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8 被封鎖的澀谷》:成為「神」是怎樣一種體驗

來自專欄愛玩評測菌14 人贊了文章

對於這麼一個,靠如此純粹的內核獲得滿堂彩的作品,哪怕已過去10年,它的魅力依然絲毫不減。

愛玩評測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說實話,雖然咱們也是專業做評測的,但《428被封鎖的澀谷》這個已經將近10年前、出了整整5個版本、還沒有任何官方漢化的電子小說AVG。是否還有做評測的價值,還真得打個問號。

像是這樣的遊戲,大抵上都處於這樣的情況:對會玩這類型遊戲的人而言,《428》這樣的名作,幾乎100%都早已玩過了;而對於這類型不感冒的人…依然不會感冒,並不會由於移植到其他平臺就有什麼改變。

所以這次咱們也不會對《428》的這個新版本,進行一個具體的評分——對於現在這個版本而言,評分的意義實在不大。

作為一個十週年紀唸作,《428》次時代版實際上有點騙錢嫌疑

但哪怕如此,小編依然相信,總存在這麼一些對本作尚沒有太多瞭解的人,他們可能除了知道本作是一個「Fami通滿分文字AVG」以外,就沒有更多的瞭解。

因此這篇評測除去大致聊聊新版《428》的表現外,更多的,還是想對《428》這個遊戲的本身的魅力進行介(chui)紹(bi),——畢竟對於這麼一個,靠如此純粹的內核獲得滿堂彩的作品,哪怕早已不再新鮮,它的魅力依然絲毫不減。

第4次移植,是什麼個概念?

《428》當年在PSP上的版本,可是陪伴了小編很多堂無聊的大學課程。但不得不說,玩習慣了PSP那版的垃圾解析度跟幀數,現在再看如今1080P的PC版,確實體驗提升了一整個層次。

當然了,哪怕遊戲專門經過了1080P優化,依然能看出裡面的真人CG還是當年Wii版的720解析度,對於不1080P會死星人來說顯然是很難接受的。但考慮到真人劇照的不可複製性,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實還是蠻舒服的

在操作方面,只要你有玩過日本在PC上那些可描述或不可描述的AVG,那這次《428》的操作自然駕輕就熟。不過作為本作最重要的、且需要頻繁使用的特有系統「時間線」卻放到了「F2鍵」這種鍵盤最上方,實在有點想不明白。所以小編還是建議如果有手柄的話還是通過手柄來玩,以獲得最原生舒服的體驗。

PC版的設置也非常簡陋,連基本的音量設置都沒有

而且另外還有一個讓小編不爽的一點——雖然從原版開始就是如此,但這次PC版的《428》依然沒有快速跳過劇情的功能。當然了,對遊戲本身而言這絕對不是什麼大問題——時間線系統已經完美地替代了,甚至超越了這個AVG基本功能。

但對一個已經移植過好幾次的老遊戲來說,像小編一樣已經打通,只想重溫部分經典劇情的人應該也有不少,而對於這些人而言,依然還要花上大把時間去推進劇情,實在不是那麼好的的體驗。

慢慢讀一版版的字有點累人

但上面這些,全都只是小編的吹毛求疵,說實話,一個電子小說哪需要這麼多有的沒的——這遊戲對國內玩家而言,最最致命的缺點有且只有一個:沒中文!

這麼一個文字量極大,劇情極為複雜豐富且是唯一核心玩點的電子小說看不懂,就跟白玩沒有什麼區別。雖然Spike Chunsoft官方微博也說過「未來是怎樣說不準」。但起碼現階段若各位想真正體驗《428》的魅力,那要不就去支持某站的漢化補丁,要不…就只能玩回有漢化的老版了。

Spike Chunsoft的官博也模稜兩可

說實話,這的確有點尷尬,但我覺得這並不是你就此放棄《428》的理由——否則就實在是太可惜了。

電子小說鼻祖的「渾身之作」

OK,無聊的新版評測到此結束,下面開始說點更有趣的東西,比如這遊戲到底是怎麼獲得當年FAMI通的滿分——在2008年,FAMI通的滿分可還沒廉價到今天這個地步。

但在說《428》本身前,請允許我先介紹一下Spike Chunsoft,在《428》推出那年還依然是Chunsoft的這家公司。

這家從FC時代就開始做遊戲的業界老兵,在創始人中村光一的帶領下,Chunsoft幾乎就是日本AVG乃至電子小說類遊戲的興起者與代言人——從最初的《弟切草》,到近幾年的《極限脫出》系列。他們十幾年如一日地做這些不被國內玩家所熟知,卻在日本有很高口碑的文字遊戲。

