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絕學: 成大事者先識人心, 學會操縱人心之術天下唾手可得 關注先給大家分享一個自然規律,抱著柴草走向烈火,柴草就會被引燃;把水倒在地上,水就向地勢低的地方流去。這就是鬼谷子所說的內符與外摩的道理。謀聖鬼谷子告訴我們:應該按照事物的不同特性來實施摩術,就會產生應有的作用。根據被遊說者的喜好而施行摩術,對方怎會不聽從安排?為人處世要注意事物的細微變化,把握好時機,按照事物的規律行事,就可以化育天下,實現自己的設想。一、曹操劇照很多人喜歡研究曹操,他是奸雄還是英雄?他成功在什麼地方?尤其是曹操的識人之術,出神入化,馭人得當。其實,對上位者而言,重要的不僅是他的馭人之術,還有用人之道。曹操的用人之道便是洞察人性,洞悉人心。他太瞭解人是怎麼回事了!他知道手下的謀士和將軍跟著他出生入死是為了什麼,無非是建功立業,獲取功名和財利。人們都是為了喫香的喝辣的,所以他不能失敗,否則大家就樹倒猢猻散。因此,曹操對部下「以功歸人,以獎勵人」,充分利用這些人趨利避害的特點,要什麼給什麼,立功賞,有過罰,賞罰分明,公正不阿。同時,他又懂得人性的弱點在哪裡,每個人都免不了犯錯誤,而且還很要面子,如果犯了錯誤就殺,一點情面不留,做一個鐵面無私的法家,那麼這些人早晚也是留不住的。所以,他又有另一招:「以法治人,以寬容人」。大棒和胡蘿蔔兩手並用,打一巴掌給個甜棗,由不得這些人不賣命。曹操還清楚人是有理性的動物,在多數情況下,人是願意通情達理的,並不需要事事都拿條條槓槓來約束,而在某些時候,人又重視感情越過利益。所以,他還有最厲害的兩招:「以理服人,以信取人;以誠待人,以情感人。」情理並用,把手下那幫文臣武將調教的服服帖帖。就連野心勃勃的司馬懿也要隱忍自己,直到他死後纔敢興風作浪。司馬懿劇照二、得人心者得天下;感人心者,可先乎情。只有真正俘獲了下屬的心靈,揣其心理,摩其本性,視具體需要採取恰如其分的管理策略,纔能有效培養別人對你的認同感和親切感。只有對人心、人性有著極為透徹的把握和理解才能取得成功。溫暖勝於嚴寒,來自正面的因素比負面的影響更能讓人對你產生好感。讓別人感受來自你給予的溫暖,享受送來的溫情,能夠滿足他們得到愛和尊重的需要,才能激發他們的熱情。三、管理學上有個南風法則值得我們借鑒,北風和南風比賽誰能脫掉路人的衣服。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冽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因為覺得春暖上身,始而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項羽劇照?對於駕馭別人而言,積極的暗示將會帶來正面的效果,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人的精神支柱,是成功的先決條件。人類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讚美,以及做事的成就感。曹操精通於此,所以曹操是用人大師,項羽不懂,所以他只能恨死於烏江。真正的成功人士,三分做事,七分做人。鬼谷子一書,也是強調做人在先,做事在後,皆因事事都需先揣摩人的心理,然後才能視人不同,對症下藥。如果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真正理解了鬼谷之道的精髓,按此行事,必能求得成功。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