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答網訊 2月10日,美國華人全國委員會(NCCA)和馬里蘭大學美籍亞裔中心聯合推出《2011年全美華人人口動態研究報告》。根據可獲得的2009年美國人口普查數據,全美華裔總人數為3638582,佔美國總人口的1.2%,是美國最大的亞裔群體。

人數猛增印證了華人在美髮展的勢頭,而更不應忘記的是,美國華裔不僅在數量上發展壯大,在政治上也開始覺醒,告別了以往「沉默族裔」的刻板形象。華裔參選人的大放異彩,讓越來越多的華人選擇了責任、義務、權利,他們受到主流社會關注,同時,白宮的大門也正向華裔敞開。

形勢:華人在政壇的影響力漸增

《2011年全美華人人口動態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以美國人口普查的數據為基礎,涵蓋華裔數量、收入、教育、婚姻、就業等各種數據,是迄今為止關於華裔美國人的最全面的一份報告。

從職業來看,華裔主要從事醫療保健、餐飲服務、製造業、科學研究等行業。但不容忽視的是,華人中出現了部長、市長、眾議員、參議員。研究專家認為,華人在未來10年有望超越猶太裔成為美國第三大少數族裔,在美國政壇的影響力隨之增大。

回顧2010年,華人參政可謂海外華人新聞中最亮麗的一景,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其他國家,處處可見參與競選的華人名字。

就當前形勢而言,美國的華人在數量上已佔據優勢,同時,中國亦成為美國第三大合法移民的來源地。很多華人聚居的地區,華人選民的票數已成為可能左右選舉結果的關鍵因素之一。

旅美華裔王剛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他生活在美國近20年之久,對華人地位的提高深有體會。「從最初的打黑工,到經營自己的店鋪,再到參與競選,華人開始翻身當家做主人。合法權益需要自己去爭取,雖然華人為美國的繁榮作出了突出貢獻,但是在教育、醫療等方面卻受著不平等待遇。」王剛說,「因為遭遇不公,現在的華裔官員都有心去爭取權益。這是進步,也將成為華人發展的主旋律。」

對於美國普通民眾來說,華人的崛起有目共睹,他們也認可這一變化。「學中文,吃中餐,在美國都已不稀奇,這為華裔參政打下了一個基礎。」教師吳曉燕說。

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提高也為華裔參政提供了堅強的後盾。「當前國際形勢對華裔參政提供了便利,形勢大好。如何把握時機、採取有效的措施鞏固海外華人地位,還需要深入細緻地研究。」一位長期從事國際問題的學者告訴記者,雖然美國華裔參政處處開花結果,初見端倪,但未來更大的進步仍需時日。

回顧:改寫美國華人參政史的一年

2010年是美國華人參政史上重要的一年,並出現了中期選舉華裔高管尋求連任等新氣象。幾代移民通過不懈的努力,引發越來越多的關注。同時,華人參政人物開始活躍在政壇上,目標直指白宮。

在2010年,趙美心、吳振偉競選連任國會眾議院,讓華裔的聲音再次在國會山莊響起;加州、紐約州都有多位華人在州一級議會或者其他重要崗位任職;而作為迄今美國華裔參政當選的最大都市市長的關麗珍,更是過關斬將,在奧克蘭創造奇蹟。以上與美國中期選舉相關的華人參政成績,都將載入史冊。

回顧這些華裔的參政過程,或可認識華人謀求政治訴求的歷程。

趙美心1985年開始走上參政之路,一路打拚,在2010年中期選舉中以絕對優勢大幅領先對手,輕鬆連任。她一直堅守族裔平等的信念,一路笑到最後。

吳振偉則憑藉實力打敗對手連任,開始自己的第七屆眾議員政治生涯。對國家稅收的獨特見解以及對教育的重視,讓他在競選中佔據上風。

接近年關時,關麗珍當選美西大都市奧克蘭市長的消息再次證明了2010年華人參政勢不可擋。她以黑馬之姿擊敗強勁對手、加州參議院前議長佩拉塔,勝利登上市長寶座,改寫歷史,提升了華裔的政治分量。

經過2010年中期選舉後,余胤良、馬世雲、方文忠分別成功連任州參議員和州眾議員,余淑婷連任州平稅局委員,朱嘉文在無人挑戰的情況下自動連任舊金山市議員。

與此同時,那些雖敗猶榮的華裔議員也將被銘記。40歲的周永康,是美國最年輕的華裔國會議員,雖任期僅有5個月,但仍打了漂亮的一仗。

前瞻:華人參政將「遍地開花」

在2010年,美國華人政壇已取得階段性突破,面對多元化的發展形勢,以及華人日益追求的地位提升,2011年註定將是華人參政的激進之年。這不僅體現在美國,英國、加拿大、西班牙等其他華人聚集密集的國家都將開啟一個新階段。

