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外匯市場的投資,交易者必須掌握基本的原理,以及相關概念,例如,兩種不同貨幣之間的比價就是外匯牌價。目前,我國的外匯牌價採取以人民幣直接標價方法,即以一定數量的外幣摺合多少人民幣掛牌公佈。當前市場上每一種外幣都公佈3種牌價,分別如下:(1)外匯買入價、(2)外匯賣出價、(2)現鈔買入價。那麼,所謂的外匯買入價是什麼意思呢?其他的賣出價又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外匯買入價就是銀行向客戶買入外匯或外幣時的牌價,這個數據一般可以很容易得到,但是還分為現鈔買入價和現匯買入價兩種。大家需要清楚自己所看的外匯買入價到底是哪一個,到底是現匯買入價還是現鈔買入呢?如果是現匯買入價,就是銀行買入現匯時的牌價,但如果是現鈔買入價,就是銀行買入外幣現鈔時的牌價,這一點是必須清楚的。

此外,賣出價和外匯買入價是相反的,賣出價就是銀行將外幣賣給客戶的牌價,也就是說客戶到銀行購匯時的牌價就是賣出價。而所謂的中間價指的就是外匯買入價和賣出價之間的中間價,投資者只需要用買入價和賣出價之和除以2即可得到。

外匯市場通過"槓桿"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投資者只需要小小的槓桿就可以調動數萬美元的資金,這個槓桿也有不同的"倍數",經紀商在交易平臺裏一般都會明確地標示出所需保證金的數量是多少,投資者結合這個槓桿比例和外匯買入價做交易,基本上問題是不大的。

雖然外匯買入價是擺在那裡的,但並不是說投資者一定需要先拿出這麼多的資金,槓桿式外匯交易可以讓投資者只需要付出小資金即可擴大盈利,只是同時也有可能會擴大投資者的損失。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