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泰圈的人都知道很多泰國人有中國血統,大部分都是祖籍廣東潮汕的泰籍華人或者華裔,泰國現在也很多華人華裔會講潮汕話,那麼他們以及他們的兒女後代對中國以及中國文化的感情和身份認同是怎樣的??


有第一代的堂妹

第二代的堂弟堂妹表弟表妹

認知自己是華裔,覺得自己是泰國人,歸屬感在泰國。這應該很正常,長期住在那裡就覺得那裡是家,特別是全家在一起的。

泰國華裔和新加坡,馬來西亞不同於,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有華文教育,有華人群體,但是在泰國並沒有,如果華人父母不特意教漢語的話,他們是不會中文的,不會說中文的華裔後代=沒接觸中國文化,他們對中國的認同感不會有多少的,除了知道自己爸爸或媽媽是中國人而已


全世界的華人除了馬來西亞的華人依然大多完好保留中華文化,對華人身份極為珍視外,其他國家的華人要麼因為自身國策問題(如新加坡),要麼因為所在國政府的同化政策(如泰國和印尼),西方國家的華人因為所在國的文化強勢不出三代基本都被同化了,大多已經不怎麼會說華語和認漢字了,加上中國的政治和社會制度長期被西方媒體和港台媒體,摸黑,妖魔化,在這種環境下海外華人很難對中國政府和中國文化產生認同和歸屬感?就算是最親中國的馬來西亞華人,人家也僅是文化認同,人家還是以馬來西亞為祖國(法律上本應就該如此),不會認為你中國是他的國家,只不過大家同文同種天然親近罷了。所以不要一方面希望中國的跨境少數民族完全忠於中國,另一方面又希望海外華人也忠於中國,這是自做多情,一廂情願罷了。


絕大多數華裔都認同華人身份,因為泰國反共那段排華時期過去後,華人不被打壓幾十年後,又變成了皮膚白智商高血統好的代表,所以他們很願意表示自己有華人血統,雖然大多都是混過了的

但是大多數表白自己有華人血統之後,通常會說對中國大陸沒有任何感覺,自己的華人爹媽都一句中文不會講了,並且爹媽表示一點不想回中國看看,爹媽還在敷衍著中國節日的各種習俗,到自己這代以後不會過中國節日了,最重要的是要表白一下自己是泰國人,只愛泰國,有些人還會裝b地加一句並不覺得自己有華人血統有什麼可自豪的

對中國的感情,大多是鄙視,厭惡,說中國人臟,中國人沒教養,中國人沒宗教,還有政治上的

這基本是我在泰國論壇看到的大多數華人的回答,並且這些華人對現在去泰國發展的大陸人有著比其他種族泰國人更強烈的反感和仇視。至於生活中遇到的華人,我也基本能感到他們看不起中國和中國人

但是我也想強調,泰國網路上還是有那麼極少數華裔,他們維護中國,很自豪於中國牛逼了,甚至還有人支持共產主義理想

我對泰國華人這個群體沒有一絲好感(除了那些維護中國的華裔),泰國有很多印度後裔,我就從來沒有看見有印度後裔說自己看不起印度,整天就看見華裔貶低中國,沾沾自喜地說幸虧祖輩到泰國來了,還有個人說他爸爸講的幸虧他爸爸(爺爺)當年到泰國來了,不然就沒有這麼好的國王可以愛了。從泰國華裔身上,我得出一個結論,智商是跟教育有關係的,這些華裔生在泰國長在泰國,大多數人的智商明顯就變低了

想補充一下,有時候我也能理解泰國華人對中國的厭惡鄙視之情,畢竟他們生下來就這樣被教育的,他們是一群可悲的人,生活在一個被稱之為世界妓院的落後小國,卻從小被洗腦讓他們長大後看不起那個有著幾千年文明和輝煌的偉大的母國


單看祖籍廣東的泰籍華人,後來移民的不算。他們中的二代、三代如今已經凋零大半。泰國前總理英拉,中文名丘英樂,1967出生。是第四代華裔。現在已經是四代、五代、六代人的天下了。

