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魯肅和周瑜都是孫劉兩家頂尖的謀士,而這三人也都提出了自己的戰略構想。首先是諸葛亮提出了隆中對,大致講了三點,其一曹操勢大,不可與其正面爭鋒;其二可以與孫權結盟但不可有任何圖謀;其三應該奪取荊州、巴蜀,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如此一來,漢室可興。其次魯肅有榻上策,這是魯肅在建安五年與孫權在榻上對飲時提出的治國對策,闡明瞭以下幾點,其一漢室已經衰落了,不能再復興;其二曹操已經坐大,難以剷除;其三東吳應該先剿滅黃祖,討伐劉表,控制長江流域。這些對策與諸葛亮的隆中對十分相似。最後周瑜也提出了自己的天下二分之計,周瑜分析了曹操剛剛打了敗仗,不可能再大舉用兵了,東吳應該趁機西進,攻略巴蜀,奪取漢中。然後在漢中與馬超結盟,共同對付北方的曹操。隨後攻取襄陽,以圖與曹操爭奪北方。

那麼諸葛亮作為劉備陣營最有名的謀士,其提出的戰略構想與孫權陣營同樣有名的周瑜和魯肅提出的戰略相比,孰優孰劣呢?由於諸葛亮的隆中對與魯肅的榻上策很相似,我們就先來說說周瑜的二分天下之計。周瑜這個戰略是個很有遠見的戰略,若周瑜不英年早逝,劉備可能都沒機會得到巴蜀了。周瑜一死,孫權聽了魯肅的話將江陵借給了劉備,周瑜奪取巴蜀的計劃就作廢了,劉備撿得一個大便宜。相比之下週瑜得戰略更加得宏偉,不過由於沒有實現,也就沒有什麼意義可言了。

再來說說魯肅的榻上策,魯肅對於時局的分析是非常正確的,當時年僅十九歲的他能夠將天下大勢分析地如此透徹實屬不易。後來孫權也踐行了魯肅的戰略,先殺了黃祖為父報仇(孫權之父孫堅為黃祖部將射殺),接著在曹操發兵南下時果斷與劉備聯合抗曹,打贏赤壁之戰後又奪取了荊州。可以說到這一時期魯肅的榻上策是被實現了的,可惜晚年的魯肅有些昏聵,竟然同意將荊州借給劉備,導致周瑜的二分天下之計無法實現,東吳之前的努力也有些白費。

諸葛亮的隆中對對於劉備的意義要大過周瑜和魯肅提出的戰略對於東吳的意義,畢竟孫權家族世代經營江東,有麼有周瑜和魯肅的戰略構想江東都是孫權的,而劉備是白手起家,空有皇叔的名號,諸葛亮的戰略讓他得以在天下諸侯混戰之際立足,並最終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隆中對所注重的荊州、巴蜀等地也都被劉備奪取,聯吳抗曹也實現了,可以說隆中對挽救了劉備,隆中對也是這三大戰略中實施的最成功的。

這三個戰略中諸葛亮和魯肅都注重天下的局勢,主張保存自身實力,以防守反攻為主。而周瑜則是看重盟友,並不是很注重局勢的變化。可以說這三個戰略互有利弊。諸葛亮看重荊州,一旦荊州不保就難以統一天下。魯肅則不那麼在意荊州,否則也不會同意將荊州借給劉備,如此一來又與周瑜的戰略矛盾,畢竟周瑜也是十分看重荊州的。周瑜的天下二分之計最大的缺點就是太注重盟友了,可哪有真正的盟友,大家都是為了利益,今天的盟友難保不會成為明天的敵人,不過若真的化敵為友了,那周瑜的戰略纔是最容易統一天下的。

諸葛亮的隆中對和魯肅的榻上策本質上都是佔據險要地勢成為割據勢力,等待敵人內部混亂再出兵破敵。周瑜的天下二分之計就比較主動了,是聯合一切可聯合的勢力區削弱敵方勢力。這三個戰略不能絕對的說誰好誰壞,只能說諸葛亮的戰略是實施的最成功的,周瑜英年早逝天下二分之計未實施就破產實在可惜,魯肅的戰略也比較成功,可被他自己晚年同意將荊州借給劉備破壞了。不得不說這纔是歷史的魅力所在,正是這三人戰略或多或少的失敗,纔有後來的三國之爭。


應該說,這三個人都是非常高明的戰略家,所提出來的三個大戰略都是非常精采,而且有異曲同工之處,顯示宏遠的目光與深邃的見解。

1、魯肅的戰略

魯肅見孫權時,孫權只有十九歲。當時魯肅縱論天下,提出自己的戰略見解,要點是:第一,漢室已經衰亡,不可復興;第二,曹操已經坐大,無法剷除;第三,東吳的戰略方向,是剿滅黃祖,討伐劉表,控制長江水域。

應該說,魯肅的分析是完全正確的,後來孫權也踐行他的戰略,殺黃祖為父報仇。在曹操大舉南下時,果斷與劉備聯手,在赤壁大敗曹軍,進而奪取荊州。這個過程,完全與魯肅的戰略相吻合。不過,魯肅晚年有點犯暈,把東吳控制的荊州之地借給劉備,導致周瑜的戰略未能實現。

