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老邪就不是一個好爹,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黃老邪潑的是真乾淨。跟女兒女婿住不慣就自顧自的逍遙快活去了,好幾年不回來,也不管孩子是不是惦記。你說他們在桃花島你不回去也就算了,畢竟沒有危險,到後來守襄陽城,幾乎可以說到處都是危機,也沒見他去過襄陽一次。黃蓉挺個大肚子數次遇險,都是楊過救的,生孩子的時候金輪都在產房外面砸房門了,黃老邪不知道在哪裡舒服呢,或許都不知道已經生二胎了。十六年後一時興起才出來救場一次,完事拉著郭襄說兩句「真像」就拍拍屁股走人,也不理黃蓉的挽留,也不念黃蓉的思念之苦,好像生怕走的慢了自己就顯得不夠瀟洒,逼格不夠高一樣。


黃藥師是世外高人,聰明絕頂,武功高強,詩詞歌賦,五行八卦,無有不曉,為人行事超然物外,我行我素,最不屑的就是世俗的禮儀道德,規矩尺寸。(但凡太過聰明的人都如此吧)

黃藥師也是至情至性之人。愛妻亡故後,若不是有嗷嗷待哺的幼女牽絆,他早已自盡殉情。

黃藥師不適合按部就班,樂享天倫,過尋常人的日子。

女兒既已長大成人,且嫁為人妻,跟隨夫君保家衛國。黃藥師算是已完成了「為人父」之責,以黃藥師的秉性為人,他怎肯追著女兒女婿的步子跑。

就算沒在襄陽城露面,女兒女婿的動向也清清楚楚吧。試問古代哪個父親會時時守著已出嫁的女兒!

黃藥師瀟洒不羈,郭靖忠厚呆板,兩個人不對脾氣,天天呆在一起,也確實尷尬。

所以,黃藥師先是把桃花島拱手相讓,自己浪跡天涯,四海為家。期後也不可能三天兩往襄陽城跑。


黃老邪倒也沒有躲著黃蓉,他本身是士大夫階層,因為對社會失望滿心激憤地「出世」,離經叛道、自我放逐,隨心所欲地生活著。

而婚後的黃蓉隨郭靖「入世」,心懷天下、憂憫蒼生。想要濟世就要遵守世間的規則。這恰恰與棄世的老爹背道而馳。黃老邪也就懶得見女兒。並且遺憾於小黃蓉以前還能不管世俗規矩隨心所欲,現在卻拿起這些世俗規矩去約束別人實在無味得很。原話是這麼譏諷的「她自己找了個好夫婿卻不讓別人……」

相比較而言,楊過的心性就很對黃島主品味,所以他們成了忘年交。程英淡然疏離也合了黃老邪胃口收為徒弟。

這麼看來,黃老邪其實是個熱心的人。實在是對世道失望至極轉而憤世,哦,憤青了!矮油,黃老邪很可愛的呢!


因為歷史上沒有郭靖黃蓉,更沒有黃藥師!


高手之道,否則高在何處?


不想影響女兒女婿的事業


你沒去華山後坡險峻之處,尋一尋西毒歐陽鋒逆練《九陰真經》時刻在石壁上的武功秘籍嗎?聽說西域已經有人上路了。沿海地區正在組織,中原地區可能捷足先登,溪南人已經批量印刷了!


打仗都打不過來 還要招待老子 老子也不要你招待 孤家寡人慣了 又不是缺衣少食 老子自己家就有座島 老子不需要給你添麻煩 況且側面問問大家平安就好 也受不了你們的繁文縟節 還耽誤老子行俠仗義 女大不中留 相見時難別亦難 老子一代宗師 讓人看出難過還行?還不如不見 真到了生離死別老子再去與蒙古人決一死戰


黃藥師想到自己的女婿有這麼大的出息,去看一次也對自己面上有光彩,也是對女婿的最大認可,不見女兒是怕黃蓉對這個古怪的爹諷刺挖苦,人老了,出去走走,看看最親近的人是種念想。


黃老邪,人如其名,性格乖張,異於常人。做事風格就是這樣,我行我素,不顧及別人。在小說里人物的設定成型,沒有劇情的大變,不能隨意改動。小說的人物性格以劇情需要為第一宗旨,而不是以現實生活中情理為依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