早期的華僑大部分既有經濟實力,又有凝聚力。曾為中國抗戰捐款捐物。泰國政府為了限制這股力量,從二十世紀初開始作出了一系列政策調整,有溫和的,也有激進的。

最成功的方案是給泰籍華人大量政策扶持,而華僑是享受不到的,迫使華僑入籍。同是泰國籍,主體民族泰族擁有更高的權利,同時允許三代華族成為泰族。這就導致大量華裔身份不是華族而是泰族。現在所謂的泰國有百分之多少的華裔,都是估算出來的,已經沒法統計了(泰國政府的目的就是不統計)。

激進方案比如有一段時間曾禁止華僑入籍,歧視華僑子女等等。實際上起到的是反作用,很快廢除了。沒有廢除的是對漢語教學壓抑。首先是強制學生必須學泰語,限制漢語教學時長,取締大量「資質不合格」華校,小學四年級以上不允許上「華校」等等。不同時期寬嚴不一,如今政策已經放開一些,但「不會漢語的一代人」已經成長起來。(有點類似韓國的「諺文世代」。)泰國華人圈已經習慣泰語交流,會說泰語的泰國華人數量大幅減縮,而且他們中很多是為了和中國交流,後來才學得漢語。

當然,也不是完全泰化,中國的大部分節日也過,婚喪特別是葬禮基本還是按中式的辦。對父母的稱呼之類的也有些區別。但大體上已經和泰族人差不多了。

對待中國的感情更多的是陌生,以及陌生下產生的人云亦云的誤解。大部分華裔對中國並沒有什麼強烈的熱愛和仇視。

路過隨便一答,憑記憶寫的,細節上可能有些問題。


許多到過泰國的中國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到一個商店去買東西,店主會問你是不是中國人,從中國哪裡來,一旦知道你來自中國大陸某個地方時,店主馬上表現出一種他鄉遇故知的激動,兩眼放光,告訴你「我也是中國人」「我也是某某地方人」,然後操著家鄉話或簡單的普通話,告訴你他的祖籍在中國的什麼地方,祖上哪一位先人移民到這裡,到這裡又是如何發展起來的等等,到後來賣東西時堅決要給你大大的優惠。這種情況反映了許多泰國華人家族都牢記著自己的家族史和移民史。

自夏商以來,中國經歷了14個朝代,每個朝代都經歷了從強盛到衰弱的轉換過程。朝代的更換、社會動蕩造成大量的人背井離鄉,四處漂泊。許多人拋妻別子,遠走他鄉,流落海外。這些到海外發展謀生的中國人,有不少在當地定居下來,這些人和他們的後代早年被稱為「華僑」,而現在都統一被稱之為「華人」或「海外華人」。現在世界上不少國家都有人數眾多的海外華人,尤其是集中在從舊金山到新加坡的亞洲太平洋地區。據大概統計,亞洲太平洋地區的華人約在5000萬到6000萬之間。

人們都知道,泰國是海外華人最集中的國家之一。但是,泰國到底有多少華人(或華裔),這卻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它之所以難回答,是因為沒有所謂「華人」的標準,稱那些從中國移居海外的第一代、第二代人為華人可能沒有問題,但是到了第四代、第五代人,他們還會認為自己是華人嗎?而那些華人與當地人通婚生下的後代,還能算是華人嗎?由於沒有統一的標準,也就沒有準確的數字。一般認為,現在至少有600萬泰國人是華人或者具有較純中國血統。有人說泰國華人的數量在1000萬到1200萬之間。而有的資料甚至說,約三分之一的泰國人都具有中國血統,也就是說,泰國華人或華裔的數量多達2000多萬!但不管怎麼說,泰國有著人數眾多的華人是一個公認的事實。

那麼,這些華人是什麼時候來到泰國,他們又是怎樣來到泰國的呢?

唐宋以前,由於交通和信息的閉塞,中國人主要是在國內遷徙,從中原地區遷往中國的東南西北、四面八方。而到唐宋時,已有許多華人開始移居泰國以及其他東南亞國家。一些華人來到這些地方後聚居在一起,自成村落,也有些人雜居在當地人們之間,與當地的婦女成婚,開始同當地民族融合同化。此時,華人流寓海外大約有三種原因:一是因經商該地,適應當地條件,生活待遇較好;二是中國的海商被掠奪或被強制而長留在該地;三是因避兵禍而移居海外,幾乎歷代都有。

