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往生論·上·

第二篇

  下面一段偈子用較大的篇幅來介紹觀察門。象禮拜門、讚歎門、作願門用比較簡單的言詞來表達出來,因為歸命就是個簡單的事情、決斷的事情、不可含糊的事情;讚歎亦需明瞭簡單,盡十方無礙光如來,作為讚歎阿彌陀佛殊勝功德三身利益;願生安樂國的願,不需多願,不需雜願,只需真實之願,就是以佛願為真實,隨順佛願發起利益,作願門亦是很簡單。以後的觀察門就要依廣法攝受,引導大家通過廣泛的觀察得以出離我們一些偏見的觀察,成就智慧的觀察,因為觀察門是通過觀察來引發大家的智慧產生正見,觀察門的文字篇就用的比較大一些。

  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土清凈廣大,能含納十方一切眾生往生彼國,如此因緣清凈無有污染勝過三界道。這是觀察門,讓我們大家來好好觀察極樂世界,若不觀察極樂世界,為何要往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因緣?我們不作觀察,就很難發起真正的嚮往、真正的歸命、真正的這種往生的運用。「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極樂世界清凈莊嚴,非三界三攝,非色界、非欲界、非無色界,勝過三界道。「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這樣文字告訴我們極樂世界國土這種量的廣大、不可思議的所在。它依清凈欲使一切眾生往生極樂世界,這種清凈國土是對一切五濁惡世乃至對一切差別國土發起的利益。這量的廣大是對一些狹隘國土而發起的回施。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阿彌陀佛國土清凈廣大,它的本性是依正道而建立。這正道是大慈悲所現,是欲使一切眾生出世而發起的給予。阿彌陀佛之所以建立極樂國土,就是大慈悲的給予,正道的加被,欲使一切眾生得出世善根,也就是成就佛果的根性,引發這種根性。這種本性的共用、根本的所在,就是「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凈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這種清凈廣大慈悲的教化,欲使一切眾生得「凈光明滿足」,得心地圓滿光明藏,得以「如鏡日月輪」普照一切世界利益眾生,使一切眾生心如明鏡,與萬法清晰明瞭而無染濁,得以自在力,稱為「凈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的這樣形象,得到這樣的利益與法益。這是引導我們觀察極樂世界加被給予我們利益,我們一定要與自己聯繫起來,莫以為這是文詞。佛教是法的給予,言詞當下即是利益的給予,我們要作這樣的引導,學習就不會浪費自己的時間,就不會浪費自己的生命。這種清凈廣大慈悲的給予,使我們大家得到「凈光明滿足」。這種滿足使大家心地有如鏡子一樣,普照一切世間。

  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因為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種莊嚴是對大家心地最究竟的描述,也就是對我們佛性本心的描述,這地方是很親切的,是我們的根本所在,莫作它想。「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由我們的心地流出這種光明智慧含納一切珍寶,具足一切如意,成就一切莊嚴。這莊嚴是不可思議的,非假共用、非假作為,本來具足,所以稱為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以任何事的發起,全能成就這樣功德與利益,事事如是,光明從心中流出,那麼一切世間的法都成為佛法、善法。這是對阿彌陀佛極樂國土的一種描述。這種描述,是一切眾生心地祕密莊嚴,大家莫要輕意帶過。

  無垢光焰熾,明凈耀世間,若能得知這樣具足妙莊嚴的共用,它是以清凈廣大慈悲而建立這種出世善根,成就圓滿的無所得,這種光明之相,也就是凈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備諸一切法益,與一切法無染無住而得自在運用。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無垢光焰熾,明凈耀世間,種種具足的圓滿心性,就會發起無垢光焰。如此無垢光焰可以回施一切眾生利益,「明凈耀世間」。我們在世間有這樣的話,「人若無求品自高」,無求品自高,這地方是一種具足、滿足,不是一種虛假的具足、貢高我慢的具足、自以為是的具足,是一個真實「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的具足。這種具足是無染的具足,是真實不可思議的具足。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成就這樣不可思議的力,這種力是給我們一個「無垢光焰熾,明凈耀世間」,回施自己照見自己本心佛心的力,讓我們大家來認識自己的本心,認識自己的佛性。這一段文字對於我們來說是極為的重要。

