。太祖數對群臣稱述,有欲傳後意」,這是曹操欲傳後的證據,卻只是文字,沒有實例,與上文的「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都是同一情況。曹沖之死,還因此害了同是神童的好友襄陽人周不疑,周不疑之死,或者是怕兒子泉下寂寞,又或是另有猜忌,曹操不顧曹丕的勸阻,堅決殺了這名神童。(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就算曹沖不死,繼位的可能性無限接近零,論嫡庶,曹昂在宛城戰死,丁夫人痛惜不已,並因此決然回娘家不肯原諒曹操,致使側室卞夫人得以扶正,而卞夫人有曹丕曹彰曹植,這三人也因此成為嫡子,以聰明才智先進入曹操法眼的是曹植,論嫡長則為曹丕,嗣位之爭也一直是這二人在爭取和衝突,連三子曹彰還不敢捲入其中,兩位兒子各有粉絲和老臣撐腰,曹操一度要立曹植,卻是證據確鑿的事。(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最後立曹丕為世子,是在曹植讓曹操失望之後,又考慮到二人背後站著的世家豪族影子等因素,又聽了賈詡以袁紹立嗣不以嫡長而致內亂的話,才下定決心立曹丕,為大業計,曹操向嫡長繼承製屈服。而曹沖的優勢,與曹植大概相同,卻是庶出身份,名份先天不足,以曹操後來的妥協態度,要他接連衝破嫡庶和立幼二重障礙,可能性實在不大,嗣位應該還是曹丕的。


謝邀。

不會。

古代講究立嫡以長。有嫡子,不立庶子。嫡子中,立長不立幼。

曹操是明君。不會因個人喜好,而胡亂選繼承人。

曹沖稱象,贏得智名。但曹沖是庶出。再聰明也選不到他。

在嫡子中,本來曹操喜愛曹植,有意立曹植,但最終還是選中了長子曹丕。事實證明選對了。

另外,袁紹就是因為個人喜愛立少子袁尚為繼承人,導致骨肉相殘,家亡國破。殷鑒在邇。以曹操之明,怎肯犯此錯誤。故知其必不立曹沖。

歡迎點評。


方圓論壇觀點!

曹沖是曹操和他的小妾環夫人生的孩子。從小曹沖就聰明過人。五六歲的曹沖智慧就堪比成年人。按我們現在的話來說,曹沖就是一個天才。《三國志》記載,「少聰察岐嶷,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而我們所熟知的「曹沖稱象」的主人公正是曹操的兒子曹沖。在所有兒子中,曹操最喜歡的就是曹沖。而且曹操多次在眾臣面前表露出有立曹沖為世子的意思。要知道曹操可是一個心機深沉之輩,對於立儲的問題曹操更是慎之又慎。曹沖也是唯一一個多次在公開場合被曹操誇讚別人有意立其為世子的兒子。如果曹沖沒有夭折的話,那麼曹沖很有可能就是曹操的接班人。但也只是有可能罷了。當時「立長不立幼」的傳統還是很被主流所接受的。

曹沖的早亡很多人認為其中另有隱情。史書記載,「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親為請命。及亡,哀甚。」從這裡可以看出曹沖是因為疾病死去的。但是什麼疾病並沒有提。這顯然是不合理的。因為曹沖做為曹操最喜歡的兒子。曹操肯定會對曹沖的死因調查的一清二楚。但史書並沒有記載曹沖得了什麼病。由此可見曹沖之死頗為蹊蹺了。

而《三國志》有這麼一段記載,「文帝寬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也就是說,曹操對曹丕說,曹沖死了是我的不幸,但對你來說卻是非常的幸運。曹操能說出這番話讓人不得不猜想曹沖的死和曹丕究竟有什麼關係。而大家也知道自從曹操的長子曹昂死後,曹丕一直以預備世子自居,而且在曹操的兒子當中,曹丕是權利慾望最強烈的一個。而曹操屢次三番在眾人面前有意立曹沖為世子。這就不得不讓曹丕感到威脅。所以曹沖的死一直以來都有人懷疑是曹丕下的手。但具體事情真相到目前為止也沒有定論。

如果曹衝要是還活著,那麼照曹操喜愛曹沖的程度來看,曹操很可能立其為繼承人。雖然當時遵從立長不立幼,但是規矩對於曹操來說就是要打破的。曹操之前也沒有任何統治者大肆重用寒門。但是曹操做到了。曹操之前也沒有任何統治者敢實行屯田制。但曹操也做到了。所以對於梟雄曹操來說規矩實在不是問題。關鍵看曹操願不願意去做。如果曹沖真的還活著,估計曹操也願意去打破這個規矩。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發表自己的看法。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