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斯坦福丑闻延续,从西方权贵蔓延到中国巨富:山东一家上市企业步长制药的董事长赵涛,目前是新加坡籍。

能以650万美元让女儿进斯坦福,这实力即使在西方人眼中,也会让人咂舌。不过对于今天崛起的中国富豪来说,不算什么。这位董事长身家18亿美元,支付个650万算个啥?

650万美金,4300万人民币,就为了进个美国名校,值吗?

有网友说:「真看不懂这神操作路数, 4300万存在银行里吃利息,不要活得太舒服啊,还进斯坦福干啥?」

眼界太狭窄;值不值,不是你说了算。

虽然事件爆发后,当事人赵思雨的母亲表示自己其实被那个教育中介辛格骗了,本以为只是给学校捐款,没想到对方却用钱去行贿和伪造材料。

这话听起来很无辜,可你信吗?有些东西是经不起推敲的;难道自己出了650万美金,不是650元人民币;即使是个富豪,富的流油,就真的脑子一热,也不问清楚缘由;就这么对钱无感吗?

就当赵家是真的被骗了吧,我们不关心这些,也不花我们的钱。

我们关心的是:愿意花650万美金去读斯坦福,那其实就是告诉对方:「说吧,需要多少钱?给我个数字;无论多少钱,斯坦福上定了。」

我也不知道在美国行贿,造假材料进入一流大学的普遍行情是多少钱;以一个中国人的眼光来看,4300万就为了被大学录取,还是高了点。

而富人阶层显然不是我们这套思维逻辑;

富人眼中的钱财,早已经失去了它的基本功能了;仅仅只是为赚更多钱,那么4300万不花也罢,斯坦福不读又能怎样?

但是富人眼中,对现时赚钱不感兴趣,感兴趣的就是另外一样东西:夯实,巩固家族地位和阶层,让家族财富永续留存,并且不断增值。

而想要实现这部分目标,仅仅通过企业经营是单腿走路;还要有些厚重的社会资源的加入,带来能量圈的更大半径的循环;而这部分,通过读世界一流大学,认识一流大学中未来的政要,首富,精英,领袖人物,正大光明的成为这些首要的校友,同学,朋友,就是最好的实现渠道。

美国的一流大学不仅是美国阶层固化的工具,也逐渐成为了中国富豪阶层巩固家族地位,提升社会身份的有利武器。

所以4300万,与其说是买斯坦福的录取名额,不如说是买斯坦福的社会资源,买自己家族的未来发展;以名校的厚重巩固自己家族的实力和份量。

别说4300万,就是5300万,对于中国巨富一族来说,愿意掏这个钱,也掏得起这个钱。

(2)

有钱人一个念头,就能用财富买智力,买机会,赚未来,让他人为自己冒风险;普通人辛苦打拚只能赚得喂饱肚皮的收微薄收入。奋力拚搏到筋疲力尽,到头来在改变命运面前还是杯水车薪,一穷二白;

在这个贫富逐渐拉大的中国社会里,如果没有降生在富裕之家,如果一出生就拿了一把烂牌,还有机会翻红吗?

富人利用企业上市,撬动财富,获得收入指数型增长,随手几千万拿来不费吹灰之力;

作为底层,普通大众,想要追赶上财富增值的脚步,在这个资本风口的时代里,只埋头苦干赚工资是远远不够的;

要做的,是顺应时代机遇,借助新兴行业风口的爆发红利;利用资产投资带来的财富增值;才是今天这个时代,普通人改变自身阶层的上升通道。

埋头苦干一辈子,那是上一个时代的生存特征;在这个时代里,舒舒服服的稳定工作才是拖垮自己的元凶。走出舒适区,接受风雨洗礼,创造价值,让价值成就自己,是改变自身处境的不二法则。

这是个最坏的时代,风口一起,猪都能飞起来;而你还原地未动,被抛弃的越来越远;这也是个最好的时代,你可以去追逐风口,借助时代力量,助推自己的人生成就;

最终的差别就在于你是否有勇气,走出舒适,承受煎熬,面对自己的不足和短板,改变自己。

(作者:韩枫,华东师范大学/法国里昂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欧美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你的想法,欢迎留言给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