  寶性功德草,柔軟左右旋,觸者生勝樂,過迦旃鄰陀,因為阿彌陀佛這種廣大清凈慈悲的教化,圓滿一切光明,具足一切珍寶莊嚴,成就一切利益給予,一切事一切物,若遇者碰者見者鹹得饒益,稱為寶性功德草。草者,處處發起利益。最為普通的因緣我們稱為草,一般在我們世間說草民,就是輕賤、到處都是的意思。阿彌陀佛這種大功德利益的給予,極樂國土這種莊嚴觸者碰者見者知者聞者鹹得利益,所以稱為寶性功德草。觸者生勝樂,這種快樂的因緣,使大家得到出世間的利益與教化。勝樂,不是世間的五欲之樂,不是貪染這種色聲香味觸法的滿足,也非禪定的滿足,是以無漏發起的法樂,無漏智圓滿成就這種快樂,稱為觸者生勝樂,過迦旃鄰陀。迦旃鄰陀是印度的一種草名,我們中國沒有這種草,也就沒有翻譯它。這種草比較柔軟,若人觸者會生起身心的喜悅與快樂。在佛教把喜悅作四種判別:一是我們通過色聲香味觸法的滿足而發生的喜悅,稱為身心喜悅;一是以禪定發生這種輕安的喜悅,再一個是以無漏智發起的無漏喜悅,還有以無漏智發起法施之喜悅,因為我們任何人心地都具足這樣的莊嚴,就是清凈廣大慈悲光明,備諸一切莊嚴,普照一切世間,能使一切眾生觸者鹹得無漏的智慧,鹹得法施的快樂,所以說過迦旃鄰陀。過是超過愈過,因為無漏法之給予,是沒有染濁的,世間的一切所謂歡喜因緣大家會染濁,因為一喜就會貪圖喜悅、貪圖受用,而墮落貪心之中。佛法這種清凈廣大光明慈悲智慧具足莊嚴的滿足,這種法益的給予普照一切世間,使一切眾生觸者鹹生無漏法喜、出離真利,故稱寶性功德草,柔軟左右旋,觸者生勝樂,過迦旃鄰陀。左右旋,是以逆順鹹能發起饒益,因為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是一切眾生最究竟歸向,若贊、若信、若疑、若謗,其究竟來說必得往生無一遺漏。釋迦佛在《無量壽經》上這樣提示我們,「一切蜎飛蠕動之類鹹因此法而得度脫」,就是逆順鹹得利益,逆順鹹得加被、鹹得回施,是佛徹底悲心究竟給予,是佛教最徹底之說,也是暢佛普度眾生之說。普度者,不管順逆,只是圓滿給予,只是究竟攝受,如此教化因緣是絕待的。凈土一法是絕待究竟的教化,稱為攝受法門。凈土法門是一個攝受法門,攝一切眾生慈悲不捨,欲拔一切眾生苦,包括瞻心謗意,如此無量眾生之類,皆惠以真實之利,皆作究竟圓滿給予,所以說是柔軟左右旋,觸者生勝樂,若信若謗若疑,鹹得圓滿利益回施。很多學凈土法門的人對這地方有疑惑,說佛法不度無緣之人,怎麼會瞻心謗意鹹得往生?因為凈土一法是諸佛無盡大悲徹底悲心的惠利之教,只是究竟給予,以無量壽無量光盡未來際,攝受一切眾生、教化一切眾生,廣大的這種教化因緣、慈悲不捨的因緣、徹底給予的因緣,一切經滅盡唯留《無量壽經》止住百歲。唯留《無量壽經》止住百歲,就是全顯《無量壽經》凈土法門是諸佛的徹底悲心,最究竟的教誨,絕待圓融之給予,所以說瞻心謗意鹹得往生。在佛教有個比喻,有如入旃檀林,就是林子全是香樹,若打若拜,鹹得香氣。佛法亦復如是,謗佛信佛因緣皆得饒益,信佛因緣得以出離,當下利益現前,疑佛因緣畢竟得以出離,這是一個絕待之教、攝受之教。所謂攝受者,全體含納,究竟給予。攝取不捨之教就是不捨任何眾生,作究竟給予。阿彌陀佛是以無量光住持世間、住持教化,以無量壽盡未來際攝取一切眾生,欲使一切眾生得生極樂,這樣的教化方法是大慈悲所在,是徹底佛以無盡大悲這無盡大悲正在於此。觀察門在《往生論》上文字以比較大的篇幅來讓我們大家觀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二十九種莊嚴、二十九種不可思議的力,二十九種這種我們一切本來具有的祕密莊嚴。為什麼說我們大家本來具足又稱祕密?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這佛性就具足這樣的莊嚴,大家不知,所以稱為祕密。諸佛所證,宣化回施,所以稱為不可思議法力。我們現在所學的正是這種觀察門的文字。

