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衣戰如火如荼,華爲任總的慷慨激昂昨天刷屏,也讓人看到了一箇中國企業家的風骨。過去關注土地、關注資金的社會風氣都應該學習華爲,關注人才了。


我們堅信!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是肯定能夠度過難關的。

針對人才的各種吸引政策越來越多,昨天北京的通州發佈了一個全國關注的“人才”吸引政策!


通州區對於高層次人才租住人才公寓,將給予租金優惠。

分別對第一至第六層級人才給予最高100平方米、80平方米、70平方米、60平方米、50平方米、40平方米的租金減免優惠。減免部分以外的剩餘租賃面積,按照同地段公共租賃住房租金標準收取。


具體項目和標準?政策裏明確提及了,如果高層次人才不願意租,也可以提供相對應的租金減免。租金標準是永順項目26.8元每月。標準按照通州區公共租賃住房項目周邊市場租金標準的平均值(2019年平均值爲26.8元/平方米·月)×補貼面積×80%計算。

讓人最驚歎的肯定是第一層級,針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院士,每個月可以提供100平米的公寓,或者選擇2144元的租金補貼。


偉哥簡單的點評一下:

首先:全中國現在官方認可獲得諾貝爾獎的只有2個人,分別是莫言和屠呦呦。可以說都是國寶級人物。全國任何地方都願意送幾套房吸引他們。


其次:北京吸引人才的力度在全國同類型城市來說是非常大的。

但通州與北京海淀的差距,建議通州可以多學習學習海淀。

作爲副中心對於人才的吸引迫切性應該遠遠強於海淀,但現在看,從政策角度,海淀明顯的更從人才本身出發。


5月19日上午,中關村科學城創新發展發佈會上海淀區區長戴彬彬發佈政策。


就職於海淀區高新技術企業、重點企業、重點引進企業、新型研發機構、第三方服務機構的人員,以及具有公共管理服務性質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單位的在職人員,均納入公租房保障範圍;


放寬戶籍限制,申請人不再要求具有本市戶籍,只需申請當月前3個月在海淀區工作並連續繳納社保即可,“海英人才”及特殊人才還可適當放寬條件。另外,海淀區還放寬了住房限制,申請人及家庭成員在本市有住房,但距離申請人工作單位超過15公里的,也可申請人才公租房;


第三:通州的其他人才政策吸引力也在減弱

對獲立項的創新團隊,我區將視團隊的層次給予相應經費資助。對於獲評定爲世界一流、對我區產業發展有重大影響、能帶來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創新團隊(A類),給予300萬元的經費資助;對於獲評定爲國內頂尖水平、國際先進水平的創新團隊(B類),給予200萬元的經費資助;對於獲評定爲國內先進水平的創新團隊(C類),給予100萬元的經費資助。首次發放經費總額的40%,剩餘的60%按項目計劃從第3年起逐年等額支付,年度考覈合格後,在下一年的第一季度下達。


第四:全國其他城市是如何吸引諾貝爾獎獲得者的?

寧波人才住房補貼:諾貝爾獎獲得者獲800萬住房安置補助

廣州諾貝爾獎獲得者、兩院院士等傑出專家可享受1000萬元住房補貼或200平方米公寓;


《西安市人才安居辦法》中院士級別的專家可以獲得建築面積180平方米左右,5年內免收租金,在西安市工作5年並取得戶籍,經市委人才辦認定,產權可贈與個人;

內蒙古針對諾貝爾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及相當層次的國內外頂尖人才,採取“一事一議”的方式,給予最高1億元的綜合資助,並給予個人500萬元獎勵。


第五:不能對真人才吝嗇。

對於院士、諾貝爾獎獲得者這種級別的人中龍鳳來說,一個月2144元的租金補助的確是帶有不可言的色彩了。即使最後一檔的博士一個月給800多元的租金補貼,也並沒有吸引力。


通州作爲首都的副中心,吸引人才的需求肯定非常大,這種情況下,對人纔開出的價碼應該要非常有競爭力,對院士、對諾貝爾獎獲得者,真正願意幫助通州發展的,送一套房、哪怕送一個別墅,一棟樓也不爲過。


第六:2019年,全國已經有接近80個城市發佈了各種吸引人才政策。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4月和5月,,都各有超過20個城市發佈了各種人才吸引政策,其中有半數以上都有購房相關補貼內容。累計看,2019年是各地人才大戰年,合計有接近80個城市發佈了各種人才政策。


吸引人才的目的是發展產業而不應該是發展房地產。能留着人才的也肯定是產業而不是買一套房。但這套房多大是態度。


人才購房補貼政策,各地頻繁發佈的規劃利好一方面是產業升級,產業轉移,有利於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也推動了房地產市場的需求。

截止日前,在2019年發佈各種人才引進與落戶等政策的城市已經超過60個!從力度與數量看,刷新歷史記錄。特別是二三線城市,發佈人才落戶,補貼購房等政策井噴!

