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的來說,尉遲恭與長孫無忌都是在李世民登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首先,尉遲恭對於李世民的衷心不二使得李建成、李元吉等人很難在李世民這邊挖牆腳。

一次,李建成送給尉遲恭一車金銀器物,並且要尉遲恭收下。這是在收買尉遲恭無疑了。不過尉遲恭則回絕說尉遲恭說:「我出身低下,遇上隋朝衰亡,天下四分五裂,自己無處藏身,長期陷入叛亂隊伍,罪大惡極死有餘辜。結果承蒙秦王給我生命,如今還在秦王府供職,只應以生命報答他的恩情。我對您沒有功勞,不敢錯受重賞。如果私自答應為您效勞,就是背叛,一個為了私利忘掉忠誠的人,您又用他幹什麼呢?」李建成就打消了收買尉遲恭的念頭。

後來,尉遲恭得知了李建成、李元吉欲派人刺殺李世民的消息,急忙的告訴了李世民並且說:「您如果不趕緊懲治他們,恐怕要被他們殺害。」而李世民則以兄弟之情回絕了尉遲恭,後來尉遲恭則與長孫無忌一起勸說李世民,說要先下手為強,如果一直念及兄弟之情則會一直處於被動的處境。

後來,尉遲恭說:「您如果不採納我的意見,就請讓我逃走,我不能坐等別人來殺。再說靠危難成就大業,是聖賢的高明主見;把災禍變為福祉,是智士的天賦機敏。我如果逃走,無忌也要一起逃走。」不過這個時候李世民還是沒有下定決心。之後,尉遲恭又叫來侯君集一起勸說李世民,李世民這才下定了決心。

秦王府的這些文臣武將就開始運轉起來,開始醞釀一場政治變革,既後來的宣武門事變。其中,李世民在追趕李元吉的時候衣服被樹枝掛住,墜馬落地。李元吉見狀,立刻趕到,奪弓將扼殺李世民。在此危難之時,尉遲恭及時地趕到,躍馬喝叱李元吉,李元吉見到了尉遲恭,便放開了李世民,打算逃到武德殿,尉遲恭邊追邊射,最終將李元吉射殺了。

可以說,無論是勸說李世民下定決心殺了李建成、李元吉還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尉遲恭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謝謝邀請!尉遲恭是唐太宗李世民親自排出的凌雲閣二十四功臣之七。可見功勞非同一般!尉遲恭的功勞主要是,李世民在發動玄武門事見時,尉遲恭是最大的支持者之一,而且尉遲恭親自跟隨李世民,參加了玄武門事件,李世民在殺死太子李建成後,再如追趕弟弟李建成時摔了下來,被李建成勒住!尉遲恭上來射死李建成!救了李世民!尉遲恭又帶領兵馬衝進皇宮大殿,要求李淵讓位於李世民! 李世民登基後,論功行賞,尉遲恭與長孫無忌並列首功!從而說明尉遲恭為李世民登基做出的貢獻!


尉遲敬德先洞悉了李建成李元吉要除掉李世民的消息,這就為後來玄武門先下手獲得了先機。

長孫無忌尉遲恭侯君集這三個人在玄武門之變前攛掇李世民政變,堅定了李世民政變信心,也符合李世民本身的想法。

玄武門之變時,尉遲敬德救了李世民一命,在李世民射死李建成後,被李元吉用弓弦勒住頸部,尉遲敬德射殺了李元吉,救了李世民。

在玄武門之變後,尉遲敬德逼宮李淵,強迫李淵立李世民為太子,傳皇位於李世民。


謝邀!

首先,敬德先洞悉了李建成李元吉要除掉李世民的消息,這就為後來玄武門先下手獲得了先機。

其次,長孫無忌尉遲恭侯君集這三個人在玄武門之變前攛掇李世民政變,為李世民在政變與否之間加重了砝碼,也符合李世民本身的想法。

再次,玄武門之變時救了李世民一命,在李世民將要被李元吉射殺時救了李世民,並殺了李元吉。

最後,在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派敬德保護李淵,相當於軟禁他,且威逼李淵立李世民為太子後把皇位傳於了李世民。


尉遲恭除了立下了無數的軍功之外,他最突出的其實是多次保護了李世民的生命。如果不是尉遲恭多次不顧危險救下了李世民,李世民想必已經是個死人了。其他將軍的戰功其實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是比不上尉遲恭對自己的救駕之功的。玄武門之變中,尉遲恭射殺正要勒死李世民的李元吉。為穩定局勢,尉遲敬德奉李世民之命帶兵入宮向高祖李淵施壓,並敦促李淵下詔,令諸軍受李世民節制,李世民從此登上皇帝位。所以尉遲恭是李世民登基路上最重要將領。下面列舉他的救駕之功。

1、李世民帶少量人去打獵,可是沒想到在途中碰上王世充驍將單雄信,單雄信挺槍直逼李世民,在這緊要關頭,尉遲恭驅馬衝上前去,太吼一聲,斜刺裏一槍把單雄信挑下馬來,救了李世民。

2、李世民被劉黑闥追殺,劉黑闥來勢洶洶,眼看危急的時候,又是尉遲恭,冒著生命危險,以一人之力,砍倒了數人,然後保護他全身而退。

3、在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偷襲李建成和李元吉,李建成被殺後李元吉逃跑,李世民騎馬追,不小心墜落馬下,被李元吉用弓弦勒得半死,幸好尉遲恭用箭把李元吉射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