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答主也在寫,按理說沒有發言權,但借著悟空問答,就想說說自己是怎麼做的。

首先,需要多讀,而且讀文筆好的書。好的文筆,簡潔深刻,穿透力強,意蘊豐富。像魯迅,像張愛玲,像王小波,這些作家的書都可多看多讀。

比如魯迅寫在魯鎮遇見祥林嫂,

「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了。」

這是白描的手法,但寥寥幾筆將祥林嫂的生活狀態勾勒出來,不僅如此,祥林嫂破碗是空的,竹竿是開裂的,還暗示出祥林嫂被排斥的命運。

這是一流的文字,當然,其他作家的也不差,讀的時候不僅要看人家在寫什麼,還要想人家是怎麼寫出的。

其次,多寫,不停地寫。想要寫出好東西來,必須建立在大量的練習之上,所以,日常的日記,片段練習,寫人,寫事等等都必不可少,寫的多了,首先數量上去了,其次,在自我不斷書寫的過程中會將自己的意識情緒不斷條理化,就會自我調適,自然趨近於好的文筆。舉個例子,鄭淵潔早期的童話作品文筆是有點粗糙的,但後來,其文筆就簡介簡練地多,我想這其中的一部分原因應該歸功於他每天4點早起開始的日常寫作。當然,多寫還不夠。

第三,要改。反覆不停地改。古人說「文章不厭百回改」,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想想看《紅樓夢》曹公「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就是典型的例子,更何況如杜甫「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只有這樣對文字毫不放鬆地嚴謹態度,才能練就好的文筆。

另外,推薦一本書吧,《好文筆是讀出來的》,有賣的,建議看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