記者與美國當地一福建同鄉會會員王先生談及2011年華人政壇時,他激動地說,「前段時間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美,無疑再為華人參政注入活力,中國強大的國際影響力將是最積極的因素。」王先生在當地從事小商品銷售生意,客戶範圍的廣泛,使他對民眾以及對華人參政有著最直接的了解。他頗有信心地說:「中國如能更多地得到當地人的認可,華人參政賽跑就提前了一個身位。」

同時,通過過去兩年美國華人參政熱潮的熏染,底層華人的投票意識初步提升,無形中又獲得大量支持者。

旅美華人張成剛已在美生活20多年,之前的他只想安度晚年,從沒有考慮過誰參政會帶來什麼變化,現在他的想法有了初步轉變。「華人在美國打拚一百多年,真的不容易。要是有人願意幫華人說話,就算無利益,為自己的同胞投票也理所當然。」張老伯表示,之後會讓子女幫助投票,絕不會再出現廢票的現象。

而那些期待在美國2011年競選中獲取一席之地的華人早已蓄勢待發。競選加州副州長的舊金山市長紐森如願升遷,這預示著美國西部重鎮舊金山的政治格局將再度面臨洗牌。余胤良、丁右立兩位民選華人官員已相繼宣布競選該職位。

2010年在加拿大華人間興起的華人參政熱也儲存好了熱量,期待在新的一年中實現更大的突破。「華人參政已形成一股歷史潮流,可進而不會退。」「加拿大華裔參政同盟」名譽會長黃維忠在對日後華人參政的展望中如是表示。

加拿大華裔候選人日趨成熟的政治意識也讓他們在未來的競選中充滿競爭力。思維多方轉變,焦點由眼前轉變為長遠。

英國華人也按捺不住參與競選的慾望,雖然2010年中參與英國大選的8位候選人全部敗北,但在華人尚未建立完善參政前仍應被看作是一次飛躍。

據英國華商朱建國向記者反映,當時候選人中有華人是後來才知道的,要是能提前通知,不知有多少像他這樣的人給予投票。他期望未來華人能繼續保持高漲的參選熱情。

羈絆:華人參政之路並不平坦

海外華人參政一直是一個沉重的話題,畢竟身在異鄉為異客,真正融入當地社會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華人參選,最終還是靠自己掌握命運。由於華人選民意識薄弱、語言障礙等問題,一直阻礙華人參政之路。雖有短暫改觀,但一時無法根本改變,短期內始終是絆腳石。

首當其衝的當屬華人選民行使權利的認識。雖然關於華人參政的宣傳日趨增多,但真正行使投票權的仍佔少數,多數人還不能根據形勢審時度勢,其手中選票往往流為廢票。

「美國當地能行使權利的華人眾多,為什麼最後投票的寥寥無幾,這反映出部分華人對投票不了解。」華商張寶勝表示,大部分華人都以生意為主,無暇顧及競選,有時只是應景。

記者在與張寶勝的交談中了解到,2010年的美國中期選舉給他留下深刻感受。很多華人都不知道怎麼正確填塗選票,連選票收集點都不能準確找到,還有一些經常往返於多國的華商甚至沒時間去完成投票。

可見,迅速推動華人選民行使投票權勢在必行。

與此同時,語言障礙也成為一大難點。「華人參政必須先精通語言,不管是英語還是國內各地方言,都要略懂。」美國福建同鄉會會員王先生說,與老外交流首先需要流利的英語,其次一些老僑民對普通話不了解,克服語言關才能順利拉到選票。

華人參政不是憑空而來,是幾十年的奮鬥甚至幾代人努力逐漸積累的成果。「參選要對當地經濟、文化、政治有比較深入的了解,一些人往往突發奇想,從而敗陣。」王先生說。

華人參政成也素質敗也素質。部分華人對所做的事情不能捫心自省,往往朝錯誤的方向發展,這給華人形象造成嚴重影響。

據華商張寶勝向記者反映,小恩小惠、違法經營的事時有發生,在當地媒體的放大下,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華人群體要克服有損形象的言行舉止,例如去年就有華人與非裔因小事釀成死傷的悲劇。

團結問題一直為海外華人的頑症。來自大陸和港澳台三地的華人,由於多方原因,有時各自為政。一旦選票分散,更不易當選。記者從留學生沈肖那裡了解到,華人拉幫結派現象嚴重,就連留學生都有團體。要成功,同胞間的團結尤為重要。

與此同時,華人還應改觀與其他族裔之間的關係,加強理解,避免不必要的爭端,最大程度地擴大選民範圍。

【相關閱讀】 加安省市選華裔創佳績 凸顯華裔參政意識漸成熟

年輕華裔成英政府顧問 華人首度參政引關注

進入本文所屬專欄>>

本文是上海僑報專欄為滴答出國資訊網Tigtag.com提供的新聞專稿,其立場及觀點與滴答網無關,其他任何類型媒體或網站如需轉載必須標註版權出處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