2、周瑜的戰略

在赤壁之戰後,周瑜奪取江陵,規劃東吳的新戰略。這個戰略分析的要點是:第一,曹操剛喫了敗仗,一時間不能大舉用兵;第二,東吳的戰略是西進,攻略巴蜀,進而奪取漢中;第三,在關中的馬超結盟,共同對付曹操;第四,攻取襄陽,與曹操爭奪北方。

周瑜的戰略,是個極有遠見的戰略。倘若不是他死得早,劉備哪裡有機會得到巴蜀呢?若是東吳依周瑜戰略,奪取巴蜀、控制漢中、連橫漢中,那麼東吳完全有實力與曹操平分天下。可惜的是,周瑜一死,孫權聽魯肅的話,把江陵借給劉備,奪取巴蜀的戰略就廢了,被劉備撈得大便宜。

3、諸葛亮的戰略

諸葛亮的隆中對,大家都很熟悉了,要點是:第一,曹操不可與爭鋒;第二,孫權可與結盟而不可圖謀;第三,應該奪取荊州及巴蜀,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

諸葛亮的戰略與魯肅、周瑜並沒有很大區別,全都看中荊州與巴蜀這兩塊風水寶地。但是諸葛亮戰略對劉備的意義,要大過魯肅與周瑜戰略對東吳的意義。周瑜的宏偉戰略,最終沒有實現,所以談不上意義;魯肅的戰略,雖然實現了,卻又毀在自己手上,功過相抵。只有諸葛亮的戰略,挽救了劉備,並奠定三分天下的基礎。從這個角度說,我認為諸葛亮的隆中對,是最高明的。


三人英雄所見略同,這三人是孫劉陣營同一時期的頂尖謀士,所作的規劃其實大同小異,都是基於弱勢者尋求與強勢者分蛋糕,因實力形勢的原因採取了不同的因應對策。在確保不被強者吞掉並有實力拒阻時,弱小一方與對方分蛋糕最有利的分法是二分法,即是周瑜魯肅的天下二分之計。而劉備的力量最弱小,在赤壁戰前及戰後初期全國前三還排不到他,所以諸葛亮提出的構思就是闖進前三,與第一第二強分蛋糕再徐圖改變局面,進而謀奪更大利益。

諸葛亮與魯肅都有為主公謀奪天下的明確規劃併流傳下來,諸葛亮有隆中對,魯肅有榻上對,周瑜的構思沒有形成具體文字,但從他的行動和言語,與魯肅大方向是相同的。目光水平相差不遠,也是二人私交甚篤的一個原因,周瑜在孫策死後,迅速成為孫權在軍中的擁護者,然後致於圖謀荊州,向西面突破,第一個壁壘便是江夏郡,在世家黃祖的堅守下,多年無功,反倒損兵折將。(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等到江東得到甘寧得人相助,終於攻破江夏殺死黃祖,中原形勢已經大變,曹操平定北方,南向荊襄江東,面對危局,周瑜同意魯肅的建議聯合劉備共抗曹操,曹操北歸,孫劉收拾戰果,周瑜和關羽互相配合,打了一年才攻下堅城江陵,劉備取荊州南四郡。到這時周瑜魯肅的戰略還是一致的,接下來纔出現分歧。對於劉備,周瑜建議囚禁或殺死,吞了他的部下。魯肅則認為做不到,反而會引起孫劉反目,便宜曹操,孫權認為魯肅說得對,便借南郡給劉備在西邊抵禦曹操兼為江東防守長江荊州線。(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周瑜無奈採取另一個辦法,準備繼續西進再據有益州,被劉備方文攻武嚇阻止了。周瑜的構思,應該是後來東晉南北朝對峙的前身,全據江東荊襄與益州地,以長江淮河為線據住南邊和北方分庭抗禮。如果在劉備據荊州的情況下,江東能據有益州,既堵住劉備發展方向,也為以後二家反目夾擊劉備打好基礎,應該說,理論上週瑜的二分比魯肅的以佔據荊州和江東為主的二分要強。

魯肅的二分天下建議史上稱為「榻上對」,魯肅認為荊州對於東吳的戰略意義十分重大,需先奪荊州,再圖北方,最終成就帝業。魯肅沒有提及益州,算把益州看作可有可無,這也符合後世經過千年徵戰而總結出來的「無兩淮必弱,無兩湖必亡,益州可有可無」的真知,荊州關係到江東的生死存亡,淮河一帶關係到能不能雄起,益州則是可有可無,如此看來,魯肅是更實際的戰略家。也很靈活,在曹操南侵局勢大變時,馬上建議孫權聯劉抗曹,還借南郡,幫助孫吳渡過關鍵時期,由此看來,魯肅戰略規劃可能在周瑜之上。(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孔明也能看到天下二分這個好處,問題是做不到。所以他的「隆中對」提出的戰略是基於曹操強大到難以打敗,孫權基礎牢固可為盟友,把目光投向二者之外的益州,跨有荊益,荊州是四戰之地諸葛亮也深知,沒有更好辦法,只能先取這兩處地方,然後北圖曹操,一來可以凝聚天下向漢人心,二來謀圖克複中原。隆中對的破產在於低估了江東眾人對荊州的野心,和外交上有所缺失激化矛盾。戰略構思從實際執行難易程度和結果看,諸葛亮第一,魯肅第二,周瑜第三。


