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國都城遺址

公元前296年趙國滅中山國。

公元前286年,齊國滅宋國。

公元前284年,秦、韓、魏、燕、趙五國聯軍擊敗齊國精銳。齊國不得不同意和魏、楚瓜分宋國以退五國聯軍。

公元前260年,秦趙長平之戰,趙國被打敗,被殺45萬。

這四件事,表面看起來是毫無關聯,但細心一看,這四件事就是齊、趙兩國崛起野心的鼎盛和破滅的開始。趙滅中山,是趙國在戰國時期野心最大的時期。齊滅宋,也是齊國野心最膨脹的時期。中山國和宋國,對於趙國和齊國來說,都是心腹之患,不滅睡不著覺。

齊國滅宋國後的第三年,趙、秦等五國聯軍與齊軍的濟西之戰,齊國精銳盡失。在其他國軍隊撤走後,齊國連五國中軍力最弱小的燕軍都無法抵抗,可見濟西之戰中齊國是拼盡了家底。

長平之戰,趙國損失45萬精銳。雖然也給秦軍重創,但秦國國力強盛於趙國,恢複比趙國快。趙國經此一戰,僅有自保能力。

也許就會有人問,即便這四件事情是趙、齊兩國的盛衰,但這四件事情毫無關聯。這就是本文所要闡述的主題。


中山國稱王 脫離齊國

這要從公元前323年,為防止秦、齊稱王后勢力更大,犀首一股腦搞一個五國稱王:魏、韓、趙、燕、中山五國稱王。只有趙國趙武靈王自認實力不足,不敢稱王。

連中山國都敢稱王,齊國一聽說,鼻子氣歪了!剛剛繼位的齊湣王,不承認中山國稱王,並想要聯合燕國和趙國攻打中山國。

中山國的藍諸君聽說後,很是憂慮,於是派遣張登去遊說齊國,讓齊國承認中山國稱王,消除齊國聯合燕國、趙國攻打中山國的隱患。

張登以齊承認中山國稱王會讓中山國和趙國、燕國斷絕來往的理由來誘惑齊湣王,讓齊湣王承認中山國稱王。但趙國、燕國在聽說齊國承認中山國稱王后,都認為這是齊國在離間自己和中山國的關係,於是也同樣承認中山國稱王。

中山國稱王的事實,使中山國不再依附齊國,這就為後來趙滅中山提供了機會。


模擬的齊國都城臨淄

齊國五國合縱攻秦背後真相是趙國滅中山

公元前297年,在秦國做相國不滿一年的孟嘗君田文被秦昭王免相。回到齊國後,田文為報復秦國,以齊國為頭,組織了五國合縱攻秦。

當齊國使者來要求趙國加入合縱時,接任秦國相國位置的趙國人樓緩,也派人邀請趙國加入秦國和楚國的聯盟。

當時趙國的背景是:公元前301年,趙國擊破中山國,中山國王逃跑到齊國,並於當年死於齊國。面對殘破的中山國,徹底滅其國,是趙國的重心。因此面對齊國合縱攻秦的邀請,趙武靈王搖擺不定,拿不定主意。在《戰國策》記載了趙武靈王決策的過程。

司馬淺建議趙國和齊國合縱攻秦。司馬淺分析了不和齊國合縱的後果:「秦、楚必合而攻韓、魏。韓魏告急於齊,齊不欲伐秦,必以趙為辭,則伐秦者趙也,韓、魏必怨趙。齊之並不西,韓必聽秦違齊。違齊而秦,兵必歸於趙矣。」