  寶花千萬種,彌覆池流泉,微風動花葉,交錯光亂轉,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種莊嚴,是以清凈究竟廣大慈悲這種光明給予一切眾生真實利益,具足一切莊嚴、具足一切光明,使一切眾生觸者得以喜悅,也是一切眾生佛心佛性根本所在。我們通過對阿彌陀佛國土的觀察,引發我們大家的本心莊嚴,本心趨向,本心所在。「寶花千萬種,彌覆池流泉」,如此無量智慧的湧出、無量智慧的寶花、無量種類,於一切處一切時,莫不象清凈的蓮化處處盛開、處處利益、處處充滿活力。「微風動花葉,交錯光亂轉」,在一切作業之中、一切事項之中,鹹得光光相應的利益,使一切眾生得到慈悲光明活力的加被。這是我們大家的本心莊嚴,雖是描述阿彌陀佛極樂國土的水莊嚴的成就,亦是顯現大家心地的真實。

  宮殿諸樓閣,觀十方無礙,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具足一切莊嚴,包括一切宮殿樓閣。這些宮殿樓閣隨一切眾生心意,欲大則大,欲廣則廣,以種種寶來成就,可以隨身攜帶。觀十方無礙,不象我們娑婆世界的房舍,是固定的,要建新的房舍,要把舊的房子扒掉,極樂世界一切宮殿隨心而現,隨心成就,得自在安住,一切眾生心地亦復如是。我們大家的佛性心地亦復如是,究竟安穩,具足一切自在的寶藏,可以觀十方無礙。雖於十方無礙,又可以得究竟安住,以種種樓閣得以自在保護的運用。

  雜樹異光色,雖然起無量的正知正見正思維正命正業,無量的這種光明作業,妙相的運用,但是都以光明而建立的,是以真實利益而發起,是普利一切眾生來運用的。寶欄徧圍繞,以普利給眾生帶來利益圍欄,保護一切眾生,使一切眾生得到清凈法益。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種載負的力亦復如是。這是國土的第一莊嚴,如是大地之莊嚴,就是阿彌陀佛清凈國土載負一切眾生,給一切眾生帶來安穩、帶來無礙。

  無量寶交絡,羅網徧虛空,種種鈴發響,宣吐妙法音,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種虛空的莊嚴,所謂一切眾生的佛性心地本來亦復如是,含納無量法益,而無一法可得,無一法有自性,如是決定心中,會成就無量寶交羅,所謂一切法得以貫通、得以自在。羅網徧虛空,如是教化因緣徧覆一切世界,無有障礙,宣吐無量妙法,作為無量回施利益,乃至說以種種身、種種聖像,教化利益一切羣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正顯示一切眾生心地這種虛空廣大的真實,一切眾生本來有這樣的佛心與佛性。雖是我們大家佛心之描述,每個眾生本來具足這樣的自性功德,佛法非修非證,非念覺之,究竟圓成,自然本具,但這本具,我們大家因貪嗔癡慢疑後天的染濁,喪失共用,所以需要燻習、開導與加被,使我們大家得見本來。這樣描述亦是引發大家通過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虛空莊嚴,來引發大家心如虛空,使大家認識自己佛性廣大含納的這種莊嚴、無量法益的莊嚴。