這真是一個讓人興奮的話題,不吹不黑,我們認真分析比較一下。

先說周瑜的「二分論」。「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的美周郎懷著「三尺青峯懷天下,一騎白馬開吳疆」的偉大理想,在赤壁之戰結束後向孫權提出了二分天下的目標,取荊州、益州與漢中,與曹操共分天下,再結連馬超合擊曹操,以圖北方。

這事要是擱在赤壁之戰之前的話,孫權根本想都不敢想。赤壁之戰之前,曹操統一北方,勢力最大,荊州劉表雄踞荊襄,地位穩固。孫權繼承孫策之位,稱霸江東,但江東人心不服,經濟落後,兵力也最少,連荊襄的門戶江夏都攻打不下來,何談二分天下?尤其是劉表病死之後,曹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荊州,此時別說二分天下,江東不被滅掉就不錯了。但局勢是會變的,這不「赤壁之戰」帶來了轉機。那「二分論」到底可不可行,讓我們看看當時的天下大勢:曹操赤壁之戰大敗,元氣大傷,已無力征伐四方,同時內部的豪強階級和漢室殘餘以及外部的不安勢力韓遂、馬超和公孫瓚等趁機抬頭,此時曹操的戰略重心必須是穩定內部和周邊局勢,掐滅反對勢力蠢蠢欲動的念頭,不會在荊州死磕,故而選擇拒守不攻,這似乎給了周瑜機會。

再看看劉備這邊,劉備此時勉強在荊州站穩腳跟,正在積蓄實力。而周瑜要完成二分天下的目標就必須奪取荊州,這是要人命的,飄了這麼多年好不容易找到一塊根據地你周瑜還來搶,兩家勢必會兵戎相見。周瑜剛打敗曹操志得意滿似乎並沒有把劉備集團放在心上,但此時的劉備集團已是今非昔比,有了諸葛亮的到來,再加上關張等猛將,劉備集團陸戰方面的實力是不容小覷的,反觀孫權集團,陸戰戰績實在是不堪入目,周瑜要過這一關怕是不容易。從另一個方面說,孫氏取得江東政權多是對世家大族的妥協,世家大族實力在東吳根深蒂固。很多東吳將領均有屬於家族和個人的私兵,他們的首要目標肯定是維護家族利益。在危機關頭,憑藉長江天險,以己所長水戰防禦尚可,但要為孫權與劉備集團死磕,恐怕沒多少人願意。周瑜這等智慧,肯定想到了這點,於是他又提議軟禁劉備,以控制劉備集團,這結果就不說了。

那我們換個角度,就算大都督英明神武,順利擊敗劉備集團,取得了荊州,那麼下一步就是進攻益州了,這個過程會順利嗎?孫權的位置是從哥哥手上得來的,談不上名正言順,而他自己又沒有孫策的軍事能力,只能藉助親和的權術籠絡人心。赤壁之戰後周瑜的威名嚴重刺激到他了,所以赤壁之戰後孫權撇開周瑜,親自領兵北伐,然而他在軍事上實在是沒什麼天賦,以多打少還屢戰屢敗,這也更加對比出了周瑜的神勇。一邊是百戰百勝如日中天的周瑜,一邊是屢戰屢敗聲名日下的孫權,這使得孫權不得不顧忌周瑜了。而蜀地山高路遠,自古以來就是據險自立的寶地,孫權這種性格,可能放手讓周瑜率領大軍前去嗎?周瑜許是也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周瑜對孫權說取得蜀地後,留孫瑜在蜀地鎮守,與馬超結盟,而自己則返回北伐襄陽。孫瑜是宗室子弟,自家人,但是自家人又怎樣,若是孫瑜在蜀中培養黨羽擁兵自重怎麼辦?劉備的例子告訴我們同宗之間取而代之更加簡單。這樣一想,孫權怕是隻想自守吧,周公瑾的「二分論」也許從一開始就沒有實現的可能性。

再說說「榻上策」。根據《三國志》的記載,榻上策是魯肅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時,與孫權合榻對飲時,對孫權提出了的戰略規劃,由於其是在榻上進行的對話,因此得名。

在此對話中的同時,曹操正和袁紹進行官渡之戰,勝敗未分,而魯肅卻能在當時就看出北方的敵人將只會有曹操,足見其眼光獨到。於是魯肅提出「榻上策」,第一個目標就是「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孫權依其計略,多次西伐,然而過程比較坎坷,在建安十三年,孫權第三次西伐黃祖時,才消滅了黃祖,勉強佔領江夏南部,並未「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所以嚴格來說,魯肅的「榻上策」,在實行的第一個步驟就遇到了極大的阻礙,這也導致後面的規劃也難以實現。