即:秦和楚聯合攻打韓、魏,齊國為救援韓、魏,不會攻打秦國,而是攻打鄰國趙國,趙國就會和韓、魏、齊三國交惡。

司馬淺接著說和齊國合縱的好處:「罷齊敝秦也,趙必為天下重國。」

但趙武靈王也擔心,和齊國合縱對趙國沒有什麼好處:「我於三國攻秦,是俱敝也。」

司馬淺提出了和齊合縱同時滅中山的建議:「我分兵而孤樂中山,中山必亡。我已亡中山,而以餘兵與三國攻秦,是我一距離而兩取地於秦、中山也。」

第二年,即公元前296年,以齊國為首的齊、韓、魏、趙、宋五國合縱攻秦。但在合縱攻秦前,趙國已經滅了中山國。即如司馬淺所言的「我已亡中山,而以餘兵與三國攻秦。」

《史記正義》也認為中山國在五國聯軍攻秦前已經被趙國所滅:「蓋中山此時屬趙,故云五國也。」

在《史記 田敬仲完世家》和《史記 六國年表》中都記載了齊國「佐趙滅中山。」這就足以說明,齊國和趙國的交易:趙國以滅中山為條件加入齊國的五國合縱攻秦,齊國因為田文私憤而組織五國合縱、同意讓趙國滅中山。

這也是為什麼第二年樓緩就被免相了——因為趙國加入了齊國合縱攻秦,樓緩的任務無法完成。


齊國滅宋背後的幕後交易

齊國滅宋國,同樣也需要趙國的支持。在這個交易裏,奔走最多的就是燕國臥底蘇秦和趙國李兌。

在齊國提出滅宋建議時,趙國的相國奉陽君李兌就反對。於是齊國派遣公孫衍以滅宋後給予李兌宋國封地為條件,讓李兌同意齊國滅宋。即《戰國策》:「齊將攻宋,而秦、楚禁之。齊因欲與趙,趙不聽。齊乃令公孫衍說李兌以高溫宋而定封焉。」

由於張儀時,秦國和宋國就結成了盟國。為了不讓秦國有救宋的機會,李兌和蘇秦組織了五國合縱攻秦,這就是《戰國策》中所說的:「齊欲攻宋,秦令起賈禁之。齊乃捄趙以伐宋。秦王怒,屬怨於趙。李兌約五國以伐秦,無功留天下之兵於成皋,而陰構於秦。又欲與秦攻魏,以解其怨而取封焉。」

也就是說,在公元前286年齊國滅宋國時,李兌和蘇秦同時組織一次五國合縱攻秦。這次的合縱攻秦,在《史記》中沒有記錄。

這和公元前296年齊國田文組織的五國攻秦都是一樣的模式:名為攻秦,實則滅它國。齊國挑頭組織五國攻秦,結果趙國滅了中山;趙國李兌和燕國間諜蘇秦挑頭組織五國攻秦,結果齊國滅了宋國。公元前296年和公元前286年齊國和趙國分別組織的五國攻秦都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長平之戰遺址

樂毅破齊背後是趙國的自我洗白

宋國被滅,最大的得益國是齊國,最大的損失國是秦國——秦國再也不能用宋國制約齊國。齊國西向再無心腹之患,齊國天下一統的道路再無阻礙。

首先受到威脅的是韓國和魏國。侵奪韓、魏,將會成為齊國下一步的計劃。齊國攻打韓、魏是通途,和秦國出函谷關的山地不同,因此滅韓、魏就更為輕鬆。

其次是楚國。齊國佔據淮北之地,楚國北上受阻,也只有眼看著被齊國侵奪土地而沒有辦法制約。

趙國承受了秦國暴怒的風險,但在滅宋上,趙國什麼利益也沒有!如何解除秦國因暴怒而攻打趙國的風險,只有一個辦法——自我洗白:齊國滅宋國,和趙國無關!

在《戰國策》中記載了趙國自我洗白的行為:「陰構於秦。又欲與秦攻魏。」趙國的第一個措施就是和秦國講和。第二個措施就是邀請秦國共同攻打魏國。魏國聽說後,派出使者,警告齊國:「齊、秦交重趙,臣必見燕與韓、魏亦且重趙也,皆且無敢與趙治。五國事趙,趙從親以合於秦,必為王高矣。」於是趙國聯合秦國攻打魏國的計劃失敗。