  雨華衣莊嚴,無量香普燻,這是一種普供養的國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任何眾生得生彼國,都可以圓滿一切無上供養,具足一切殊勝莊嚴,欲供養一佛乃至無量諸佛,雖不動本座,可以分身無量到無量國土,以種種花衣乃至無量香,普遍供養一切諸佛,等無有異。我們的心地亦具足如是莊嚴,以阿彌陀佛國土這種莊嚴來引發我們大家稱讚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稱讚無量諸佛,就是無上的法供養,因為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萬德洪名。這萬德具足一切供養法益,具足一切珍寶成就。稱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普燻於法界,普利於十方九界一切眾生,使十方九界一切眾生鹹得圓滿究竟之給予,稱為無量香普燻。一切眾生佛性若起用之時,決定可以發起這樣的共用。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種雨華衣莊嚴,引發大家普供養之心。若能發起普供養之心,就知道佛法的根本所在。我們一切眾生佛性廣大供養之力,這種不可思議的力是為供養莊嚴。

  佛慧明凈日,除世癡闇冥,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以阿彌陀佛這種大願成就的光明,能除一切世界之癡闇冥。這癡闇冥是對我們九法界眾生所宣化,攝最究竟之地,因為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就是歸命,以歸命啟用無量壽無量光。無量壽無量光照一切世界,使一切世間的癡闇冥,也就是九法界的過失鹹得圓成。佛慧明凈日,除世癡闇冥,引發大家無量光無量壽之本心。我們稱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非內非外,只是以阿彌陀佛依正二報顯示大家的本心佛性、顯示我們大家的最究竟所在之處,如此因緣不內不外,只是引發,引發之時,圓成一切。圓成一切,方知阿彌陀佛廣大的利益,也就是「佛慧明凈日,除世癡闇冥」。癡者,針對三聖道而發起的利益,為什麼說三聖道為癡?這是以佛眼所見,非眾生所見。眾生所見三聖道是令人嚮往敬仰的地方,但以佛慧來看,菩薩、聲聞、緣覺也有癡暗之處,所以稱為癡。癡者,不究竟不圓滿,斷滅大慈悲故,因聲聞斷滅大慈悲,緣覺非究竟道業,菩薩行地未究竟圓滿,以佛眼佛慧所照,稱為癡。暗者,是對我們所謂三善道發起,因為我們沒有出離生死,不得究竟光明,在輪迴之中,雖然是人天阿修羅也具足一些福報,也多在福中顛倒輪迴,所以稱暗宅,不得出離生死。冥者,地獄惡鬼畜生,稱為幽冥之苦,三途之苦。這三途苦,稱為冥界,幽冥眾生,他們無以出離、無以自在。除世癡闇冥,是對九法界圓滿光明的回施,使我們歸入佛性究竟所在。

  梵聲悟深遠,微妙聞十方,我們知道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是梵音,沒有翻譯過來,在印度大家都這麼稱,十方諸佛也這麼稱,一切賢聖菩薩也是這麼稱念,等無有異。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常行一法,就是以南無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感召教化一切世間,以這光明名號攝取一切眾生同歸萬德,所謂稱為梵聲悟深遠。我們要明白阿彌陀佛是我們心地光明,南無是啟發運用這心地光明,佛是心地光明究竟圓滿一切,是圓滿成就所在。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梵聲。這梵聲可以使九法界一切眾生鹹得圓滿的利益,等無差別。深者,上者等覺菩薩,下者蜎飛蠕動。遠者,十方三世莫不歸依,稱為悟深遠。微妙聞十方,這種種教化因緣,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若知若不知,若是聽聞、若是執念、若是一念,鹹得微妙加被,若顯若冥鹹得真實利益之回施。微妙,自覺與不自覺,鹹得利益,是名微妙。聞者,聽聞者必得利益。十方,正是阿彌陀佛圓光所攝,無一遺漏。阿彌陀佛有個大願,「設我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這誓不成等覺,就是以微妙萬德洪名給予一切眾生。阿彌陀佛這大願就是超越十方,涵養十方,使一切眾生必得饒益,如《無量壽經》所說,「設我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因為阿彌陀佛的大願,他的名聲必然超十方,一切眾生必然得聞。得聞就是阿彌陀佛「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亦以大悲心,普利諸羣品」,這就是它的微妙共用所在,悟深遠所在,梵聲圓凈神聖所在。我們的心地正是以無量壽無量光才能真正地顯現出來,一切眾生智慧德相亦復如是,若不以阿彌陀佛的國土莊嚴、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來顯現我們心地的圓滿不可思議,我們大家無以得見自己的本心,無以運用自己的佛性,無以得見自己的智慧德相。