之後,劉表病重身亡,曹操搶先南下進攻佔有荊州,進而據有在長江上游的江陵,於是魯肅改而主張聯合不久之前投靠劉表的劉備,抵抗南下的曹操。在獲得赤壁之戰的勝利之後,曹操方面的勢力仍然很大,故魯肅主張借荊州給劉備,多樹曹操之敵。所以雖然「榻上策」沒有完全實現,但是,在魯肅的辛苦經營下,聯劉抗曹成為了當時東吳的基本方針,這實際上已經確定了三分天下的基本態勢。

最後說說「隆中對」,這個太熟悉了,「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簡單來說就是:聯孫抗曹站穩腳跟,壯大實力佔據荊州,分兵入蜀建立霸業,天下有變北圖中原。在諸葛亮的戰略規劃下,劉備集團堅定不移地執行這一目標,基本上實現了前三個步驟。

而最終的「將星隕落,天命難為」就只能感嘆了。所以綜合來說,「隆中對」對天下局勢分析的更透徹,目標更顯著,可行性更高,完成性也最高。

而我更看好「隆重對」的一點是,「二分論」和「榻上策」提出時孫權已然是一方諸侯,而「隆中對」提出時,劉備不過是個新野牧,當時的諸葛亮,擁有何等的胸懷與自信,是何等的意氣風發,「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提到諸葛亮的隆中對,周瑜的天下二分之計,魯肅的塌上策,首先必須清楚:一個策略良好與否,必須要在實施中得到證實,否則就是紙上談兵。而執行過程中,就有著現實侷限和執行將領在執行細節的認可和實施程度等風險。因此,策略的良好與否,除了在理論上討論,還要看執行程度和細節。應該說,這三個人都是非常高明的戰略家,所提出來的三個大戰略都是非常精彩,而且有異曲同工之處,顯示宏遠的目光與深邃的見解。先來看看諸葛亮的戰略。諸葛亮的隆中對,大家都很熟悉了,要點是:第一,曹操不可與爭鋒;第二,孫權可與結盟而不可圖謀;第三,應該奪取荊州及巴蜀,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

其次是魯肅的戰略。魯肅見孫權時,孫權只有十九歲。當時魯肅縱論天下,提出自己的戰略見解,要點是:第一,漢室已經衰亡,不可復興;第二,曹操已經坐大,無法剷除;第三,東吳的戰略方向,是剿滅黃祖,討伐劉表,控制長江水域。應該說,魯肅的分析是完全正確的,後來孫權也踐行他的戰略,殺黃祖為父報仇。在曹操大舉南下時,果斷與劉備聯手,在赤壁大敗曹軍,進而奪取荊州。這個過程,完全與魯肅的戰略相吻合。不過,魯肅晚年有點犯暈,把東吳控制的荊州之地借給劉備,導致周瑜的戰略未能實現。

最後是周瑜的戰略。在赤壁之戰後,周瑜奪取江陵,規劃東吳的新戰略。這個戰略分析的要點是:第一,曹操剛喫了敗仗,一時間不能大舉用兵;第二,東吳的戰略是西進,攻略巴蜀,進而奪取漢中;第三,在關中的馬超結盟,共同對付曹操;第四,攻取襄陽,與曹操爭奪北方。再來分析三者的戰略優勢。周瑜的戰略,是個極有遠見的戰略。倘若不是他死得早,劉備哪裡有機會得到巴蜀呢?若是東吳依周瑜戰略,奪取巴蜀、控制漢中、連橫漢中,那麼東吳完全有實力與曹操平分天下。可惜的是,周瑜一死,孫權聽魯肅的話,把江陵借給劉備,奪取巴蜀的戰略就廢了,被劉備撈得大便宜。諸葛亮的戰略與魯肅、周瑜並沒有很大區別,全都看中荊州與巴蜀這兩塊風水寶地。但是諸葛亮戰略對劉備的意義,要大過魯肅與周瑜戰略對東吳的意義。

周瑜的宏偉戰略,最終沒有實現,所以談不上意義;魯肅的戰略,雖然實現了,卻又毀在自己手上,功過相抵。只有諸葛亮的戰略,挽救了劉備,並奠定三分天下的基礎。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諸葛亮的隆中對,走的是劉邦建立西漢一統之路,注重防守反擊;而周瑜的天下二分,走的是春秋秦楚聯盟對抗晉齊的稱霸之路,注重合縱聯盟;魯肅的榻上策,走的是楚國稱霸之路,只是方向相反,楚國是由西而東,魯肅是由東而西,注重局勢變幻。