元朝時期,移居泰國的華人人數有較大增長。這是因為元朝統一中國後,蒙古統治者推行了民族分化和民族壓迫政策,把各民族分為四等:蒙古人為一等人;色目人為二等人;漢人為第三等人;南人為最下等的人。對這四等人的法律地位、政治待遇和經濟負擔都作了不同的規定,漢人和南人受到嚴重的軍事防治、殘酷的經濟剝削及其他種種歧視。他們不甘忍受這種統治,紛紛逃到海外,尤其以廣東、海南、福建等幾個沿海省份的人最多。他們屬於社會生活的最底層,也是對海外了解最多,最有機會移居海外生活的人。

明清之際,中國的社會戰禍不斷,自然災害頻發,經濟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人民生活極端困苦,食不果腹,衣不保暖。到海外謀求生路的人越來越多。同時,清朝統治階級也對人民採取不平等的民族政策,那些不願意被滿族人統治的漢族人又開始大量地移居海外。

明清時,中國統治集團在多數時間實行「海禁」。「海禁」是統治階級為了鞏固和維護自己的封建統治,害怕國內人民與外國人交往,害怕人民與流落在海外的反對力量聯合起來,而禁止中國私人進行海外貿易。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對海外貿易採取了嚴厲的「海禁」政策。一則出於「禁瀕海民私通外國」;二則「申禁人民,無得擅出海與外國互市」;三則強調「敢有私下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

清政府的「海禁」政策屢有變化。清朝初年,清政府為了消滅海外反清勢力,實行「海禁」。1661年,清政府為了實行「遷海」政策,禁止民間海外貿易。清政府統一台灣後,就取消了「海禁」。可是,到了康熙五十六年(1717),清政府又推行海禁,禁止商民往南洋貿易。據《明清史料》記載,清朝時期「海禁」的主要內容為:一、禁止商船往南洋貿易;二、禁止人民造船賣與外國及販米糧出口;三、禁止人民出海居留外國;四、允許外國商船來華貿易。

雖然明清政府實行「海禁」,可是民間的商船從未斷絕往南洋貿易。原先許多商人只是暫居海外,定期返回中國。但是,由於明清政府實行嚴厲的「海禁」政策,對違犯者實行嚴厲懲罰,很多滯留在外的中國人因害怕而不敢回國,從而開始定居國外。

雖然說自古以來就有中國人不斷外流到泰國並在那裡定居,但真正大批中國人旅居泰國是從近代才開始的。中國「閉關自守」的大門被西方國家打開以後,大量的西方工業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導致了中國自然經濟的解體,大批農民和手工業者破產、失業,無以為生。尤其是從清朝末年鴉片戰爭後,中國政治腐敗,戰亂不斷,天災人禍,民不聊生,人們此時才開始大批出洋謀生和旅居海外。這一浪潮從19世紀50年代開始,一直持續到20世紀50年代初,整整一百年。有資料說,到20世紀40年代時,估計在泰國定居的華僑人數已達200萬,約佔當時泰國人口的15%。

移居泰國的華人來自中國大陸的四面八方。當年「下南洋」的中國人自然都是乘船從水路走,因此早期到泰國的華人絕大多數都是來自廣東、福建、海南和江浙等中國南方沿海省份的人,尤其是廣東的潮州、汕頭地區的農民最多。然而,也並非所有泰國華人都來自中國沿海。中國內陸的雲南省靠近泰國,也是旅泰華人來源的重要省份。

雲南自古就有馬幫商隊跋山涉水,前往緬甸、泰國等地做生意。時間長了,自然就會有一些人居留在當地。不過,早期到泰國經商的雲南人留居當地的人數不是很多。大量雲南人離開故土遷居泰國的時間是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的。1873年,杜文秀領導的滇西回民起義失敗後,許多雲南回民為了逃避清政府的迫害,紛紛逃亡國外,形成了雲南人向境外遷徙的第一個高潮。他們中一部分人進入泰國北部地區,以集中定居的方式聚居在當地。至今泰國北部清邁、清萊等地還有一些被稱為「秦和人」(Chin-ho)的雲南回民移民村寨。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幾支潰敗的原國民黨軍隊殘部和他們的家屬又構成一股「難民」潮,從雲南大批逃到境外,先後共有數千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進入了泰緬邊境泰國一側的山區,形成了中國人大批進入泰國的第二次浪潮。進入泰國後,這些國民黨軍殘部及家屬中的大部分人被允許移居到清邁和清萊兩府的邊遠地區居住,也就是著名的泰、緬、老三國交界處的「金三角」地帶。據有關資料說,這些「前國軍官兵」及其子女、再加上少量其他來源的華人,總人數現在已有近7萬人。他們中大部分先後都加入了泰國國籍,也成了泰國華人的一部分。

?


