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鳳凰是最早從馬拉維湖出口的慈鯛之一。因此,不言而喻,我們也就知道非洲鳳凰的原產地在非洲的馬拉維湖水域。鱸形目的非洲鳳凰性情比較兇猛,同種之間偶爾也會出現互相攻擊的情況,當然啦,更不用提異種之間的攻擊了,「打架鬥毆」也是常有的事。

非洲鳳凰經常作為食物捕食的是水蚤以及藻類和其他魚類的幼魚。喜歡的水溫在24-30攝氏度,喜歡的水質酸鹼值在7.0-8.5之間。

非洲鳳凰的基礎色是明亮的黃色,上面並伴有一條黑色的水平條紋。成熟後的雄魚腹部多變為深褐色。值得一提的是非洲鳳凰是馬拉維湖特有的品種之一。

非洲鳳凰的幼魚身上有兩條黑色條紋縱貫。一條位於身體正側方。由頭至尾柄末端。一條位於背部。身體下半部分由嘴開始至尾鰭呈明黃色。成年後的雌魚依然大體保持這種體色。雄魚明黃色的位置則變成了棕黑色或者深黑色。體側有一條發出金屬光芒的淺藍色條紋由鰓蓋後緣到尾柄末端。

非洲鳳凰的領地觀念十分強烈,在幼魚階段可以進行混養,雄魚時經常發生爭鬥。所以混養需要較大的水族箱和較多的岩石等隱蔽場所供弱勢魚躲藏。成年雄性魚應避免飼養一條以上。而雌魚就沒有限制了。

同樣的,非洲鳳凰也是口孵性魚類。因此繁殖也十分簡單。親魚性成熟年齡為六個月。雄魚有婚姻色,體色變成棕黑色。或者深黑色,背鰭黃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