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揭秘中國空軍「四大品牌」:紅劍、藍盾、金頭盔、金飛鏢

微信公號「人民日報政文」

2017-05-12 21:33

字型大小

2012年8月26日,我伴蔣佳冀團隊駕駛戰機在雪域高原穿越茫茫雪山,展開實戰化訓練。「紅劍」「藍盾」「金頭盔」「金飛鏢」……在中國空軍的訓練場上和各類演習演練中,這些名詞早已揚名海內外。這實際上是由中國空軍傾力打造的無限接近實戰的「四大品牌」。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空軍按照「空天一體、攻防兼備」戰略要求,加快推進轉型,不斷探索實戰化訓練的新路子。經過「四大品牌」的淬鍊,一大批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引領著空降部隊實戰化訓練水平的不斷躍升。在這裡,金台點兵工作室帶你一起領略一下「四大品牌」的魅力和飛行員的風采。「紅劍」由空軍組織、各戰區空軍指揮班子帶所屬和配屬部隊參加的「紅劍」體系對抗演習,突出「任務、體系、電磁、未知、對抗、檢討」,不編腳本、不組織預演、不向部隊提供戰時無法提供的情報信息,全程背對背進行對抗。經過10年發展,實現從戰術向戰役、從單一兵機種向多兵機種、從傳統訓練向信息化訓練的轉變,已組織20餘期,輪訓所有空軍指揮班子和作戰部隊。

殲十「紅劍」演習夜航出擊。多型戰機聯合制空、地導火力動中抗擊、情報預警一網聯動、電磁對抗貫穿全程。2016年11月中下旬,空軍「紅劍-16」體系對抗演練在西北大漠激戰正酣,兩個戰區空軍數十支部隊、近百架戰機和多個兵種上演全要素紅藍體系對抗。「紅劍」體系對抗,與「金頭盔」自由空戰、「金飛鏢」突防突擊、「藍盾」防空反導同為空軍實戰化訓練四大品牌。今年「紅劍-16」演練,採取「講、研、擺、練」方式更新組訓理念,全程設置實戰背景,全程實兵實彈對抗,突出「任務、體系、電磁、對抗、檢討」等關鍵要素,加入近距支援作戰、情報來源全自主、多機種編隊突防、預警機臨機接替指揮等考核科目,針對體系作戰能力短板,深化作戰編組集成和全要素作戰體系融合,著力提升信息火力一體運用能力,錘鍊戰役指揮員複雜戰場條件下的作戰指揮能力。「紅劍」演習表現突出、對抗空戰考核勇奪冠軍……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參加實戰化「品牌」訓練碩果累累。是什麼讓一支組建時間不長的部隊迅速成長並在戰鬥力提升上「冒尖」?讓我們一同探尋他們練為戰的制勝密碼。

經過「五級」主官培訓後的空軍航空兵某團飛行主官,從領導才能到領導藝術都得到了進一步強化,今年在執行對抗演練任務中取得突破性的成果。這並不是氣象意義上的好天氣,卻是訓練意義上的好天氣——能見度既滿足安全要求,又恰到練兵極限。「起飛!」第一批起飛的副參謀長孫迪和飛行員範文拉起時,雨突然大了起來,戰機的座艙蓋被雨水遮蓋。兩人觀察各類數據,熟練操縱,戰機直衝雲霄。戰爭來臨不看天氣,戰場設置不看環境。在某遠海機動訓練中,他們把轉場地點設置在海軍某機場。從一個完全陌生的機場起飛,機動到一片完全陌生的海域,接受完全陌生的敵情考驗,部隊經受住了近似實戰的淬鍊。在對抗空戰競賽考核的「天王山之戰」中,飛行員吳其君在面對對手十多公里外發射的導彈,果斷快速置尾,載荷瞬間拉到了將近7個G,成功將鎖定自己的導彈能量消耗殆盡。他順勢來了個「回馬槍」,發射導彈將對手「擊落」。

戰機編隊升空飛赴預定空域。「藍盾」演習突出「偵、打、走、防、保」集成訓練,是地面防空兵適應新的空天威脅和作戰樣式變化,拓展形成的防空反導一體化訓練模式,經過10餘年發展探索,已成為空軍防空反導能力的「淬火爐」和戰法訓法創新的「孵化器」。空軍「藍盾-17」演習首次設立和頒發「金盾牌」「藍盾尖兵」獎。

劍指蒼穹。2017年4月上旬,來自3個戰區空軍的6支地空導彈部隊在西北某地舉行了「藍盾-17」演習,參加考核比武的部隊要通過12個科目進行逐對廝殺,全面檢驗空軍地面防空部隊戰鬥單元的綜合作戰能力。競賽地處西北大漠,來自3個戰區空軍的6支地面防空兵旅(團),經過10餘天12個競賽科目的激烈比拼,最終中部戰區空軍某導彈營以總分第一的成績贏得空軍「金盾牌」獎,7個戰勤班組和4名個人獲得空軍「藍盾尖兵」獎,這是空軍首次設立和頒發該獎項。