諸葛亮和魯肅都注重「天下有變」這個局勢,周瑜並不看重敵方內部的局勢變化而重在盟友;諸葛亮和周瑜都非常重視荊州,認為荊州是用武之地的戰略關鍵,魯肅對荊州沒有那麼看重——因為在魯肅歸還的漫長長江戰線上,荊州只是其中一點。隆中對和榻上策都重在防守,等待北方出現叛亂,纔有統一的機會。這也是春秋戰國時的歷史教訓:春秋時,晉國稱霸北方,楚國百年爭霸無論如何也沒有辦法擊敗晉國,這就是魯肅榻上策的缺點;秦國有關中、巴蜀,但山東六國若是真心合縱,秦國也只能兵守函谷關,統一夢想成空,這是隆中對的確定。

天下二分的缺點就更明顯:無論是春秋時期的盟國,還是戰國時期的合縱,都沒有永遠的盟友,今天的盟友,就是明天的敵人。總的來說,諸葛亮和魯肅是等曹操內部出現叛亂,周瑜是策反曹操內部為盟友,是不同的操作。在理論上來說,各有優劣。不能說諸葛亮和魯肅的防守反擊有效,周瑜的化敵為友就無效。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南宋等堅持防守反擊,最後守著守著也守沒了。帝辛放姬昌回周,項羽和劉邦鴻溝結盟,遼和北宋結兄弟之盟(結果北宋主動和金提出海上之盟滅遼)、金和南宋紹興之盟(結盟南宋和蒙古滅金)等都說明,敵人變成朋友後,是最有可能給自己背後一刀的人。

諸葛亮的隆中對和魯肅的榻上計,本質上都是佔據險要進行割據,然後被動等待對方出錯;周瑜的天下二分,本質上是聯盟合縱改變形勢,主動削弱敵方勢力。本質上不同的策略,難以進行評價。即便是隆中對和榻上計,也是因為地形不同而有所不同。諸葛亮和魯肅個性和取向基本相同,所以隆中對和榻上計本質相同。

秦一統六國、劉邦一統,是隆中對的故事;晉楚稱霸是天下二分的故事;榻上計是楚國稱霸南方的故事。誰能說這些故事有優劣之分,只有執行成敗之分。單純以成敗論高劣,是不客觀也不公正的。


題目中這三個戰略規劃的大致內容其實都差不多,都是先拿下長江以南再圖曹魏,這三人的戰略眼光其實也不分上下,筆者下面結合這三者提出的時機為大家逐一剖析。

諸葛亮在27歲的時候被劉備請出山,在出山之前諸葛亮給劉備制定了先奪取荊州,然後再奪取益州的計劃。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劉備後來也是一直按照著諸葛亮的規劃路線去走,但是因為關羽大意失荊州,諸葛亮又堅持聯吳,這個計劃其實已經被諸葛亮根據後來的實際情況更新了。

諸葛亮也是這三個人中唯一一個有機會把計劃付諸實施的,不過諸葛亮的隆中對實行起來也是最難的。不說別的就連荊州都沒完整的佔領過,而諸葛亮在幫助劉備攻佔益州之後,突然失去了荊州這個北伐的出口,無奈只能從漢中一次次的北伐,最終也沒能成就大業。如果把諸葛亮擺在東吳的位置上,那麼諸葛亮的宏圖偉志沒準還真能實現,無奈劉備的起點太低了。從這個角度看應該是諸葛亮的隆中對最高明,起碼完成率最高,要不是實力不允許,沒準真能成功。

和諸葛亮的隆中對同時期的還有魯肅的榻上策,魯肅在給孫權的建議中提到,曹操很難消滅,現在東吳應該討伐劉表佔領長江流域。這也被一些人成為東吳版的「隆中對」,最後由於劉表去世後荊州分裂,沒能完整實施。但這也能看出魯肅並不是《三國演義》描寫的老好人形象,他的才能完全可以和周瑜、諸葛亮媲美。

這兩位還有後面的周瑜提出這種戰略路線的根本其實就是「先撿軟柿子捏,然後積蓄力量打曹操」。從這個角度談不上誰更高明,都是一個思路,對天下局勢都有著正確的判斷,就看誰的更容易執行了。

周瑜的計劃是先攻佔南郡,然後攻佔蜀漢,最後攻佔襄陽,聯合馬超夾擊曹操。這個計劃看起來比較複雜,但是真正實行起來並不困難。當時劉備已經成為了東吳的附庸,如果不是後來周瑜去世,魯肅扶持劉備集團,那麼東吳還真有二分天下的機會。周瑜首先用劉備集團的張飛、趙雲打下來了南郡,然後自己做了南郡太守。隨後周瑜又集合了軍隊準備攻擊巴蜀,當時劉備非常的害怕,給孫權寫信說:周瑜這個人志向很大,不會久居人下。

周瑜是三國時期的一大變數,如果周瑜沒有英年早逝,搶先一步佔領巴蜀。就算後來把荊州借給劉備,最後也不會出現三分天下的局面,完全可以讓劉備在荊州幫東吳擋著曹操。然後再繼續周瑜的戰略路線,聯合周邊諸侯(從時間上看,馬超應該被打敗了),再組織盟軍想打敗董卓、袁術那樣打敗曹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這是比較可行的方案之一。

綜上所述,三種計策各有千秋,從實戰角度魯肅的榻上策更為簡單,而且差一點完全實現;從完成角度諸葛亮的隆中對完全走到了最後一步,打下了西蜀;而周瑜的二分天下則是最有可能成功的,可惜周瑜英年早逝。


