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關於東西方文化對比問題,我們先分別從兩人所處的時代及兩個所取得的成就展開來講。

一、莎士比亞,威廉·莎士比亞(1564-1616)是歐州文藝復興(文藝復興是資產階級藉助於古代希臘文化中反映現實生活的文藝、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和自然科學,以世俗的形式對封建制度和宗教勢力所進行的鬥爭,人文主義是文藝復只時期資產階級反封建鬥爭的思想武器,也是這一時期資產階級進步文學的中心思想)時期的代表作家,他的創作廣泛地反映了當時英國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風俗、習慣,可以當做這個時代的一部形象化的歷史來讀。他的創作主要有歷史劇,悲劇、喜劇和傳奇劇,成就最高的是悲劇,悲劇中的頂尖作品當屬《哈姆萊特》。

莎士比亞用哈姆萊特這個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他自己的理想與英國現實之間存在著無法解決的矛盾,他的人文思想在醜惡的現實面前完全破滅。這部作品是莎士比亞藝術上成熟的標誌,主要是劇作的情節的生動性的豐富性,語言豐富而富於形象性、善於運用比喻隱喻等形象化的語言。

二、湯顯祖(1550--1616),號若士,號海老,清遠道人,江西臨川人,被人稱為絕代奇才。

湯顯祖所處的時代是中國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萌芽時代,市民階層產生,對市俗文化有了大量的需求。而當時的社會到了封建制度的未期,半官化的地主豪紳已經成了十分腐朽和反動的勢力,隨著社會危機的加深,封建專制的統治者越來越求救於被他們曲解的儒家學說---孔孟之道,他們把儒家的地位抬高到嚇人的程度,一切都必須以孔子的話為標準,不允許有任何不同的見解,不允許獨立思考,不允許百家爭鳴及各種異端的存在。這種黑暗、污濁的社會空氣,與歐洲中世紀相差無幾。王陽明首先打破了這種學術風氣,他開創的心學思想,很快就被社會接受,但很快就被官方宣布這異端邪說。但是,他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首輔徐階都是他的學生,湯顯祖師從王的嫡傳弟子羅汝芳,自然也是心學的追隨者。他的創作很多,主要有《臨川四夢》,當中最著名的是《牡丹亭》。

通過以上的敘述,可以看出。他們二人基本上屬於同時代的人,湯顯祖稍大於莎士比亞。他們的差別表現在:一、文學成就不同,湯顯祖的文學成就達不到莎士比亞的成就,莎士比亞的戲劇反映了英國社會的方面,而湯顯祖的就要狹窄一些。二、社會影響不同。莎士比亞是當時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一顆明珠,當時能與他並肩的只有西班牙的塞萬提思,甚至到了現在,莎士比亞仍然是歐洲文學上的明珠,反過來看湯顯祖,在中國戲劇史上,與他齊名的大有人在,甚至還有人在某些方面超越了他。

言歸正傳,為什麼湯顯祖被稱為「東方的莎士比亞」而莎士比亞不會被稱為「西方的湯顯祖」呢?首先這種提法是西方人提出的。我們知道,當"什麼被稱為是什麼"時,顯然,第一個」什麼「是不如第二個」什麼「的,如上分析,湯顯祖總體上是超不上莎士比亞的,但是,西方人為了把湯顯祖更好的介紹給西方人,所以用了這種說法,讓西方人更好更快的掌握理解湯顯祖而採取的辦法。如果要稱莎士比亞為西方的湯顯祖,那只有中國人才這麼叫。中國第一個使用莎士比亞的是梁啟超,在1902年開始翻譯時使用,1904年,林紓翻譯了莎士比亞大部份劇作並出版,1924年田漢用話劇形式翻譯了莎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可以看出,中國人真正接觸到莎士比亞的是二十世紀以後的事,當時中國開始了學習西方的熱潮,但是,在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中,中國人始終有著先天的文化優越感,所以,就沒有出現過象「西方的湯顯祖」這種說法。