奔向戰位。「藍盾」演習,是空軍地面防空兵為適應新的空天威脅和作戰樣式變化,在以往基地深化訓練、實彈戰術演習基礎上,拓展形成的防空反導實戰化訓練模式,與「紅劍」體系對抗、「金頭盔」自由空戰、「金飛鏢」突防突擊並稱空軍四大訓練品牌。據介紹,「藍盾」演習立足聯合防空反導戰役設置戰術背景,突出「偵、打、走、防、保」集成訓練,2012年來共組織200多營次遂行任務,已發展成為空軍防空反導能力的「淬火爐」和戰法訓法創新的「孵化器」,推動部隊基於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穩步提升。

導彈起豎。「金頭盔」被譽為飛行員至高榮譽的「金頭盔」,是授予空軍自由空戰考核中「空戰能手」的桂冠。2011年至今已連續組織5屆,考核規則經歷從同型機到異型機、從單機對抗到編隊對抗、從記分制到擊落制等變化,參考飛行員由關注頭盔到關注頭腦、關注隊友到關注對手、關注賽場到關注戰場,練為戰的訓練價值觀牢固確立。目前已有80多個旅團次、近700人次參與考核,51人次獲得「金頭盔」。

頭盔獲得者蔣佳冀和戰友在藍天對戰,突然發現被對手咬住,他隨即採取應對措施。2016年12月2日至8日,空軍「金頭盔—2016」對抗空戰競賽考核在某基地展開,150餘名空軍尖子飛行員齊聚大漠,競逐雲天。這次競賽考核,是一次空戰能力檢驗,更是一次全方位展示。它展示的,既是飛行員奪金的必勝信心,更是空軍黨委大抓實戰化訓練的堅定決心。競賽考核的戰鼓擂響日,正是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全面啟動時。無論空軍改革任務多艱巨,整體任務多繁重,堅持「四大品牌」實戰化訓練不放鬆!這是空軍部隊以實際行動迎接改革的信心決心。它展示的,既是空軍飛行員的技戰術水平,更是空軍部隊整體戰鬥力的水準。未來作戰,體系制勝。飛行員的每次揮戈,都離不開武器裝備、指揮系統、保障力量等龐大的體系作支撐;每一次亮劍,都是體系智慧的匯聚,體系要素的融合,體系力量的聚變。它展示的,既是一年來部隊的訓練成果,也是十八大以來空軍深化改革加快轉型的碩果。深化品牌訓練、訓練法規體系建設、新型飛行教官培訓成果,都在此次競賽考核中,以不同形式得以展示、檢驗。相信這些成果也必將牽引促進競賽考核和日常訓練走向深入。

蔣佳冀和戰友在萬米高空展開自由空戰。「金飛鏢」與「金頭盔」齊名的「金飛鏢」,是授予空軍突防突擊考核中「突擊能手」的稱號。考核地域從大漠戈壁到遠海腹地再到山地叢林,考核指標從實彈打邊界、低空飛極限到「一次瞄準、一次發射」「首攻不中,即為零分」,考核中摘得「金飛鏢」的25個飛行員(機組),已成為部隊遂行各項任務的拳頭骨幹。

2012年8月9日,我伴蔣佳冀駕駛戰機在山谷中緊急爬升。「金飛鏢」來之不易,他是是不似實戰、勝似實戰的強強對決。前些年,連續多年參加空軍比武考核,蘭空某基地年年與「金飛鏢」無緣。從基地領導到各級黨委班子,從指揮員到飛行員都感到抬不起頭。在空軍航空兵海上突防突擊競賽性考核中,該基地所屬航空兵某旅餘暉/張廷力機組一舉斬獲「金飛鏢」,讓大家備受鼓舞。

「金飛鏢」開戰首日,戰機超低空突防,準備對地攻擊。然而,面對一枚盼望已久的「金飛鏢」,該基地黨委沒有沾沾自喜,而是堅持問題導向,緊盯考核中出現的問題和失敗進行檢討反思,雖讓各級領導、飛行員刺痛了神經,卻使問題教訓真正成為戰鬥力成長的「墊腳石」,重整行裝再出發。

工程處官兵發揚「高原鐵軍」精神,在雪域高原建成了一座座精品的高原機場,為戰鷹守護共和國藍天鑄造了一座座堅固的「橋頭堡」。「四大品牌」從實戰化到實戰的「一字之距」如何縮小?從「練為戰」到「練即戰」的「一字之差」怎樣破解?他們正且思且行,在實戰化訓練的鍛造下,必將成為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原題為《揭開中國空軍「四大品牌」的神秘面紗》)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