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61年,飽受內憂外患折磨的鹹豐皇帝於熱河避暑山莊撒手人寰,年僅31歲,這位清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留給他的年幼的繼承人的是一個風雨飄搖的破碎帝國。雖然鹹豐皇帝從小就體弱多病,但是這都不是他過早離世的真正原因,真正導致鹹豐帝早死的罪魁禍首是他自己。鹹豐帝的死因我們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先天不足,後天畸形。

早產男童,先天不足:

鮮為人知的是,鹹豐皇帝其實是一個早產兒,並且他的早產是人為造成的,而並非先天原因。當年鹹豐帝的母親孝全成皇后(當時為全貴妃)與祥妃同時懷孕,由於道光帝的長子夭折,並且道光帝的繼後當時也已經去世,所以,全貴妃和祥妃誰先生下皇子,誰的兒子就可能成為長子,清朝雖然沒有立長的傳統,但是長子的身份卻會讓皇子成為太子的幾率變得更大。於是全貴妃為了趕在祥妃之前生下皇長子就買通了太醫,並要來了催產葯,服藥之後,全貴妃果然生下一名男嬰,也就是後來的鹹豐帝。但是由於胎兒不足月,又是催產葯所致,所以,鹹豐帝的身體不是很好,從小就體弱多病。

酒色絲竹,又貪鴉片:

鹹豐帝即位時年僅二十歲,血氣方剛的他也立志要使大清中興,因此他上臺之初就就將道光朝一些庸庸碌碌的高官盡數罷免,然而正當鹹豐皇帝準備大展宏圖時,一場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揭竿而起,太平軍以摧枯拉朽之勢席捲江南數省,在攻陷金陵後,洪秀全建國稱帝與清廷分庭抗禮。太平天國運動還沒撲滅,英法聯軍由捲土重來,京師陷落,宗廟震蕩,鹹豐皇帝攜后妃皇子以及親信大臣一干人等倉皇逃往熱河行宮。在這之後,鹹豐帝對國事心灰意冷,開始放縱自己,他在熱河行宮閑來無事便終日聽戲,還經常通宵飲酒,每飲必醉,沒醉必打人,很多宮女太監都害怕鹹豐皇帝喝酒。不僅如此,在行宮的鹹豐皇帝還頻繁招幸嬪妃,有時竟然達到一夜數人,為了彌補縱慾無度造成的身體虧虛,鹹豐皇帝命人在熱河行宮飼養了大量的梅花鹿,他經常喝鹿血用來補養身體,後來鹹豐帝還吸上了鴉片,整日吞雲吐霧。長期的人為透支身體使得鹹豐帝的身體每況愈下,最終死在了熱河行宮。

鹹豐皇帝的死既有天災,更是人禍,說他把自己玩死了,其實並不冤!

原創:歷史鮮生


感謝邀請!讀故事,解真相;大家好~我是Gurunding—古蘭丁;

很高心能來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很有趣,鹹豐皇帝是個什麼樣的人,玩都能把自己玩死呢?

玩有很多種玩法,鹹豐的玩確很特別,他玩的是社稷、是江山,玩的花樣百出卻毫無意義,玩到最後卻是一灘爛攤子撂在那撒手而去了。為什麼我這樣說呢?

一、少年得志,卻與時代背道而馳。

鹹豐算是一個銳意進取的皇帝,當他接手大清旗幟時已是猶如千蒼百孔的巨艦在狂風暴雨中航行,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沉沒。於是他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想要效仿自己的曾祖雍正,以嚴治國,以廉奉公。

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滅太平天國,行洋務運動,重用漢臣曾國藩等人。

到最後卻發現這些效果只是一時的,消耗的仍舊是大清帝國自身的底蘊,原因就在於他的一系列改革是站在維護自己的封建統治、維繫滿族(女真)人的統治地位的前提下,他並沒有真正瞭解到當時世界文明的激進變化,沒有深刻的去體會社會真正的需要變革的東西,猶如井底之蛙,照搬抄舊的實施改革,與世界的文明進程背道而馳。

二、改革虎頭蛇尾,毫無章法。

鹹豐時代的改革其實有些是非常有意義的,就比如說洋務運動,其實這項運動帶給整個當時的中國可以說有著巨大意義,如果說鹹豐能夠抓住這個機遇,也許整個中國的近代史會有所改變,但是事實證明,封建帝國思想就是固步自封、妄自尊大,落後的,鹹豐見有些成效就開始洋洋得意,開始固步自封的認為大清以進入世界強國,殊不知時代文明的變化在那時已是日新月異,鹹豐卻是洋洋得意不再銳意進取,虎頭蛇尾。