諸葛亮的「隆中對」和魯肅的「榻上策」都很高明,但實事求是的說,「隆中對」相對來說還是要更勝一籌的。因為「隆中對」是一個完整的戰略規劃,而「榻上策」的討論重點則是政治路線。二者在本質上有區別。因而從「高明」這一點來看,「榻上策」就已經輸了。

由於後者的知名度不高,所以這裡先詳細的介紹一下「榻上策」的背景和內容。

建安五年(公元 200年),孫策遇刺,孫權繼位,魯肅率部屬投奔江東,當時只有十八歲的孫權對自己的前途非常渺茫,因而就在一次聚會之後,單獨留下魯肅,希望他能給自己指點迷津。(魯肅比孫權大十歲)

眾賓罷退,肅亦辭出,乃獨引肅還,合榻對飲。因密議曰:「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孤承父兄餘業,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顧,何以佐之?——《三國志·魯肅傳》

孫權說:當今漢室不幸,如大廈即傾,四方紛亂不已,我繼承父兄創立的基業,企望建成齊桓公、晉文公那樣的功業。既然您投奔我,請問有何良策助能我成功?

注意了,孫權對魯肅說「思有桓文之功」,這是典型的「尊王攘夷」的思路,跟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一樣的概念。

也就是說,孫權沒說實話,他假模假樣的裝出一副要做大漢忠臣的樣子,故意在試探魯肅的意見。

接下來魯肅的回復,就是「榻上策」的內容。

肅對曰:「昔高帝區區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為害也。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三國志·魯肅傳》

魯肅針對孫權對他的試探性提問,說出了自己的意見。他的意見可以歸納為兩點:

第一點——戳破孫權的小心機

魯肅說:皇帝在曹操手裡,要行桓文之事也只能是曹操。你手上什麼牌都沒有,你能尊王攘夷?(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

而且曹操勢大,皇帝又在他手裡。他隨時寫個聖旨拍你臉上,你能怎樣?你現在跟我假模假樣,說要擁護漢室,這是沒有前途的想法。(漢室不可復興)。

第二點——確立孫權的政治路線

魯肅說:你要想行大事,只能另立中央。我料定曹操必勝,其它人,包括袁紹,都不是他對手。但是曹操平定北方需要時間,我們趁這個機會先滅黃祖,再滅劉表,稱帝割據一方,跟曹操南北對峙。你不要嫌小,目前我也只能看到這個程度。(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

從「榻上策」可以看出,魯肅不簡單。當時袁紹勢大,曹操勢弱,但是魯肅敏銳的認為曹操將來必成大器,大家不是他的對手。於是他很現實的告訴孫權,不要做一統天下的白日夢,你能夠打出一個南北朝的局面就該知足了。

這屬於一錘定音,幫助孫權確立了正確的政治發展方向。

但同時,從「榻上策」的內容也可以看出,魯肅對孫權的戰略規劃是不夠詳細的,甚至是有些粗糙。因為「榻上策」裡面涉及戰略的內容其實只有一句:拿下荊州。

這屬於很典型的「正確的廢話」。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拿下荊州,殺掉黃祖,這是孫家人一直惦記的事情,不需要魯肅說。

或者說,荊、揚自古就是一體,欲割據江南而稱帝者,就必取荊、揚二州。這是最基本的常識。孫權雖然年輕,但這種常識根本不需要魯肅教他。

對於孫權來說,攻荊州是必須的。他的困擾並不是要不要攻,而是怎麼攻。這一點魯肅並沒有說,也就等於魯肅說了一通說了跟沒說一樣的廢話。

所以,「榻上策」的戰略思路並不高明,其高明之處在於對時局的政治分析。

首先,魯肅看穿了孫權的小九九,知道他並不是真心要復興漢朝;

第二,魯肅告訴孫權,尊王攘夷的政治口號不適合於你,這條路走不通;

第三,魯肅給孫權打了一劑強心劑,直接提出割據稱帝的路線,並立足現實,先當個割據一方的天子。

從人性的角度來說,誰不想當皇帝?孫權當時地盤不大,人心不穩。他敢想,但是心裡沒有譜。希望魯肅能給他打氣。魯肅果然沒有讓他失望,上來就讓他割據稱帝,算是說到了孫權的心坎裏去了。

再說諸葛亮的「隆中對。相比「榻上策」,諸葛亮的「隆中對」就屬於一份非常詳細的三分天下的規劃書了。

具體來說,分為七步:

