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高尚與謙卑 媒體達人

題記:生活真象這杯濃酒,不經三番五次的提煉呵,就不會這樣可口!——郭小川

一提酒,往往就想起李白、杜甫,聯想到曹操的把酒論英雄,中國酒文化的深刻與內斂如靈魂附體彰顯在記憶的深處,讓人回味與感懷。中國是一個盛產名酒的古國,又是一個以詩傳世的古國,酒與詩結緣,相從相隨,其撞擊出的火花,便凝聚成光耀古今的中國「詩酒」文化。文學史上那些最耀眼的詩詞幾乎都和酒相關,酒因詩而狂放,酒因詩而風雅,於是演繹出無數膾炙人口的絕唱。

先秦時期的「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宜言飲酒,與子皆老。」兩漢時期蘇武的 「我有一尊酒,欲以贈遠人。願子留斟酌,敘此平生親。」宋子候的「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腸。歸來酌美酒,挾瑟上高堂。」魏晉南北朝時期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植的「置酒高殿上,親交從我游。」唐宋時期的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人生慨嘆;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邊關離情。詩仙李白堪稱「詩酒」一尊,「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賞。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蘭陵美酒鬱金香, 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處是他鄉。」李白借酒釋懷,這一篇篇斗酒經典詩句流露出他的抑鬱與感傷。

近代將酒描繪得玲瓏剔透的應提及台灣著名作家林清玄,他的散文集《溫一壺月光下的酒》,把那種「將月光裝在酒壺裡,用文火一起溫來喝」的神韻刻畫到極致。在林清玄看來,喝酒是有境界和品位的,這三種境界是「準備許多下酒菜,喝得杯盤狼藉是下乘的喝法;幾粒花生米一盤豆腐乾,和三五好友天南地北是中乘的喝法;一個人獨斟自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上乘的喝法。」

我欣賞古人與前輩對酒的感慨,更能領悟到其中的奧妙與情懷。不勝酒力談酒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不能說談酒色變,算不上「飲料控」,也可謂相聚必喝,逢喝必多,不喝正好,與那些「白酒控」、「啤酒控」甚至「混酒控」根本不能保證奉陪到底。有人總結的好,喝酒有八大境界:仙境、妙境、雅境、樂境、俗境、窘境、惡境、危境。還有朋友道出下、中、上三大境界:胃中有酒,眼中無酒;胃中有酒,眼中有酒;心中有酒,天下無酒。好一個「天下無酒」,激情也好,狂放也罷,但願他不是無謂的貪杯,但願他是不是對前程的擔憂,但願他只是對酒本身的褒獎。

縱觀論酒的種種高論,既有認同,也有不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即便是你滴酒不沾,你也能從一桌桌食客的推杯換盞中領略到酒的品味與人性。因為,不管你承認與否,認可也罷,人與人之間的交際、溝通和來往與酒文化已密不可分。既然是必須的,離不開,就要在必要的酒桌上喝出點名堂來,喝出品質來。

大千世界,酒的種類林林總總,喝酒的方式千變萬化,但歸結起來,我認為,酒可用高尚與謙卑大致兩分。高尚就是脫離了低級趣味,樸實、大度、真誠待人。高尚是心中涌動的追求,高尚是可以寫出來的座右銘,它是人格、操守、風度、情調,沒有疑問,高尚是人生最大的快樂。外交禮節的不卑不亢、談判席上的進退自如、各種儀式上的落落大方,那種溫文爾雅的相互敬酒、互致敬意,處處體現出高尚的格調。酒的高尚,不外乎有三:一是喝出高度。在外交場合,禮節性的敬酒可以喝出國格和人格,因為你並不代表你一個人,你代表背後的國家和民族。二是喝出深度。酒就像他發酵、製作的複雜過程,聚天地靈氣,融日月精華,既有歷史,也有文化,一邊暢飲,一邊暢談國事、大事、天下事,酒的醇香向雙方訴說著歷史與傳統,既傳遞友情,又表達情意,感情愈加深厚。三是喝出風度。酒如人生,人生如酒,人有人品,酒有酒品,酒品如人品,即便對方不友好,也要顧全大局、處亂不驚,要有深淺皆益友,往來俱佳賓的襟懷。

謙卑就是謙遜,不自高自大。這一點更似酒的本性,自然清淡素雅,外表清新淡薄,而韻味卻雋永醇厚。既有活潑與安祥的揉合,又有幽深與素靜的融和。齊威王時代的淳于髡談過他的酒道:給上司敬酒,恐懼俯伏而飲,一斗便醉;給貴賓敬酒,三敬兩敬,兩斗即醉;朋友相見,歡然道故,飲五六斗方醉;若日暮酒闌,男女同席,杯盤狼藉,主人送客而留我,可飲一石。酒量顯然與心境有關,心放寬了,容量自然陡增。謙卑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喝酒與勸酒,也就是說主動與被動的關係。主動與被動是可以相互轉化的,處理好了叫藝術,處理不好就叫沒有「酒德」。喝酒要謙卑,要適量而為,既不豪飲失態,也要盡興而為,做到賓客盡開顏。勸酒更要謙卑,既要表達誠意,也不要為人所難,置人於死地。 總之,一句話,對於酒,除了特殊崗位和職業禁止飲酒,以及嚴禁酒後駕車以外,人際交往中不提倡,但不刻意拒絕,只要處理好酒的高尚與謙卑,你就做到了既有「酒品」,也有「酒德」,在各種社交場合才能遊刃有餘、如魚得水,這也是你擁有良好人際關係的關鍵。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