喜愛文化藝術的朋友,一起聊聊,提出為什麼對中國明代戲劇家、詩人和作家湯先祖,有「東方的莎士比亞」評語,而對英國戲劇家、詩人莎士比亞卻沒有「西方的湯先祖」問題,這個問題提得很清醒,也得深刻,就是當代中國文化藝術困惑的癥結所在,中國的民國時期熱愛和關注中華文化藝術發展前途的追求者,上推到晚清掙眼看世界的,有擔當和務實的真正時代發展方向代表的中國文人,看到世界的變化和中國同時代發展的差距,閉關鎖國的愚化和腐敗,造成中華民族發展歷程中,走進近代最苦難的最黑暗的深淵……熱愛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不斷地掙扎,不斷地吶喊,不斷地拋頭酒血,堅持不懈踏上追求中華民族復興之路,回顧中國近代血淚的苦難歷史:警鐘長鳴落後就要被欺辱的現實教訓,非洲和美洲的土著人苦難和輝煌文化藝術毀滅,更是影響到當代證明的案例。西方世界用殖民的槍炮和演變的棒棒糖,強調當下世界的文化話語權和文化藝術市場主導權的爭奪,對於一個國家和地區的重要性!所以當下世界主要是亞洲歐洲之間東西方的對話和交流,即使是乞求和奴諂,不會換來民族的尊嚴和發展,更不會換來民族的復興和繁榮,中國的民國時期就開始有炒作的全盤西化的創新口號,甚至是取消中國漢字、漢語和中華文化,徹底地彎腰屈膝地乞求和歸化西方文化藝術,取替目前已經發現中華上下八千年文明和四千年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出現「中國莎士比亞」這樣戲劇笑話,乞討西方文化藝術的賞臉和認可,不是什麼新鮮的文化藝術現象?!回顧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西化文化藝術思潮的狂叫和炒作,已經不是民國時期真正愛國文人具有民族振興和藝術探索的理想和追求,紛紛跑向西方「自由世界」,誤己誤人?!不僅僅是中國傳統戲劇,涉及到中華民族的文化藝術各專業領域,以中國畫專業領域更是重災區為代表案例,炒作所謂的學貫中西,與西方世界的世界接軌,爭著到西方藝術沙龍去跪拜和乞賞,炒作的出現中國西方****大師和中國西方****藝術流派主義的笑話,直至炒作成世界國際藝術大師鬧劇,那些藝術垃圾又被迴流投入到中國文化藝術市場,下套騙取中國人金錢財富和誤導當代中國文化藝術發展方向,狂叫以西方資本書寫當代中國文化藝術發展史,中國藝術院校和文化藝術機構主流,更是越來越流行西方的文化價值觀和藝術審美標準,中華傳統文化藝術越來越被邊緣化,但是深深地扎進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土壤的民族文化藝術,還繼續在民間發不斷,不斷繁榮,包括戲劇、繪畫、書法……當代中國文化藝術不僅僅是中西對話和交流,更是國內對文化立場的思考和選擇,是選擇爭當西方文化藝術傳承人,傳承和發展西方文化藝術傳統,還是爭當中華文化藝術傳承人,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藝術傳統的根本問題?看看當代中國發展大方向,走在中華民族復興之路上,對中華文化藝術傳承和發展越來越重視,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越來越多,中華民族文化自信和擔當的有良知和尊嚴的真正中國文化藝術傳承人,有所作為,有所貢獻,主動地走向世界,進行不僅僅是中西的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和對話,也引起西方真正熱愛文化藝術的學者和收藏家的關注,促進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藝術在西方世界,從絲綢之路就已經走向西方世界的越來越大範圍的影響和交流,同時,以中國文化藝術的軟實力,增強真正的中華民族兒女的凝聚力和創造力,促進當代中國真正發展和繁榮!歡迎你不同的觀點和見解交流!謝謝你關注於秋水工作室!


文藝復興後的英國進行了殖民擴張,其殖民地遍布全球,號稱日不落帝國。而此前一直領先世界的中國錯失機遇,甚至幾乎淪為殖民地。英國在進行殖民擴張的同時,文化也在擴張,中國的傳統文化也險遭淪陷,20世紀前後我國廢除漢字的呼聲極高,但中國的傳統文化仍舊憑藉它獨特的魅力倖存。現如今,英語是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印度在被英國殖民數百年後,其官方語言也是英語。因此,從整個世界範圍來看,西方文化是主流,而在西方文化中,英語語種一枝獨秀。囿於語言上的隔閡,中國的文化對西方而言是一種特殊的文化,有別於西方,而「中國的莎士比亞」是外國人對中國人的評價,站在他們的角度這樣評價,這再正常不過。但從民族的層面講,國人不能失去我們的文化自信,曾經西方在制度上的領先是事實,但將我國傳統文化從封建制度中剝離開來,去粗存精,不斷進步,漢語言的魅力是他們遠不能及的。比如說,隨著人類的發展,每出現新事物,英語將新增單詞,而漢語則只需讓學識淵博點的有品位的人取個貼切的名詞就可以了。


這,應就是文藝評論中的歐洲中心論的具體體現吧!這種現象由來已久,自1840年屈辱於西方以來,在文化上、思想上的自動矮化。


這種說法無不體現了一種西方文化中心論,他就是中國的湯顯祖,不是中國的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有名唄!


首先取決於工業革命!西方率先工業革命,遂即對世界各地通過強大的經濟、軍事、金螎、文化等方面進行傳播和侵略。中國此時落伍了!文化傳播東西方交流談不上,主流是西向東。自然湯顯祖只能向人家沙翁了!


老實說,莎士比亞的東西還是比湯顯祖牛。


知名度的問題,莎士比亞是世界範圍內的大戲劇家,全世界都知道。但是湯顯祖的知名度也只是在國內,所以叫東方的莎士比亞。這個知名度是跟英文是通用語言,以及近代以來西方文明比東方文明先進決定的。不是他們的寫作水平決定的!


不知雖命名的,如果是西方人,那是對東方文化的最重,如果是國人,那就是自貶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