第一步:明確告訴劉備,你搞不過曹操。不要去跟曹操死磕。

第二步:孫權是我們的盟友,不能打他。不要打江東的主意。

第三步:荊州是好地方,適合建立基業。要先拿下荊州七郡。

第四步:益州也是好地方,並且益州之主劉璋闇弱,益州土著有不少人都在朝外看,這是拿下益州的好機。

第五步:你劉備的名聲很好,只要你能拿下益州,人心盡附。

第六步:跨有荊益二州後,你劉備也不能瞎嘚瑟,還是要跟孫權搞好關係。

第七步:等待機會,荊州軍向宛洛,您自己出秦川,兩面夾擊曹操。

從這七步可以看出,「隆中對」是從外交目標,到戰略方向,到未來大局,全都都有考慮,並且也立時證明有相當的可行性的一份計劃書。

只不過這個計劃從開始就出了點意外,因為劉備不肯偷襲劉琮,導致搞得很被動。但是後來諸葛亮用他強大的個人能力,彌補了劉備的失誤。他先是出使聯合孫權,促成孫劉聯盟。後來孫、劉兩家聯合,打贏了赤壁之戰。再後來諸葛亮協助劉備打贏了益州和漢中兩戰,用很曲折的方式協助劉備完成了三分天下的預定計劃。

儘管「隆中對」最後也沒有成功,但是諸葛亮讓劉備這個縣級領導只用了七年時間就能鼎足三分,十四年後登基為天子。這毫無疑問是用事實證明瞭「隆中對」的可行性。而且容錯率也是相當高。(劉備只用小半個荊州起家,依然幾乎成功)

所以從「高明」這個角度來說,「隆中對」是要高出「榻上策」一個層次的。因為「隆中對」不僅有政治路線的討論,而且也有相當完整的戰略規劃。而「榻上策」僅僅只是討論了政治路線,沒有完整的戰略規劃。

如此一比較,誰更「高明」?便一目瞭然了。

總的來說,隆中對和榻上策雖然有一些相似之處。但是隆中對屬於詳細的戰略規劃,具有真實可行性;而榻上策只是孫權和魯肅在喝酒的時候,喝高興了的一次吹牛談話。雖然魯肅給孫權指明瞭政治方向,但是沒有具體的規劃。

事後也證明,魯肅所謂全踞長江,屬於說得容易,做著難。孫權打了荊州那麼多年,始終打不下來。最後還是靠偷襲關羽才實現荊揚一體的戰略規劃。而這個時候,已經離魯肅提出榻上之策,整整過去二十年了。

這點還可以延伸閱讀一下整個南朝歷史。如果說,建議揚州勢力進圖荊州也算是能比肩隆中對的高明的話,那麼僅僅南朝的大戰略家,就能數出幾十個。因此,僅就戰略規劃而言,所謂的榻上策並不出奇。

同時這也反襯出諸葛亮確實是大牛,是個了不起的戰略家。

當然了,這裡只是對「隆中對」和「榻上策」作一個對比,不是對諸葛亮和魯肅作對比。

魯肅的榻上策比諸葛亮整整早了七年,他的榻上策不如諸葛亮的隆中對,不等於魯肅的水平不如諸葛亮。赤壁之戰前後,魯肅也體現了非常高明的戰略規划水平。他始終都在維護孫劉聯盟,到死都在維護。事實上,這就是當時最好的策略。


從操作上看,周瑜的天下二分論根本無法實現,如果不是周瑜突然去世,二分論很危險,最終有利於曹操。從時間上看,最早的是魯肅於公元200年提出的榻上策。完全實現了的也是榻上策,但是榻上策經過了改進,從二分到三分。

我認為最高明的還是要算諸葛亮的《隆中對》。主要是三方面原因:

一、謀劃難度最大。劉備當時還不是獨立的勢力,而曹操孫權已形成了強大而成熟的政權,甚至劉表劉璋都遠強於劉備。實施起來很難。

二、不但前無古人,而且後無來者。魯肅的謀略,後來甘寧也說過,東晉南朝也基本沿用,諸葛亮的《隆中對》沒有類似的例子。

三、立於高遠。諸葛亮給劉備設定了最低目標三足鼎立,最高目標統一全國,興復漢室。目標比榻上策更高遠,榻上策設定的目標是割據長江以南。

而且,《隆中對》設定的三分天下實現的時間反而比早多年的榻上策更早實現。

所以諸葛亮的《隆中對》更高明。


都不高明,當時只有兩條戰略可行。一個是袁紹的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眾,南向以爭天下,庶可以濟乎?這條戰略實際上仿效的是劉秀由河北統一天下的方法。一個是劉備後期修正的新方略,也就是仿效當年劉邦出川統一天下的方法。而諸如隆中對都是扯淡。先看袁紹的這條戰略,這是中國後期王朝統一的方式,東漢、元、清、共和國都是這種方式,就是由北向南統一。曹操自挾天子以令諸侯後,忠實的貫徹,尤其把大本營遷到鄴城。但赤壁之敗,確是歷史少有的完全佔領長江上游還被擊敗的北方政權。當時曹操就該先消滅江夏的劉備,再休整兵馬,訓練水軍,沿江東下。再看劉備那條的戰略,劉備在後期已然不自覺的改變隆中對的策略,用劉邦的方式,這是中國前期王朝的統一方式,就是由西北東出,轉而南下,秦、漢、隋、唐都是這種方式,但隨著劉備稱帝戛然而止,劉備稱帝和稱王等自封方式,不用清君側的口號,過早的暴露自己的野心。得以讓孫曹聯手。而東吳最好的方式莫過於明朝和國民政府的統一方式。按這種方式奪取上游,那是必然。下一步纔是諸葛亮的說法,就是等待北方有變。但這種方式難度太大,所以淮南三叛其實對東吳很重要。而隆中對,根本不可行,因為歷史上就沒有這樣成功的例子。


諸葛亮、周瑜、魯肅,三人誰更高明?

