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雷大的《矩陣式存股法 年賺18%》一書。這本書吸引我注意的原因其一是我看完《股市真規則》後對「獲利矩陣」非常好奇,其二是這本書是為了時間不夠、資金不足、知識不足的人所寫的,那不正是在說我嗎!
 
而矩陣存股法為什麼成功?首先我們都知道,想獲得長期穩健的報酬,又不想研究個股的投資人,最適合投資指數型基金(ETF)了!但其報酬率只能貼近於大盤。我們若效法ETF的優點並排除其缺點(如下),理說可以提升整體報酬率!
 
  • ETF的缺點:成份股分散不均、個股營運水準表現不一。
  • ETF的優點:分散投資大規模公司、持股周轉率低、每季調整成分股。
 
矩陣式存股法運用主動式的選股及淘汰機制,將投資組合集中在「好公司」,更可提高投資績效(請參考書中的回測資料)。其評等系統來自《晨星》公司,運用兩大王牌指標,可以快速檢視個股等級,判斷那個可能是好公司。
 
  • 兩大王牌指標:1.股東權益報酬率(ROE%)2.每股自由現金流(元)
 
以下再將公司分成7個等級:
 
A等級:ROE≧15%,有自由現金流
B1等級ROE≧15%,無自由現金流
B2等級15%ROE≧10%,有自由現金流
C等級15%ROE≧10%,無自由現金流
C1等級:10%ROE>0,有自由現金流
C2等級:10%ROE>0,無自由現金流
D等級:ROE為負或0
 
  • 我們將其“大概”劃分為4個象限,“A級公司”就是我們該納入投資組合的標的:
獲利矩陣.jpg
 
 
       找到好公司了,那接下來我們該如有效利用這套矩陣存股法呢?
 
  • 必須做到這三點:1.長期持有好公司 2.分散投資 3.要有安全邊際
 
第一點讀者一定不陌生,長期持有、產生複利,而且只要是歷史獲利穩定的A級公司,未來賠錢的機率真的非常的低。但讀者可能會問,為什麼要分散投資呢?巴菲特不是集中持有幾家好公司嗎?
 
我想必須反過來想?巴菲特是個積極型的投資人,對繁忙的上班族來說,實在太難做到了,更何況薪水22K的小資族,每年能買幾張股票呢?因此對於資金不足的人,建議不要浪費時間及精力了,還是效法指數化投資吧!
 
雖巴菲特建議「一無所知」的投資人購買指數型基金,但對於「略有所知」的投資人給的建議完全不同,他說:「如果你對股票略有所知,也有能力理解公司的財務數字,還能把資金分配到5到10檔擁有長期競爭優勢且股價合理的公司股票,那麼傳統的分散投資法,對你根本就毫無意義。」
 
運用這套矩陣式存股法,有別於傳統的分散投資,而且你不再是一個「一無所知」的投資人,至少是一個「略有所知」的投資人。若還能撈到一支超級績效股,更可提高整體報酬率,也就是運用「80/20」法則的威力。其實林區也指出,投資組閤中只要有支大贏家,就算其他全是爛芭樂,投資人照樣也能凱旋高歌。
 
而第三點,其實葛拉漢也提到,安全邊際與多元化原則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聯,投資組閤中具有安全邊際的證券越多,總獲利超過虧損的機率就越大。也就是說「安全邊際」其實最為重要,如果沒有安全邊際,那分散投資可能就沒有意義了!還可能造成投資結果不如預期,葛拉漢不也說,如果以最簡短的字眼描述價值投資,那就是『安全邊際』了嗎!
 
