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輿論場上,關於華夏政治邏輯與殖民主義,有兩個分支方向,一是殖民主義是必然的(因此正確的)、有利無害的,是「擴張領土疆域」的必要策略;二是中國歷史上同樣是殖民者,中國的領土就是殖民而成的。

本質上,這就是夏蟲語冰、井蛙語海,這就是:

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

《大學》作者對於小人的認識還不夠,不知小人遠不止這般小人,真正的小人不止「掩其不善而著其善」,這只是當面的表現,小人的小人之處在於人後。人後,小人對君子是要污衊之的,是要將君子拉到自己所在的爛泥堆裏,然後來個「因為你跟我同樣在爛泥裏,所以你有啥了不起?」當然,他們是不會想想他們結論背後的意涵:不在爛泥裏就是小人本身所艷羨的「了不起」。

這殖民主義的擁躉們,其實完全沒有政治素養。

「殖民主義」,能「擴張領土」麼?

那你先回答這個問題:

你會把你可任意予取予求、生殺予奪的奴隸,變成你自己的家人、朋友、同志、同事麼?

什麼是殖民地?

那是可以任意劫掠而不需建設維護,只有「權力」沒有義務之地,那玩意有可能變成「國土」麼?有可能成為與已有國土平等地位的「國土」麼?

有哪個土匪團夥會把自己洗劫過的地方當成「自己的領土」?你既然要去打家劫舍,那還是「你自己的領土」麼?你會認為那是「自己的領土」麼?你會以打家劫舍開始,逐漸將那被打家劫舍的地方建設成為「自己的領土」麼?既然存心要建設為自己的領土,那你還會去劫掠破壞麼?

一個地方A成為另一個地方的國家B的殖民地,那麼A永遠都不可能成為B的領土。B的政府不可能有這想法,成為領土是需要建設的,建設就需要花錢的,殖民地本來只來錢不需花錢,現在卻要投入資源進行建設,要在被劫掠屠戮的當地人當中「建設」,B政府失心瘋麼?B的國民更會堅決反對,本來B國民在國內得受法律約束,在殖民地卻可以對另外一羣人為所欲為充大爺,他們會「接受本來是自己奴隸一般的人與自己平起平坐」麼?那可是需要極高的道德素養。。。。

政治實體治下,如果是統一領土,價值在長遠,在內在生命力,但是完全無法通過固化的社會分層,為一部分人提供於另外一部分人山上找尋的「優越感」。

那「西方」的政治邏輯,本質上一直在奉行「種姓制度」,變化的就是外在形式。對於他們而言,政治秩序維護的不是一個社會體系整體,而是維護社會體系當中的極小部分人,是在維護一個實質上可以讓那極小羣落可以儘可能為所欲為的秩序。所以纔有「殖民地」的存在。

哦,你說「把原住民殺乾淨,『自己人』移民「?我就問你,對於視另外一羣人是低等、劣等的人來說,本來跟自己平起平坐的人,「移民到殖民地」之後,還能夠跟自己平起平坐、平等相待麼?

西方,沒有殖民地的時候,是封建領主在各自封地上為所欲為,殖民地,只不過是變相的讓所有國民都能「享受」一點為所欲為而已。

但是,領土的擴張,從來都不可能從「殖民地」開始。而一旦開始以自己的當前領土劃界,外面全都是殖民地,那麼,領土的「擴張」,就終止了。

就好像一土匪團夥,一旦開始劫掠所有的人,把所有團夥外的人都視為劫掠對象,那麼這個團夥就會停止「成長」。

但是,西方、「殖民主義者」們,作為典型的無自知之明、只一心貪圖眼前利益的「文明」,完全不理解自己出去搶劫的憑恃是怎麼來的。

歸根結底一個問題,把另外的人作為自己的奴隸更有利更有益,還是讓另外的人成為自己的朋友、同事、同志、甚至老師更有利更有益?成就事業,能著眼於從其他人手中劫奪多少他們自己創造的財富麼?

用師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當然,華夏的想像力也終歸有限,完全沒有想到還有想要「用奴」的。

國家組織方面的強大,來自於國家政治體系所組織起來的能量,不是「搶了多少錢」。只有政治秩序下的穩定的土地和人口,纔是國力的源泉。因此,華夏政治邏輯在自強不息的邏輯當中,一直謀求更廣範圍的政治秩序,藉此獲得更廣範圍的國力來源。國力,取決於統一政治秩序的範圍,不在於奴役了多少秩序之外的人。相反,國力的唯一成長路徑,恰恰是將儘可能多的人口和土地、資源納入統一的政治秩序。將天下一統,纔是在天下範圍內最強國力的實現。「打贏了所有對手」,是「最強」麼?顯然,讓所有對手與自己形成一致組織,纔是可知範圍內的「最強」。

「征服世界」是個謬不可及的癡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能通過「征服」實現麼?那麼你「征服世界」的本錢,都是你「征服」得來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