首先必須清楚:一個策略良好與否,必須要在實施中得到證實,否則就是紙上談兵。而執行過程中,就有著現實侷限和執行將領在執行細節的認可和實施程度等風險。因此,策略的良好與否,除了在理論上討論,還要看執行程度和細節。

諸葛亮的隆中對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隆中對的基本策略是:以巴蜀為基底,以漢中和荊州為前哨,兵分兩路:荊州之軍北上攻打南陽、洛陽,切斷關中和山東的支援;漢中之軍攻打秦川,進而攻取關中;最後以巴蜀、關中,效仿劉邦一統天下。


周瑜的天下二分

「今曹操新折衄,方憂在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戚操,北方可圖也。」

天下二分策略:攻佔巴蜀,和漢中的馬超結盟共同攻打曹操,從荊州重軍攻打曹操。

魯肅的榻上策

「昔高帝區區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為害也。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榻上策的基本策略:趁北方混戰之時,順著長江剿滅黃祖,攻打劉表,佔據直到長江盡頭的土地,隔江而治,然後等待北方出現動蕩局勢再北伐一統北方。

在魯肅的榻上策裏,隔江自立,長江以南是遇佛殺佛,遇神殺神:黃祖、劉表、劉璋都在攻打目標中。


評價

諸葛亮的隆中對,走的是劉邦建立西漢一統之路,注重防守反擊;

周瑜的天下二分,走的是春秋秦楚聯盟對抗晉齊的稱霸之路,注重合縱聯盟;

魯肅的榻上策,走的是楚國稱霸之路,只是方向相反,楚國是由西而東,魯肅是由東而西,注重局勢變幻。

三人對於天下一統途徑看法的異同:

諸葛亮和魯肅都注重「天下有變」這個局勢,周瑜並不看重敵方內部的局勢變化而重在盟友;

諸葛亮和周瑜都非常重視荊州,認為荊州是用武之地的戰略關鍵,魯肅對荊州沒有那麼看重——因為在魯肅歸還的漫長長江戰線上,荊州只是其中一點。

三人策略的缺點:

隆中對和榻上策都重在防守,等待北方出現叛亂,纔有統一的機會。這也是春秋戰國時的歷史教訓:春秋時,晉國稱霸北方,楚國百年爭霸無論如何也沒有辦法擊敗晉國,這就是魯肅榻上策的缺點;秦國有關中、巴蜀,但山東六國若是真心合縱,秦國也只能兵守函谷關,統一夢想成空,這是隆中對的確定。

天下二分的缺點就更明顯:無論是春秋時期的盟國,還是戰國時期的合縱,都沒有永遠的盟友,今天的盟友,就是明天的敵人。

總的來說,諸葛亮和魯肅是等曹操內部出現叛亂,周瑜是策反曹操內部為盟友,是不同的操作

在理論上來說,各有優劣。不能說諸葛亮和魯肅的防守反擊有效,周瑜的化敵為友就無效。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南宋等堅持防守反擊,最後守著守著也守沒了。帝辛放姬昌回周,項羽和劉邦鴻溝結盟,遼和北宋結兄弟之盟(結果北宋主動和金提出海上之盟滅遼)、金和南宋紹興之盟(結盟南宋和蒙古滅金)等都說明,敵人變成朋友後,是最有可能給自己背後一刀的人。

諸葛亮的隆中對和魯肅的榻上計,本質上都是佔據險要進行割據,然後被動等待對方出錯;周瑜的天下二分,本質上是聯盟合縱改變形勢,主動削弱敵方勢力。

本質上不同的策略,難以進行評價。即便是隆中對和榻上計,也是因為地形不同而有所不同。

諸葛亮和魯肅個性和取向基本相同,所以隆中對和榻上計本質相同:

諸葛亮「亮性長於巧思」、魯肅「少有壯節,好為奇計」

一個巧思,一個奇計,本質相同。

周瑜善於以德服人,因此非常重視合縱結盟:

「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惟與程普不睦。」

程普對周瑜的讚美「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秦一統六國、劉邦一統,是隆中對的故事;晉楚稱霸是天下二分的故事;榻上計是楚國稱霸南方的故事。誰能說這些故事有優劣之分,只有執行成敗之分。單純以成敗論高劣,是不客觀也不公正的。

最後提一句,諸葛亮、周瑜、魯肅治軍各有不同:

諸葛亮擅長兵法和戰具;周瑜擅長服眾,帥將不帥軍;魯肅治軍嚴整,號令森嚴。

所以諸葛亮以用兵如神出名,周瑜以風流倜儻流傳,魯肅默默無大名。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纔是動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