那怎麼辦?趙國為解除這個定時炸彈而心急火燎。就在此時,一心想要報復齊國破燕大仇的燕昭王派遣趙人樂毅到趙國,提出合縱攻齊的建議。


從《戰國策》中樂毅建議趙國以河東之地給齊國而讓燕國留存的建議,就可以看出樂毅破齊是一個長期的計劃。

公元前314年,齊國因燕國內亂,大破燕國。這就是樂毅建議趙王給齊國河東之地以留存燕國的背景。

從公元前314年齊國破燕、趙國存燕,到公元前284年樂毅組織五國合縱擊敗齊國。樂毅的這條線索埋藏了30年。

燕國能夠留存,是樂毅建議趙國以河東之地換取;樂毅以魏國使者身份,留在燕國出任亞卿;樂毅建議燕昭王合縱攻齊;樂毅回到趙國組織五國攻齊,在燕國出任亞卿的樂毅,立馬被任命為趙國相國。攻齊,處處都有樂毅的身影。

而趙國邀請秦國聯合攻打魏國的計劃被魏國所破後,正在為如何解除秦國攻趙這個定時炸彈而擔憂時,樂毅的合縱攻齊,無疑是一場及時雨。這也是為什麼趙國任命樂毅為相國的原因。

趙國用樂毅合縱攻齊的本意,不過是為了讓秦國出一口氣,拆除秦國因怒而攻打趙國這個定時炸彈。事實也證明瞭趙國的這個目的,在濟西擊敗齊軍後,趙國和魏國、韓國、秦國就退兵了,只有燕國深入齊國,大破齊國。


雖然佔領齊國土地的是燕國,但合縱卻是趙國組織的。趙國滅中山,齊國鼎力支持,也沒有因此攻打趙國。現在齊國滅宋,原先就和趙國有約定,但剛一滅宋,趙國就組織五國合縱擊敗齊國。因此,齊國對趙國和燕國的仇恨不相上下。這也是齊國為什麼在長平之戰時不借糧食給趙國的一個重要因素——報復趙國組織五國合縱破齊。

齊國破滅後,雖然後來也恢復了昔日疆域,但強國根基沒有了,只能重新休養生息,再圖強盛。休養生息,再圖強盛就是齊國在法章和君王后治理時期的主要目標。

齊國強國地位沒有了,秦國的對手就換成了六國中最強的趙國了。趙國組織五國伐齊,是為了不讓秦國攻打自己。但事實就是這樣:你越怕,它就越來。

在趙國趙奢和秦軍一戰而勝後,趙國對秦國就信心滿滿——秦國也不怎麼樣!這也是趙國為什麼要和秦國爭奪上黨的信心基礎——趙奢之戰的勝利。

關於長平之戰趙國戰敗的原因,有很多因素。但趙國沒有組織合縱其他國家,而是選擇和秦國談和的方式,就讓其他國家沒有插手長平之戰的意願。這是趙國所犯的一個戰略性錯誤。

為什麼以前經常組織合縱攻秦的趙國,沒有在長平之戰中組織合縱,是一個讓人迷惑的原因。

從公元前297年趙武靈王在秦、齊之間選擇了齊而滅中山國之後,趙國就一直在做無用功。趙國所做的事情,沒有一件是能夠真正擴大趙國利益,只是做那些爭奪芝麻、丟了西瓜的事情。


綜述,公元前296年齊國田文的五國攻秦背後真相是幫助趙國滅中山國;公元前286年趙國李兌的五國攻秦背後真相是幫助齊國滅宋國。由於擔心齊國的強大和秦國的報復,趙國借燕國復仇齊國的機會,以樂毅組織了五國伐齊合縱,擊敗了齊國,並讓燕國殘破齊國。趙國任由燕國殘破齊國的後果是秦國沒有了齊國這個對手,就找上了趙國作為對手。在長平之戰時,齊國拒絕趙國借糧草的要求,就有報復趙國組織五國合縱伐齊的因素。

戰國早期,秦、齊通過變法,成為強國。最先強盛的魏國,遭受秦、齊東西合擊而衰落。南邊的楚國和北邊的趙國有著較強的活動空間,但由於君主的無能,失去了一統的資格。齊國因為趙國,而被五國合縱所破,於是秦國就成為了最終有資格統一的國家。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