不蠻各位說

最近因為被泰國人認作是泰國華人之後

我已經集齊了東南亞華人身份了

。。。

一開始對方以為我是泰國人有中國人血統

還對我挺親切(儘管也沒問我會不會泰語)

後來發現我是純粹的中國人後

那失望的眼神還是很明顯的

態度立刻就變得很不親熱了

我猜是沒什麼認同的,不然變化不會如此之大


二戰後,國際格局發生深刻變化,東南亞成為美蘇爭霸的重要地區。同時,東南亞國家的相繼獨立也刺激了民族主義的發展。在此情況下,泰國等東南亞各國相繼出台針對華僑的不利政策,當地華僑華人因而不得不調整身份認同。本文在對二戰前後泰國華僑華人的身份認同進行比較的基礎上,論證了其身份認同發生變化的原因。

一、早期泰國華僑的身份認同

華人移居東南亞地區可以追溯到漢朝,距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每逢新舊王朝交替,大量不堪戰亂的平民與沒落的權貴就會遷居至地緣臨近的東南亞地區。從早期華人移居東南亞至二戰結束,總體上東南亞各國華僑都對中華民族身份及中華文化保持高度認同。

在暹羅素可泰王朝時期,泰國派遣使節向中國政府進行朝貢,雙方的朝貢貿易一直持續到19世紀;明朝洪武年間,華人使者開始前往中國進貢,此後隨著兩國經貿往來增多,移居泰國華人也逐漸增多;1766年,緬甸軍隊圍攻阿瑜陀,具有華人血統的「鄭王」率500部下突圍並收復阿瑜陀城,建立吞武里王朝。鄭昭在位期間,鼓勵其祖籍地潮汕的居民移居泰國;鄭昭死後,泰國王室對華人寬鬆的政策進一步延續了移民熱潮,拉瑪一世在泰京城西建立了一個華人商業區,大批華人移民湧入,逐漸演變為今日的曼谷唐人街;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日漸衰微的國力難以維持中泰之間的朝貢關係;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華工出國合法化,大量華人湧入泰國,而泰王拉瑪五世則傾向於自然同化的移民政策。

由於辛亥革命的影響和在華僑中興起的民族主義思潮,華文學校和接受華文教育的華僑子女越來越多,華人同化進程受阻,拉瑪六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頒布《國籍法》,規定不論父母屬哪國國籍,凡是出生在暹羅的人均屬泰人,這與1909年清政府頒布的有關國籍的法令相悖,造成了雙重國籍的問題;頒布《民校條例》對華文學校加以管制,規定華文學校在內的所有民辦學校的創立,需要經過教育部批准才能進行辦學;對上層華人封賜官爵以爭取其歸順泰皇室。1932年政變後,新政府加強對華僑身份認同的干預,修訂《民校條例》和《移民法》,限制中國移民入境,以限制湧入的新移民對當地華人社會身份認同的增強,延緩華人同化於當地的進程。1939年鑾披汶·頌堪執政,他十分重視國家形象的建設,並與國家利益掛鉤。1939-1942年間,他頒布了12個文化法令以激發泰國的民族精神,鼓勵人民排外,並採取強硬的排華方針。1944年,新政府宣布取消鑾披汶時期的排華措施。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前,泰國華僑儘管對中華文化及其身份保持高度認同,但在泰國文化耳濡目染的影響及泰皇室的同化措施的作用下,總體趨於向泰人身份認同平緩過渡。20世紀初期,清政府頒布國籍法,規定具有中國血統的人均為中國人,將泰國境內華人均納入到中國人範疇中;泰國政府強硬的政策,加強了華僑社會的民族意識;孫中山等愛國志士也曾來到泰國宣傳革命思想,成立同盟會暹羅分會,推選蕭佛成為主席,《華暹日報》為暹羅分會的機關報,進一步加強了泰國華人對自身作為「中華民族」一部分的身份認同。

二、戰後泰國華僑華人的認同

從早期華人定居東南亞至19世紀末期,華人與當地文化的融合進程很少受到干預;19世紀末至二戰結束,受外力作用影響,同化進程停滯不前;二戰後東南亞各國的民族主義運動高漲,新興獨立國家紛紛採取強制性政策減弱華僑的身份認同及民族主義情緒。

