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國家藥監局在京召開2019年第一季度醫療器械上市後監管風險會商會。會議交流討論了當前醫療器械監管狀況和存在問題,會商醫療器械上市後監管風險,強化醫療器械風險防控,推動提升醫療器械質量安全保障水平。國家局副局長徐景和出席會議。

會上,國家局審覈查驗中心、評價中心、投訴舉報中心、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中國健康傳媒集團等相關單位,圍繞醫療器械監督檢查、監督抽檢、不良事件監測、案件查辦、網絡交易監測、產品召回、投訴舉報、輿情監測等方面情況進行了彙報交流,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省(市)藥監局介紹了醫療器械風險防控工作情況,受邀的醫療器械行業專家進行了點評發言,與參會代表進行了研究討論。

會議認爲,近年來我國醫療器械監管工作步伐不斷加快。國家藥監局不斷創新監管理念,探索建立並積極完善醫療器械監管風險會商機制,綜合運用檢查、抽驗、監測等數據,綜合分析醫療器械安全總體形勢和產品風險,加強醫療器械上市後監管,目前我國醫療器械監管風險治理機制總體有效運行。

會議強調,醫療器械監管要以“保護和促進公衆健康”爲使命,牢牢守住安全底線,追求高質量發展高線,堅持風險治理、責任治理和智慧治理,不斷提升監管科學化、法治化、國際化和現代化水平。

會議要求,要積極適應新時代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和不斷增長的公衆健康需求,進一步強化醫療器械上市後風險防控工作。一要科學把握監管要義,進一步增強監管工作的科學性。風險管理是醫療器械監管的要義,科學監管基於風險管理。必須深刻意識到新時代醫療器械產品風險新特點,進一步完善風險防控機制。二要科學把握監管重點,進一步增強監管工作的預見性。通過風險分析,防患於未然。三要科學把握監管導向,進一步增強監管工作的有效性。把握醫療器械安全風險等級,深挖薄弱環節和監管盲區,增加監管的針對性和靶向性。四要科學把握監管規律,進一步增強監管工作的成長性。風險會商是一種監管制度機制的創新,要堅持問題和需求導向,進一步強化風險會商結果的綜合運用。要加強案例研究,探索建立案例指導制度,推動各方落實責任。

國家藥監局相關司局、直屬單位相關負責人,部分省(市)藥監部門代表共計50餘人參加了會議。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