Google搜索「弟切草」結果,沒幾個是原來的植物名,可見《弟切草》的名氣

而《428 被封鎖的澀谷》,其血統就是繼承自他們在1998年與PS與SS推出的電子小說《街 命運的交叉點》,《428》的許多特色,都繼承自這個曾經花了Chunsoft整整7億日元的製作費,但最後只收回一半成本的《街》——全真人出演;多個並行的主角與對應的故事線;能從一個故事線裏直接跳到另一個故事線的「Jump」系統;在劇本里插入線索注釋的「Tips」系統…甚至連部分在《街》裏出現的角色都會在《428》裏登場。雖說從故事而言不是續作,但顯然關係匪淺。

號稱「百人百物語」的《街》

但對比起體現鬧市中芸芸眾生喜怒哀樂,故事與故事間整體聯繫不大的《街》,《428》就明顯有一個極為鮮明的主線——從一宗綁架案開始,五個主角以及更多角色的命運就開始錯綜複雜地糾結起來,隨著故事的一步步深入核心,他們的聯繫也越來越緊密。最後徹底關聯到一起。

網友shigatake畫的Chunsoft四大代表作(弟切草、恐怖驚魂夜、街、428)的劇情線示意圖(感謝@孟德爾 書記)

如果說《街》是一個類似《世界奇妙物語》這樣以單獨故事為題材的文藝單元劇。那《428》就猶如美劇《48小時》般,極為緊湊與驚險的連續劇

事實上,「428」本身的意思,除了澀谷(しぶや)的日語諧音以外,還有4月28日的意思——遊戲整個故事線,幾乎就是這一天裏發生的事情!每一個大章節,甚至都只是遊戲時間裡的一個小時而已。從這個細節,你可以看到遊戲的節奏到底有多緊張。

我孫子武丸極強的劇本功力,更是讓所有劇情線索與轉折都渾然天成。哪怕現在已經過了十年,能在劇本節奏與編排上比得上《428》的遊戲,也寥寥無幾。

但如果你覺得一個單靠商業化的,緊張刺激的優質劇本,就能讓《428》徹底征服Fami通的評委們,那也未免太小看Chunsoft了。

事實上,多主角交織的劇情的劇本在文藝創作界顯然並不算新鮮。但Chunsoft在《428》上做了一件只有遊戲這個載體才能做到的事情——讓玩家從4月28日上午10點開始,成為了澀谷區裏的「神」

成為澀谷之「神」是怎樣的體驗?

一般如果想到電子小說遊戲,咱們能想到有什麼與「遊戲」本身相關的地方呢?或許對大部分人而言,除了「選擇分支路線」以外應該也想不到太多別的東西了。而事實上大多數遊戲都只是以此為基礎去做文章。但作為電子小說界的鼻祖,Chunsoft表示:咱們就要玩點不一樣的。

比如「時間線」,這個可以隨時在劇情中打開,並可隨時跳入任何角色的任何劇情段的系統,在當時就已經將「劇情快跳」與「快速讀檔」這兩個AVG必備功能幾乎掃進了垃圾桶。

但這個系統真正的用處,還是能讓玩家以時間為軸將所有角色同一時間的劇情盡收眼底。或許主角A正常無釐頭地犯傻時,主角B就正在遭遇生死危機——但奇妙的是,A的無釐頭行動,或許還能決定B的生死。

每一刻都是不同的故事

再比如「Jump」與「Tips」,一開始你可能只會覺得Tips只是用於詳細補完遊戲的故事設定,但隨著遊戲進程,你就越發地發現Tips很多時候還承載著其他主角們的故事,很多時候甚至直接與跳入故事線系統「Jump」聯繫上一起——一般而言,AVG的多線敘事很多時候都會存在一個節奏脫節的問題:奇怪地隨意切換角色不僅打斷敘事節奏,而且還會讓玩家沒法及時帶入新視點。所以很多時候傳統AVG都會製作成一章節A視點、另一章節B視點的遊戲節奏。

瞬間切換到另一個角色,這個小系統有些時候真能讓你拍案叫絕

但「Jump」的引入,反而讓本來就已小時算的故事更為緊湊,當《428》行雲流水地讓一個個主角當時的故事連在一塊,並形成各種「蝴蝶效應」時,遊戲帶給玩家的信息量實在與一般AVG不是一個水平。

是的,「蝴蝶效應」是《428》極為重要的核心機制:在遊戲前半段可能玩家們還不會太多察覺,但當你發現主角A在一小時前的一個與其完全無關小選擇,卻會導致另一個主角C的BAD END時,你就會發現其實遊戲裏一個人是能決定另一個人的命運的——對,Bad End本身就是一個關鍵的遊戲機制,遊戲裏總共有整整80個以上的Bad End你敢信!