 
       最後,矩陣式存股法成功的關鍵就是做好「選股」和「投資組合管理」兩項工作。選股是巴菲特的「買好公司」原則,投資組合管理則是遵循葛拉漢的「防禦型投資」策略。
而此書針對投資組合管理有提到三個策略:
1.資金配置
2.等比率買入
3.高估時賣出、低估再重組
 
投資組合資產配置如同葛拉漢的25%~75%的股債調整建議,對於防禦型投資者來說,因為保留資金,在股市股市嚴重下跌時,有相對比較好的處境。雷大在書中建議以大盤水位作投入資金的調整,如:7000點投入50%的資金。價值投資人唐納.亞克曼,也是因為持有現金,在股市崩盤時加碼買進,因此在2008年的表現比市場好11%,而在2009年市場回升時更比市場好33%。
 
等比率買入是因為,當做我們都是業餘投資人,無法掌握產業風險,因此這會是最好的參與方式,而且資金可以因為分散持股,而得到更多的彈性
 
持有2~3年期間,定期檢視賣出高估及衰退的個股,買進更有獲利潛能的標的。林區說:「如果能在幾支穩定成長股間成功的輪流操作,所獲得的報酬率可能會等於投資一支大贏家。」而當然,價格合理的A級公司要繼續持有,這樣還可以降低投資組合的週轉率
 
再針對第三點,葛拉漢說:「防禦型投資組合,應該時不時的加以調整,尤其是當所購買的證券明顯超漲,而且可以改用其他價格更為合理的證券取而代之時。...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最好賣出後繳稅,而不要留在手中後悔。」
 
 
心得:
       這幾年學習價值投資的路上,看了許多書籍 ,從大師的名著到國內的作者,我想效法巴菲特的投資方法,更試圖模仿國內許多投資達人的持股,最後感覺其實四不像,績效也不見得贏過大盤,更沒能安心抱股
後來我瞭解到,身為一個投資人,重要的工作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我認為這個方式還必需符合自己的個性、知識以及本身的經濟狀況
反過來思考,我們都不可能成為巴菲特,甚至那些投資達人,但他們是很好的學習對象,我們都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只是你可能沒辦法跟他們做的一樣好,我們承認這點就好。
於是我思考起葛拉漢在《智慧型股票投資人》裡的建議,我們該成為哪一種類型的投資人呢?我反問了自己幾個問題:
 
1.我是否工作忙碌,我無法像職業股東一樣深入研究公司?
2.我能投資的閒錢不多,我無法承擔更多風險?
3.我是否願意花一些心力在投資組合上面?
 
投資人應該問問自己這些問題!而我就是如此才決定遵循防禦型投資的原則,我的個性偏好主動式選股,目的是獲得更好的績效,但基於本身目前的種種因素,因此矩陣存股法完全符合我。
這套存股法可以滿足想透過主動選股達到更佳績效的投資人,且不違背防禦型投資的原則。如果你是一位積極型投資人,那這套方法還可以優化你的投資流程。葛拉漢也指出,利用防禦型投資者的各種品質及合理價格標準,他們就可以做的更好
 
雷大在書中有句話:「隨著時間過去,如果你在投資方面得到了足夠的技術、心得,以及績效上的進步,那麼你就可以修改這套原則,讓它變成符合你的方式。」
我想這句話將變成我接下來努力的目標!
 
文末,我想分享巴菲特說的:「當『傻』錢承認它受到限制,就不傻了。」這話說得好,我們必須瞭解自己的侷限,對於沒有時間去研究每家公司細節的人,如果以矩陣式存股法投資一籃子合理價格的好公司,一段時間下來,我相信可以有更好的表現。
 
-------------------------------------------------------------------------------------->
後記:為什麼要發心寫文推薦呢?我想如果我是個作家,有個讀者這樣做,我一定高興到飛起來。況且我沒有買雷大的課程,而他常在部落客無私的分享貼文,我想以行動支持他,讓他在未來有更好的作品,因此想做點什麼來支持這位作家,再次推薦雷大的《矩陣式存股法 年賺18%》。
 

#投資警語:此篇文章純屬個人讀後心得分享,也無任何文稿邀約,書中還有許多更棒的內容,但因尊重作者不便透露太多,對於本文內容,讀者應該體認到是撰文者吸收後的二手資訊,如果對於此書有興趣應該要買來看看噢,祝大家投資愉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