二戰結束後,中國是戰勝國,而泰國作為戰敗國,其排華勢力受到嚴重打擊。戰後新成立的暹羅政府與中國於1946年簽訂《中暹友好條約》,條約給華僑以很大的居住及自主經營權,這一時期泰國華僑同化進程最為緩慢。1947年鑾披汶發動政變,開始了他第二次執政,對華僑子女實施強制性的泰文教育,對中國採取敵視態度,限制中國移民入境,加快了華僑的同化進程。

1955年以後,泰國對華人的同化政策趨於溫和,主要遵循兩個原則:限制新移民和放寬入籍手續,使得大量華人加入泰國國籍。一方面是因為中國取消了雙重國籍的政策,鼓勵海外華人主動融入當地文化;另一方面,出於改善外交環境的需要,泰國需要和中國建立友好關係以適應國際局勢的變化。1957年鑾披汶下台後,沙立·他那叻注意到華人在泰國五年計劃等經濟建設舉措中的作用,放寬了對華人的限制。他儂·吉滴卡宗執政期間,規定法律上沒有華文學校和泰文學校的區別,允許六所民辦華文學校授課至高中。1975年,中泰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兩國逐漸拓寬合作領域、增強民間交流,泰國通過放寬華僑入籍的限制加速同化進程,中國也對其政策的合法性予以承認,華人成為兩國增進良性互動的橋樑。

總體而言,泰國在二戰後對華人實施較為溫和的同化政策,力圖通過「軟硬兼施」促使華人主動認同泰國文化、融入泰國社會,且這種政策發揮了明顯的效果,使在泰華人在該段時期內相對容易地產生了對泰國文化的認同。

三、社會環境對身份認同的構建作用

相較於其他東南亞國家,泰國華人較早形成了對泰國文化的認同,且融入當地主流社會的過程較為平緩,這不僅與戰後泰國歷任政府溫和的同化政策有關,還有賴於泰國文化環境的影響。

20世紀初期至二戰結束這一時段的文化環境阻礙了華人同化的進程。一方面,由於受到中國革命維新派革命思想的宣傳,當地華人在對華人身份高度認同的基礎上,於1910年因暹羅實施華人與本地原住民需繳納相同數目的「人頭稅」而發動大規模罷工,這刺激了拉瑪六世強化歧視華人的政策。其次,20世紀初期華人移民暹羅的浪潮阻礙了華人同化,僅1920-1930這十年間,就有近40萬新華人移民,且婦女佔有相當高的比例,男性華人移民越來越多地選擇與女性華人移民通婚而不是與當地居民通婚。再次,20世紀初期暹羅對華文教育進行嚴格限制,引起華人社會的不滿。

二戰結束後特別是1955年的萬隆會議以及鑾披汶對西方民主政治進行考察後,泰國的文化環境較二戰前更為寬鬆。泰國的戶口本上只有出生地和父母姓名,沒有民族,這體現出泰國政府實施的全面泰化政策,華人與本土居民在法律上具有平等的經濟機會和政治地位。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大量華人獲得參政議政的權力並擔任要職,在1983年大選中,有兩位副國務院院長、七位部長為華裔。在1986年大選中,347個眾議院席位中有86名華裔。90年代的差猜·春哈旺、班漢·西巴阿差、他信·西那瓦作為華裔後代相繼出任泰國總理。此外,1992年的流血事件後,民主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泰國軍人統治的效力,1997年的新憲法為華人參政提供了公開透明化的政治環境,促進了華人身份認同的本土化。

四、結語

總的來說,二戰前泰國華人身份認同可以分為兩部分:19世紀末以前和20世紀初期到二戰結束。從早期華人定居至泰國到19世紀末期,華人同化於當地的進程較為平緩;20世紀初期到二戰結束這一階段,清政府對海外華僑的吸納政策,辛亥革命對當地華人的民族主義起促進作用,再加上中國受列強長期侵襲,一定程度上凝聚了泰國華人的民族意識,增強了其對自身中國人的身份認同。

戰後國際格局發生深刻改變,中國和泰國均作為新獨立的民族國家,需要增進良性互動、擴大雙邊合作。泰國溫和的同化政策以及寬鬆的社會環境為華僑經濟的轉型提供條件,促進了其身份認同的轉變,泰國華人在中泰雙邊關係中逐漸扮演起更加重要的角色。