  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因為阿彌陀是一切眾生的本心,是一切眾生的本心才稱正覺阿彌陀。正覺者,鹹歸阿彌陀,阿彌陀是一切正覺之歸向,是一切眾生佛性所在。阿彌陀佛不過是順性起修,使大家見到佛性。佛性是大家究竟必然所在、根本所在,也是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學習佛法的最根本的因素。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我們不要以為自己以凡夫心念佛,我們唸的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也是佛願望成就、佛恩德給予,使我們啟發本心。雖是本心,若沒有阿彌陀佛無量兆劫的修持,二百一十億佛國土的彙集,阿彌陀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大圓滿的加被、萬德洪名的回施,大家欲聽聞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尚不能得,況且能得知阿彌陀佛是我們的本心呢?學習凈土一法,因為聽聞南無阿彌陀佛、憶念之時鹹得萬德具足,鹹得往生決定,鹹得識得極樂世界是自己的本家本國,以後只是個閑人,再來唸佛只是報法王之恩,行持法王之教,回施一切眾生,拔一切眾生苦,欲使一切眾生同生極樂國,同得離苦,持念南無阿彌陀佛,不過是一個報恩行罷了。這個報恩行,是正覺阿彌陀所住持的。這種阿彌陀的住持,才使大家有個學法的因緣,有個得到這個利益的因緣。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定要知道佛恩,若不然我們得不到這種正覺阿彌陀的住持,這種住持力不能成就。我們現在唸佛比較多的一種反映就是所謂唸佛有間斷、唸佛有妄想,你若念無量壽無量光,念阿彌陀佛正覺的住持,那是無以間斷的,念與不念鹹得阿彌陀佛的住持,阿彌陀佛來住持我們的身心世界,阿彌陀佛正是我們佛性本心。以阿彌陀佛這種本心來念阿彌陀佛,那是佛佛相念、真實圓滿究竟。善住持者,善識一切法,善識一切煩惱,任何一切煩惱妄想雜染因緣來時,亦得利益,亦得得見。得見什麼?識得即破。煩惱亦復如是,識得即破,稱為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只是阿彌陀佛來作主,因為凈土一法,若不以阿彌陀佛來作為主,那我們得不到佛法的利益。這是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十七種莊嚴之一。這種莊嚴是為了告訴我們,欲得成就凈土法門利益,要以阿彌陀佛來住持我們的心裡,要作我們的心之主,若不如是,我們慾念南無阿彌陀佛,念不可得,念來念去,反而得不到這種利益的提攜與慈悲的加護。

  如來凈華眾,正覺華化生,阿彌陀佛這種大圓滿的給予與教化、願力的住持,可以使無量眾生得以正信,得以蓮花化生,得以畢竟往生安樂國土。阿彌陀佛的住持可以成就無量的眷屬,每個眾生皆可以在阿彌陀佛照十方國無所障礙的大光明中得以凈華眾的這種名字,得以正覺化生的利益,成就不可思議的正覺,就是了脫生死的利益。