三、社會矛盾加速,改革成效一般

鹹豐當朝一系列的動作實際加速了社會矛盾的形成:民眾於官員的矛盾、新思想與封建思想的矛盾、滿族與漢族的矛盾、守舊與創新的矛盾等等越來越明朗化,更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的動蕩。鹹豐的改革不能說一點作用也沒,但是效果實在一般,就比如說貪腐這件事,最後造成的結果就是愈演愈烈,反而加劇了腐敗者的貪腐,原因就在於處於大清帝國金字塔頂端的人才是真正貪腐的毒瘤,鹹豐卻是掐枝去葉,最後的結果就是營養全都留在了根部,最後腐爛死亡。

四、傳統派的勢力龐大

傳統派的勢力很大,就連鹹豐自己都是其中的一員,但是他仍舊想把自己標杆成一個中興之主,想玩的新潮一些,激進些,到頭來還是在那原地踏步,王婆賣瓜,自得其樂。

總而言之,鹹豐玩的看似新潮實際是自得其樂;看似復興有望卻是更加的殘破不堪;看似玩的是鞠躬盡瘁,勤政愛民實際卻是固步自封、自娛自樂;看似玩的風生水起卻只是陣陣漣漪。玩到死,才發現其實被玩的是自己。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大家喜歡~謝謝!


鹹豐皇帝其實很不容易,有些獨攬大權的慈禧,這是一個傀儡皇帝,趕上大戰,簽了不平等條約,當然他需要承擔一些責任。

1作為皇帝,沒有做出變革,掌握政權,不去做是因為想活的舒服。

2貪圖美色享樂,對朝政不管不問,對於西方先進知識也不努力學習。

3火燒圓明園,鴉片等恥辱都是懶政的表現,到死也沒醒悟。

綜上所述,時代拋棄了一個落魄的王朝,鹹豐不作為也是其歷史不佳的原因。


鹹豐皇帝雖然生在皇家,有皇帝之命,沒有皇帝之能,對處理內抌外患上,更是束手無策,對於臣子,尤其是肅順言聽計從,更是沒有主見,國家面臨內抌外患,如何處理和康熙相比相差甚遠,好色是鹹豐治命的病因,從維心方面講,慈禧是克人的主要原因,有一種女人就是克人,剋夫,克子,有智者定要除掉她,古往今來,不管是皇家還是民間,都有此類人,《象紂王寵達已,幽王寵包擬,李隆基寵楊玉環等》《有錯別字》家康熙主政時,對妃子管教甚嚴,換個話題,清朝的興起是女人《孝莊,》清朝的走向滅亡也是女人《慈禧》這是因果的效應。


感謝悟空這一平臺,讓我們互相答疑解惑。

題主你好,我認為鹹豐帝並不是自己玩死,而是病死的。

鹹豐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七位皇帝,也是最後一個擁有實權的皇帝(下面是同治、光緒、宣統幾位),鹹豐在清朝這些皇帝中資質算是中上等,可以說如果不是趕上清末亂世,鹹豐皇帝還是有所作為的,無奈趕上了太平天國運動與第二次鴉片戰爭。

繼位背景:乾隆後期,大清的綜合國力已經開始下滑,乾隆晚年昏聵,又好大喜功,國家日益腐敗,國庫已經開始虧空,而嘉慶和道光兩個皇帝資質平庸,無法改變現狀,而西方也開始向大清國內傾銷鴉片,白銀外流,百姓民不聊生,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和捻軍起義,而第一次鴉片戰爭,還輸給了英國,但外國勢力想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而國內卻僅有幾人睜眼看世界。

當皇帝後:鹹豐帝繼位後也可以說是銳意進取,積極改善朝廷狀況,在軍事上重用曾國藩等漢族重臣,去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在政治上任用肅順去努力革新,改善過去的弊端。這也僅僅是以過去皇帝執政的老辦法,卻解決不了新問題。所以最終卻沒能敵過英法俄等外國力量,皇帝跑了,簽署了一大批不平等條約,圓明園也被燒了。

至於鹹豐帝之死,鹹豐帝本來就是個早產兒先天不足,而又好美色(在兵敗之時,依然與姑娘日日笙歌),好飲酒,還吸食鴉片(在避暑山莊時,估計受的刺激太大,整天吸食鴉片,逃避現實)。最後在熱河身體素質直線下降,導致死亡。

我是小七,熱愛歷史,希望大家多多關注,讓我們一起談古今、聊風月。


鹹豐皇帝也是一個可憐的人,恰逢中國前所未有之大變局,南有洪秀全造反,北有英法聯軍攻佔圓明園,可以說從當上皇上到死就沒過過一天安穩日子,可以他就幫他皇祖爺爺乾隆皇帝還了債,我甚至可以大膽的推測一下,在最後一年在承德期間吸鴉片,喝花酒,聽大戲,玩女人,其實就是自己想尋短見,自己在慢性自殺。否則你沒法解釋鹹豐為何寧肯死在承德避暑山莊,也不願意回到北京?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