參考文獻

[1]李恩涵,《東南亞華人史》[M],東方出版社,2015年版,第484頁

[2]徐啟恆,泰國華僑與辛亥革命 [J],《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989年,第44頁

[3]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廣州華僑研究會 編著,《戰後東南亞國家的華僑華人政策》[M],暨南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87頁

[3]許梅,泰國華人政治認同的轉變—動因分析 [J],《東南亞研究》2002年第6期,第48頁


作者信息:楊朔,海國圖智研究院研究助理,現為研究院出版物《東南亞觀察》編輯。研究興趣:區域一體化、中國—東盟關係。

文章信息:原文摘自《東南亞觀察》總第50期

刊物信息:《東南亞觀察》是海國圖智研究院獨家推的深度報告,聚焦東南亞區域一體化進程,重點國家政治經濟動態,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等內容,為中國與東南亞的讀者提供科學、客觀、理性的時事解讀。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想要獲取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圖圖知道」


不存在的

若是談文化認同,你從姓氏上就看得出來

新加坡、馬來西亞好多人還是華姓,泰國華裔呢?

但這也無關好壞,因為本來旅居異國他鄉無非為了生活,慢慢地也就紮根了,多年下來有所同行也不足為奇

可以參考此答案: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441018

另,該問題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理解:俄羅斯人怎麼看待不會講俄語的中國俄羅斯族?中國人又怎麼看到他們?(這裡的「俄羅斯族」只是一個例子,可以換成很多其他少數民族。)

在某個寺廟前面的大集市上,看到一個70多歲的老爺爺在擺攤賣佛牌 殼子鏈子。知道我們是中國人後,異常興奮。他說他6歲去了泰國。我記得很清楚,他說「我也是中國人啊」,他是說中國人,不是華人。還記得自己老家是潮汕。

還有大皇宮一個導遊,60多歲的婆婆,是第三代華人了。中文很蹩腳。她說她們家幾乎沒人說中文了。

在普吉島,一個賣乳膠的小弟弟,20歲不到,中文說的非常好,完全沒有口音。我以為是在泰國做生意的中國人。然後問他,你是中國人啊。他有點不高興了,說:我是華裔,但是絕對不是中國人。他用了絕對這個詞。

總的來說,老一輩還有感情,年輕一代沒有了,甚至有些人以此為恥,說中文也是為了做生意。

相反,遇到幾個在泰國的果敢人,他們很大方的說自己是中國人。他們也真的想讓別人承認他們是中國人。

真是諷刺了,有些你不要的東西卻是別人夢寐以求的。


就是泰國人,只不過流著中國人的血罷了。


他們僅僅認同自己是泰國華裔的身份,內在完全是泰國人。

華人的外表,泰國人的內心。

中國傳統文化也對他們有影響的,但泰國人的思想根深蒂固。


泰國華人的二代三代生在泰國長在泰國,如果在這個國家融入的很好,享有一等公民所有權利,為什麼不能認同自己是泰國人?而要認同其他身份?!如果對養育自己的國家都這麼忘恩負義,那還是人嗎?!就像一個孩子被抱養走了,在養父母家裡生活的很好,父母對待她如親生孩子一般, 但他被親生父母要求記住自己是親生父母的血脈,要傳承親生父母的做事模式和文化思想,而養父母對他沒有任何要求,試想一下, 這個孩子會覺得更想傳承誰的思想和文化?!我這麼說,一定有人覺得我不愛國是嗎?那麼請先搞清楚什麼是中國,什麼是中華文化,是現在的中國大陸的文化是中華文化還是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是中國文化?歷史上中國被外族侵入過很多次,被侵入時,那些文化算不算中國文化?一種文化的傳承是被逼著去傳承的,還是他本身就自然而然會被傳承呢?如果一個美國人,出生成長在中國,你會要求他去記住自己的美國文化,和美國的思想方式,讓他拋棄中國的東西嗎?


沒有啥認同,人家從小學的泰文學的是泰國歷史,唱的是泰國國歌,怎麼能指望他們對中國有認同,平白無故讓人家認同中國只會讓人家反感,更會讓他們在自己的國家被主體民族排斥,處境變的尷尬


大清時期就有的泰化運動了解一下


泰國這種又窮又落後的國家有啥可優越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