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 (記者 劉鳳茹)搭乘政策快車,已在港股上市的中國鐵路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通號”)謀求科創板上市有了新進展。4月16日晚間,上交所官網更新的科創板受理企業名單中,中國通號赫然在列。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通號擬募資數額高達105億元,暫居目前科創板申報企業中募資額榜首。

中國通號的保薦機構爲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招股書顯示,中國通號自成立以來專注於軌道交通控制系統技術的研究與探索,公司提供軌道交通控制系統全產業鏈上的產品及服務,主要業務爲設計集成,主要包括提供軌道交通控制系統相關產品的系統集成服務及爲軌道交通工程爲主的項目建設提供設計和諮詢服務;設備製造業務主要包括生產和銷售信號系統、通信信息系統產品及其他相關產品;系統交付方面,主要包括軌道交通控制系統項目施工、設備安裝及維護服務。

財務數據顯示,2016-2018年中國通號實現的營業收入約297.7億元、345.86億元、400億元,對應實現的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約30.45億元、32.22億元、34.09億元。根據《科創板上市規則》,中國通號上市選擇的標準爲“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3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3億元”。

據瞭解,中國通號於2015年8月在H股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爲通號集團,截至2018年12月31日,通號集團直接持有中國通號約66.04億股內資股股份、佔中國通號股本總額的75.14%,國務院國資委持有通號集團100%股權,中國通號實際控制人爲國務院國資委。

除了強大的國務院國資委背景,中國通號科創板上市擬募資超百億受到極高的關注度。招股書顯示,中國通號擬募集資金105億元,用於先進及智能技術研發項目、先進及智能製造基地項目等。而在科創板首批受理的9家企業擬合計募集資金數額約109.88億元,中國通號的募資額暫列目前申報科創板企業第一位。

在招股書中,中國通號稱,公司是一個以技術研發爲主要驅動的企業,爲維持領先的市場地位以及對運輸安全和效率的要求,公司需要不斷投入大量的資源進行技術研發與升級。數據顯示,2016年度、2017年度及2018年度,中國通號的研發投入分別約10.5億元、11.8億元及13.8億元,分別佔公司同期營業收入的比重爲3.53%、3.41%及3.45%。中國通號表示,公司能否保證對技術研發持續的大力投入,將對公司的競爭力及盈利能力產生影響。

此外,中國通號在招股書中提示風險稱,2016年度、2017年度及2018年度,公司前五大客戶收入分別佔營業收入的57.9%、46.76%及39.29%,公司的主要客戶爲中國鐵路總公司、各客專公司及各城市軌道交通公司。由於公司的業務性質,失去某一個主要客戶可能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造成影響。如公司在未來錯失主要客戶可能會對公司造成不利影響。

自2018年以來,以“鐵總”爲核心,高鐵、鐵路相關產業的資本化呈現加速的態勢。今年2月26日,北京證監局官網披露的信息顯示,京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滬高鐵”)目前已與輔導機構簽署上市輔導協議,中信建投證券則爲京滬高鐵上市輔導機構。除京滬高鐵外,2月14日,“鐵總”下屬中鐵特貨運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特貨公司”)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順利完成股權轉讓,此舉被“鐵總”視爲“爲推動特貨公司上市創造了有利條件”。

針對公司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曾致電中國通號進行採訪,不過截至記者發稿前,對方電話並未有人接聽。

作者:劉鳳茹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