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張淑娟 侯會羣)4月10日-12日,四川省陶研會第九屆初中校長年會召開。宜賓市八中化學教研組長鄭家彬獲得第二屆“川派初中學科主任”榮譽稱號並接受現場表彰。

活動中,來自四川、重慶、西安、深圳等地的一線名校長就其所在學校發展理念和改革成效作經驗分享。來自高校專家的“腦科學與初中教育”主題講座和綿陽富樂國際學校、綿陽富樂中學呈現的素質教育展示,引發了大家對教育實踐和理論的深刻反思。

宜八中教師鄭家彬作爲學校化學教研組組長,在強化自身教育教學和研究能力的同時,帶領組員深研教學,開發校本課程,開展項目研修和課題研究,助力組內成員專業成長的同時,更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和課程改革的穩步推進。

“真誠感謝學校培養,也感謝省陶研會提供的平臺。回到崗位,我將繼續探索創新……”鄭家彬謙虛地說。

“學校發展,關鍵在教師。助力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科素養提升,是推動學校高位求進的必然選擇。”宜八中校長李光鬆說。

近年來,學校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堅持“走出去”“請進來”“在崗研” ,文理兼修。充分發揮中青年骨幹教師的示範引領作用,更注重對新入教師的幫扶、引領和培養。考覈評價機制側重於學科團隊、年級管理團隊的整體建設成效。基於此,學校越來越多的教研團隊不斷優化創新學科建設舉措和發展路徑,涌現出像化學組、語文組、歷史組、英語組和數學組等專業性越來越強的團隊,也呈現出像物理組等全員奮力、突圍攻堅,最終取得優異成效的後起之秀。

同時,宜賓市八中作爲區域教育教學改革的先鋒隊伍之一,一直走在課程改革的前列。從嘗試學習到高效課堂,從小組合作學習到課堂模式構建,從微課慕課到智慧教育,致力於學生更好地發展而不懈探索和實踐。作爲省陶研會成員單位,每年積極參加組織的各項活動,向川內優秀同行學習,向全國典範取經,並將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根植於宜八中這塊沃土,有機融合構建,衍生出宜八中的課程改革路徑和教育特色。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