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了解一下二十四節氣春季

立春

太陽位於黃經315度,2月3-5日交節雨水太陽位於黃經330度,2月18-20日交節

驚蟄

太陽位於黃經345度,3月5-7日交節

春分太陽位於黃經0度,3月20-22日交節

清明太陽位於黃經15度,4月4-6日交節

穀雨

太陽位於黃經30度,4月19-21日交節

夏季

立夏

太陽位於黃經45度,5月5-7日交節

小滿太陽位於黃經60度,5月20-22日交節

芒種太陽位於黃經75度,6月5-7日交節

夏至太陽位於黃經90度,6月21-22日交節

小暑

太陽位於黃經105度,7月6-8日交節

大暑

太陽位於黃經120度,7月22-24日交節

秋季

立秋太陽位於黃經135度,8月7-9日交節

處暑

太陽位於黃經150度,8月22-24日交節

白露太陽位於黃經165度,9月7-9日交節

秋分

太陽位於黃經180度,9月22-24日交節

寒露

太陽位於黃經195度,10月8-9日交節

霜降太陽位於黃經210度,10月23-24日交節

冬季

立冬

太陽位於黃經225度,11月7-8日交節

小雪太陽位於黃經240度,11月22-23日交節

大雪太陽位於黃經255度,12月6-8日交節

冬至太陽位於黃經270度,12月21-23日交節

小寒太陽位於黃經285度,1月5-7日交節

大寒

太陽位於黃經300度,1月20-21日交節

2.個人觀點:

可能是因為很多人對於公曆用的過多,對於農曆用的過少有關,進入城市上班賺錢,對二十四節氣的了解更少,於是有些人會從字面意思去理解「立冬」和「冬至」這兩個詞。從字面上看,立冬是指冬天從這一天開始了;而冬至是指冬天從這一天到來了;如果這麼簡單的從現代城市人的角度從字面上理解確實容易將二者混淆。但是實際上冬至的「至」並非到來的意思。

3.實際解讀:

3.1立冬節氣是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中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最北部的漠河及

大興安嶺

以北地區,9月上旬就早已進入冬季!北京於10月下旬也已一派冬天的景象,華南南部、台灣以及以南的

海南島

島嶼地區

,11月尚未進入冬季。但11月的氣溫也不是很高,最高氣溫一般都在30℃以下。

天文學上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按照氣候學劃分,我國要推遲20天左右才入冬。立冬時節,太陽已到達黃經225度,所處的北半球獲得太陽的輻射量越來越少,但由於此時地表在夏半年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還不會太冷,但氣溫逐漸下降。在晴朗無風之時,常會出現風和日麗、溫暖舒適的十月「小陽春」天氣。

而且隨著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對我國的影響,冬天到達的時間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

3.2冬至節氣是每年公曆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間。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起源於春秋時期;中國古代使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時間在每年公曆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間。冬至日時,太陽直射地面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南緯23°26");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比南半球少50%;北半球白晝達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晝越短。

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所以冬至不是指冬天來到了的意思,而是至陰的意思。冬至日是數九的第一天,三九是最冷的時間,所以冬至可以意味著真正的寒冷天到來了。

冬至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總結:

讀了以上的內容,我們知道立冬和冬至是兩個不同的節氣,在不同的時間,意味著不同的含義……只是因為文言文水平的不足,或者對於國學了解的不深導致的(二十四節氣已經由我國申遺成功)。


立冬當冬至,這是對24節氣不了解,立冬到冬至,中間還有兩個節氣,小雪和大雪,過了這兩個節氣,才到冬至。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