首先:城市分佈出現了新特點

包括河北高碑店等城市,針對人才政策放鬆購房政策,限購政策出現了變相的調整。人才政策成爲很多二三線城市調整樓市政策的窗口。


2017年人才新政主要以少數二線城市爲主,很難看到一線及三四線以下城市身影。

進入2018年,北京、上海、深圳、廣州也開始針對高端人才局部調整引進條件。特別是二線城市成爲力度最大的人才引進城市,包括西安、南京、合肥等城市力度空前。另外,四線縣城比如紹興上虞、崑山、泰安新泰市、濱州惠民縣、江北新區等縣級城市也出臺人才政策。


2019年的新特點:嚐到甜頭的城市繼續加碼,分佈看城市基本全面開花,人才標準繼續降低,很大程度已經開始變成了勞動力之爭。特別是西安、南京等城市,在2018年力度空前基礎上,繼續加碼人才政策。


成都、武漢、石家莊、哈爾濱等城市的市域總人口均已經超過了千萬大關。在杭州人口逼近千萬大關的同時,西安、鄭州等強二線城市也在向千萬級別人口城市邁進。


其次:落戶政策繼續寬鬆

各地在過去幾年的人才引進政策,主要圍繞推進人才落戶、購房補貼、生活補貼、配套保障多給激勵。

落戶方面,大部分出臺人才新政的城市均全面放開對學歷型人才的落戶限制,

“無門檻落戶”、“先落戶再就業”、“親屬可投靠”是三大關鍵詞;以西安爲例,中等職業學校(含技校)畢業均可落戶。取消本科學歷落戶年齡限制


南京市政府官網發佈全新《南京市積分落戶實施辦法》。新規中提到“房產面積每滿1平米計1分”


第三:其他人才政策繼續升級

安居方面,給予合理的購房資格、購房補貼(普通人才一般在1-6萬)、租賃補貼(普通人才一般在1500元/月,限定發放年數)、生活補貼(普通人才一般在1000元/月,限定發放年數)。措施對加快意向型人才的流入具有推動作用。住房補貼力度大(部分含滿足合理的購房需求),生活補貼力度大


第四:多城市2018年嚐到人才甜頭

多個省會城市目標千萬人口衝刺。

自戶籍新政實施以來至2018年底,西安新增落戶人口已超過105萬。截至2018年12月31日,西安戶籍人口共計9923159人,西安戶籍人口即將突破一千萬人。南京、合肥、成都等城市均在2018年落戶超10萬。


長沙、武漢、西安、鄭州、合肥等城市均明確提出未來5年引才百萬的目標。

中西部核心城市引才力度最大。鄭州、西安、合肥、珠海、長沙、南昌、福州、海南、成都、武漢、天津、南京、瀋陽、廈門、石家莊等20多個城市引才力度最大,其中絕大部分是中西部城市。


傳統發達城市引才力度明顯增強。如排名較靠前的天津、珠海、福州、廈門,這些城市發展速度較快,對人才的需求程度明顯上升。特別是天津因爲高考優勢被廣泛關注。

一線城市也在開年就發佈了人才政策,包括北京等城市。在2018年也第一次大規模積分落戶。


附錄:通州具體項目情況:

(1)金隅花石苑項目:位於通州區梨園鎮磚廠北里,戶型結構爲兩居室,建築面積約85平方米左右,租金標準爲22.5元/平方米·月。

(2)永順珠江二期東都國際項目:位於通州區永順鎮東亞一品閣東側,戶型結構爲一居室,建築面積約40平方米,租金標準爲26.8元/平方米·月。

(3)臺湖東亞家園項目:位於通州區臺湖鎮,戶型結構爲兩居室,建築面積約50平方米,租金標準爲17.6元/平方米·月。


第一層級: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等國際大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科學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其他相當於上述層次的人才。


第二層級:中央“千人計劃”頂尖人才與創新團隊項目、創新人才長期項目、創業人才長期項目、高層次外國專家項目人選;中央“萬人計劃”人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人選;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第一完成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人選;擔任世界500強企業總部高層管理者3年以上的人才;其他相當於上述層次的人才。


第三層級:中央“千人計劃”創新人才短期項目、青年千人計劃項目人選;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人選;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人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國家級教學名師、名老中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北京市“海聚工程”全職工作類、外專長期項目、創業類、創業團隊項目人選,北京市“高創計劃”人選;天津市“千人計劃”,河北省“百人計劃”長期類項目人選;天津市人才發展特殊支持計劃高層次創新型科技領軍人才項目人選;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擔任世界500強企業中層管理者、國內100強企業高層管理者3年以上的人才;其他相當於上述層次的人才。


第四層級: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人員;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地方部門人選;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省級以上優秀專家;全國技術能手;北京市“海聚工程”青年項目、短期項目、外專短期項目人選;天津市“千人計劃”短期類項目人選;天津市人才發展特殊支持計劃企業人才項目人選;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通州區“燈塔計劃”人選、“運河計劃”頂尖人才項目人選;武清區“鯤鵬工程”拔尖人才項目人選;通州傑出人才、武清區傑出人才、廊坊市傑出人才獲獎人選;其他相當於上述層次的人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