  愛樂佛法味,禪三昧為食,這無量的眷屬皆是以阿彌陀佛正覺之給予,使一切眾生識得阿彌陀佛如此無量壽無量光之本心,發起眷屬成就,如此眷屬愛樂佛法味,禪三昧為食。若識得本心即是無量光無量壽,會發起這種佛法味的愛樂,是以無染濁的清凈心、廣大心、智慧心、慈悲心、方便心,發起的這種法味。禪三昧為食者,以為生命之動力,我們持念南無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歸命於萬德阿彌陀,欲成佛欲覺悟,這是以佛心為正受,以佛的共用為利益,發起以這為生命的本源所在,是為食。我們都知道,喫飯與飲食是生命的來源,是生命的根本動力。我們若真正是個學佛之人,佛的法味亦可以為生命的來源,可以為我們生命力的能源所在。愛樂佛法味,以佛的法味為生命的動力、作業的動力,成就正受,發起利益。

  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雖是有無量法益的發起,行持廣大的慈悲智慧方便的教化,但無有染濁,得以永離世間之苦惱,永離身心煩惱壓迫,遠離生老病死之苦難。我們知道,極樂世界一切眾生亦是無量光無量壽,生老病死這個苦是沒有的,煩惱是不可得的,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乃至心惱也會得以永離,因為極樂國土這種莊嚴的回施,使我們一切眾生得到一個金剛那羅延身,無極之身太虛之體。所謂的無極之身太虛之體,會遠離一切世間的八苦因緣,遠離分段生死乃至這種因緣的壓迫。受樂常無間,因為阿彌陀佛極樂國土,給我們一個廣大圓滿神通妙用,一切飲食衣物都是自然的。極樂國土無量的莊嚴,凈土三經都作了仔細地描述,我們大家不要認為這些種種莊嚴、種種共用乃至種種不可思議的神通力,非我等之事,這都是我們大家的事情,是我們大家的本家本國的內涵,看這樣的文字,如說家珍,這樣會發起利益與歡喜。

  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阿彌陀佛國土是大乘所攝。這大乘就是十方九界鹹歸一真,稱為大乘。如此善根界是平等的,無有差別的,遠離一切飢嫌,皆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無有好醜,這是我們心地的教化、心地的給予。大家若是這樣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載負一切眾生同生極樂國,就是大乘善根界。這大乘善根界,就是無一遺漏同得往生,同得三十二相,同得八十種好,得到這等無飢嫌名的心地,遠離一切飢嫌之體相,這裡舉了三個例子,所謂女人、根缺、二乘。若以究竟心、圓滿心、這三種差別乃至無量差別究竟不可得心,一切眾生佛心佛性本來是圓滿究竟平等一相,等同攝受,等無差別,這稱為大乘善根界,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極樂世界果報遠離這種飢嫌,我們一切眾生的佛性心地亦復如是。

  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種大功德的利益、大乘善根的回施,使一切眾生的願樂皆能滿足。若人能引發自己的佛性,就可以消除一切習性秉性這種過失,圓成於佛道,成就究竟不可思議的力,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正是此心地的發明,願願是為了滿足眾生所需,引發眾生歸向一乘之道,歸向究竟佛法。是故願生彼,為什麼願意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以此因緣,以這種國土的十七種莊嚴,成就不可思議的力,來引發大家的心地,也就是引發大家的自性、佛性,使大家對每一個含識的佛性有個真正完整的認識,是故願生彼。願生彼者,就是願意運用這種智慧,願意運用這種光明,捨棄習性秉性之流轉,歸入一乘真實之教,是故願生彼。阿彌陀佛國,以阿彌陀佛這種圓滿教化利益,運用阿彌陀佛這三種成就的給予,往生就是了生死,覺悟就是成佛,轉向教化、轉向度脫,就是阿彌陀佛國的共用,也就是一切眾生心地成就的共用。阿彌陀佛國,這阿彌陀國是我們大家的本家本國,是本心所現,這個地方我們要反覆去思維它,不斷地去引導自己反覆觀察,因為這是觀察門,就希望大家觀察,望大家來思維,這地方不怕思維。因為我們已經思維能力習慣了,天親菩薩以這國土十七種莊嚴引發我們大家作觀察,引導我們大家思維。上面是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十七種莊嚴,引發啟發大家,引導大家得見自己的如來智慧德相,引導大家得見自己的本家本國。

