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擬加快推「土地共享」,冀短期增房屋供應。

【星島日報報道】本港樓巿最近又再飆升,本報獲悉,特區政府亦非常關注有關情況,並會在短期內推出土地共享計畫,希望能藉計畫增加房屋供應。據悉,在有關計畫下,申請項目的額外地積比中,政府將佔有大約七成。為了增強巿民對計畫的信心,港府更決定成立新架構,並委任具公信力的人士加入,甚至包括泛民人士,審批申請此一計畫的項目。港府消息人士直言,希望藉計畫增加短期房屋供應,因此,期望計畫提供的房屋數量不會只是「一千幾百」那麼少。

特首林鄭月娥在去年施政報告中提出土地共享計畫,容許發展商向政府申請發展所持有的私人土地,獲得接納的項目,會由政府提供基礎建設,但所獲得的額外地積比,政府將佔有六至七成,用作興建公屋、居屋或首置房屋。據悉,有關計畫的具體內容快將出臺。

港府原來計畫由現存的「土地及建設諮詢委員會」負責審批計畫,但港府消息人士透露,經過考慮後,為了減少巿民對官商勾結的疑慮,港府決定成立新的架構審批有關申請。消息人士形容新的架構將會是具有公信力,「甚至可以邀請泛民加入」,而整個審批過程會是高度透明,可增加巿民對計畫的信心。

消息人士直言,面對目前樓價又再飆升,增加房屋供應纔是「王道」做法。港府已推動「明日大嶼」填海計畫,但承認有關計畫較為長遠,短期而言,希望透過土地共享計畫增加房屋供應。對於計畫可以供應的房屋數量,消息人士直言,「當然不會是一千幾百」,但最終數量多少,亦要視乎巿場反應。消息人士又指,政府正全力推動「明日大嶼」填海計畫,若發展商看到十年後政府有地供應,相信他們有動力去申請土地共享計畫。

雖然在計畫下,政府可佔額外地積比七成,但發展商持有的發展面積亦會增加,消息人士相信計畫具有吸引力。政府早前曾考慮由發展商協助興建政府持有的七成公營房屋,但經考慮後,決定由政府自行興建。到時會視乎發展的房屋類別,交由房委會、房協或巿建局興建。而政府亦早已表明,生態敏感的地區將不適合參與計畫。

立法會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謝偉銓表示,相信過去曾申請改劃用地,但被城規會拒絕的發展商,會有更大誘因參與計畫,因有關申請如透過計畫得到基建方面的配合,亦獲得政府部門的政策支持,城規會將考慮新申請對社會的得益,令成功闖關機會增加,達至雙贏局面。他亦指,如發展商可就用地作整體規劃,以減少公營房屋對私營單位的影響,相信會更願意參與計畫。但他認為,政府應及早說明公營房屋的類型,房屋階梯上的級別亦不應與私人房屋相差太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