有很多Bad End極為帶有Chunsoft特有的無釐頭惡趣味,但很多也是遊戲中的「IF」選擇:假設一步走錯會導致什麼結果?有些BE甚至能讓你明白一些本不該此時知道的事——所以小編認為,《428》是一個絕對不能用攻略玩的遊戲,Bad End,就是遊戲的最大魅力之一。

種類繁多的BAD END,既有無釐頭的,也有可怕的

上面這些系統實際上有不少都是繼承自《街》的血統,但是對比起《街》各個相對獨立,只有部分有所聯繫的「故事線們」:《428》就是一整個大型事件的各個「分流」。

在「分流」還相對獨立時,玩家還不會有太多感覺,但當他們越來越匯聚糾結到一起時,上面這些系統的相互聯繫,再加上劇本本身的過硬功力,幾乎能讓玩家能如同神一般,在所有的時間,從所有的角度上,發現故事所有的可能——只要你願意。

這樣的單位時間信息量,是其他傳統AVG絕對不能比擬的,這也是為什麼《428》能讓玩家極為緊張,一口氣玩下去不帶停歇的原因。

上述的這些系統,說到底也只是遊戲能夠成功的框架,但其實小編還有必要說說《428》一個很重要的魅力點——角色本身,沒有成功的劇本與塑造鮮明的角色們。再好的系統也只不過是空中樓閣。

《428》除了5個主角外,還有整整40個以上的配角,雖然基本沒有什麼大牌明星出場(比起有窪冢洋介的《街》遜色了不少),但角色的人物塑造確實極富日本特色,比如兩位「主角中的主角」迦納與亞智,就是相對較為俗套的日劇主人公形象,不過像超高人氣的「槓精」記者御法川、陰沉的製藥公司高層大澤這兩位就是極為「反主流」的主角,甚至還有一個奇奇怪怪的、穿著貓型玩偶裝的無釐頭主角「小玉」。幾種風格完全衝突的視點敘事,讓遊戲本身玩起來的「味道」非常多種多樣。

前期最奇怪的主角「小玉」,你很難想像後面會是怎樣的

更重要的是多種多樣的配角們,他們除了承載大量「蝴蝶效應」的起承轉合以外,其本身也非常有魅力——你能看到因為被高利貸追債,而帶著女兒跑遍所有故事線的出版社老版;也能看到寫作公司社長,讀作戒賭吧老哥的逗比。還有諸如超級大胃王、功夫美少女這些千奇百怪的傢伙。

每次看到這個哥們我就想一拳上去(日版遊戲畫面)

我敢說,劇本作者投入其中的愛甚至比主角還深。因為在劇情的關鍵時刻,你也能發現他們與逗比完全不同的,另外的一面:咱們之前看不起的出版社老版卻也是一個追求真相的記者、一個愛女兒的父親;戒賭吧老哥在關鍵時刻拉自己的「員工」一把。

可以說,這些多面性的配角與隱於主線的小劇情,纔是Chunsoft這家公司本身一直以來其「才氣」的最佳體現之一。這也是為什麼,有不少當年《街》的粉絲比起《428》更喜歡《街》,就是因為《街》正是Chunsoft這種「才氣」最為肆無忌憚地表演的舞臺。

《428》本身更商業更緊湊的劇本,其實也一定程度限制了主線外的發揮空間,但有得必有失。正如小編剛所說的,正是經過《街》這一部作品的積累,《428》才能在它基礎上開出讓如此多玩家都為之折服的鮮花——當然,《428》其當年也逃不過「叫好不叫座」的宿命,但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明明女主這麼好看卻賣不好

後記

這也算是小編第一次為一個「註定沒有太多讀者會玩」的遊戲——起碼是現在這個版本——去寫評測。但我撰寫本文的目的,其實也是為一些依然還沒有玩過《428 被封鎖的澀谷》這個名作的朋友們,不厭其煩地再安利一次。

說實話,在吹《428》的文章如此茫茫多的情況下,小編實在也沒有什麼自信將《428》的魅力能通過隻言片語地描寫出來。但在我看來,對於這樣一個遊戲而言,甚至連看評測本身,都會減少了遊戲的魅力:你看,小編甚至想重新洗掉一次記憶,去將這個遊戲從零開始玩一次。

所以,綜上所述,《428 被封鎖的澀谷》的次時代版本,是沒法進行評分的遊戲——對於電子小說而言沒有中文,基本上對大部分人來說就代表著0分的體驗;但因為就這個去判斷遊戲的質量,那可有失公正了。

關注知乎專欄 愛玩評測菌 ,閱讀更多精彩的原創內容(づ ̄ 3 ̄)づ

您還可以繼續閱讀↓

網易愛玩:一隻電屬性的皮卡丘,是如何學會衝浪的??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