  無量大寶王,微妙凈花臺,這是顯現阿彌陀佛的因地之殊勝,超勝獨妙。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土是以二百一十億佛土這種祕密莊嚴彙集在一起,建立一個絕待的教化,所謂的佛中之王,光中之尊。阿彌陀佛威神功德十方諸佛所不能及。這不能及,稱為大寶王。微妙凈花臺,以此因緣回施一切眾生絕待利益,成為微妙給予,是以法界圓成、法界給予使我們大家得見一切眾生的本心,皆可以阿彌陀佛的圓滿的功德來顯現。的確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土是一切眾生的佛性歸集之處,也就是所謂的佛性大海。

  相好光一尋,色相超羣生,顯現阿彌陀佛的身業功德莊嚴,來發起我們對比,看我們現在的身業,因為我們現在的每一生命,娑婆世界如人類,每一個人都有男相或女相、高低相南北相、好壞相,這無量的相,不是究竟相,亦不是圓滿相,只是一個一時的幻現相。相好光一尋,是以阿彌陀佛六十萬億恆河沙由尋這種金色身相,以百億佛國土的圓光,色相超越一切眾生,包括諸佛,十方諸佛所不能及,正如「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這無等倫的教化,就是色相超羣生。「色相超羣生」,來顯現我們的佛心亦超過一切世間有對之法、有對之因緣。阿彌陀佛的這種色相給我們一個究竟的教化因緣。我們現在人不貢高就下落,在我們這個時代,行持教化是比較難的,何以為難呢?剛強難化。釋迦佛以五百大願方能於此娑婆世界成佛,若無有五百大願攝護,欲此於五濁惡世成佛甚難。若無有釋迦佛慈悲,阿彌陀佛這種殊勝莊嚴,我們不能得用。不能得聞,我們就無以出離生死,何以故?若無釋迦佛的開示與教導,大家識不得我們自己的佛性佛心,我們難以知道我們自己有如來智慧德相,只是在六道中無量的輪迴,無有出離,雖有佛性而受輪迴,這真是太冤枉了,但是我們這五濁惡世,尤其是末法時代,大家更加剛強,就是很多人學佛法亦復如是,只是強化自己。佛法是為了消除人法二障,並不是強化自己,所以說南無阿彌陀佛這種大功德利益,使我們有個柔軟心,阿彌陀佛這種絕待超勝獨妙的給予,是折服我們的貢高與下落。心不貢高與不下落,是學習凈土法門最根本最主要的方法,因為阿彌陀佛的教化是清凈平等覺,這種回施是真實的莊嚴,是大乘所在。相好光一尋,色相超羣生,度脫一切眾生的貢高我慢這種剛烈因緣,因為阿彌陀佛的這種絕待教化,十方諸佛尚不能及,況且我們是薄地凡夫。很多人唸佛唸到一定程度,他就不想這是佛恩,認為自己有所得,這地方就會有大的過失,產生貢高心、增上慢心,障礙自己清凈法益,不能迅速圓成佛道,因為我們畢竟是初發意菩薩,雖然可以啟發阿彌陀佛的三身功德,只是借用罷了,這是佛的恩德給予。雖是給予,非我親證,只是給予我們,就象我們來到這道場,此道場不是我們大家建的,但是我們可以借用這個道場亦復如是,阿彌陀佛的萬德只是先借用給我們,使我們緣它而成佛道,就象我們緣火車,火車可以把我們載到目的地是一樣的。緣火車使我們達到目的地,但火車的恩德、火車的載負我們要知道,不要說你看我多厲害,我的腿快不快,那不是你的腿,是阿彌陀佛萬德的給予載負的力量,所以說「相好光一尋,色相超羣生」,是度一切眾生貢高我慢的因緣,發起一個依附的因緣,因為凈土法門是恩惠之法,我們學習凈土要知佛恩,不知佛恩就會喪失根本利益。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