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君就是我

賓夕法尼亞大學教育學碩士,現居美國,任職於美國最大的早教機構之一的Bright Horizon,擁有紮實理論基礎和豐富實戰經驗。

(小馬君受常爸之邀,到「常青藤爸爸」公眾號開設專欄,每週三和大家聊聊科學育兒。)

當寶寶問起來,我該如何給孩子解釋他是從哪裡來的?所謂什麼年齡瞭解什麼年齡的事情,那怎麼纔算點到即止?關於性,從小父母們總是對我們諱莫如深,這麼神奇的知識和經驗,現在我們該怎麼從容地講給孩子聽?

這些太需要父母們去學習,今天小馬君就和大家聊聊,如何與孩子談性。

聊「性」,18歲開始就晚了

阻礙成人聊「性」的最大敵人其實是自己。很多成年人一想到「性」,腦中浮現的畫面往往會讓他們打個激靈,不行,這哪兒能跟孩子說呢,他們懂什麼。可孩子卻跟成人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經歷的累積也完全不同,他們的大腦裏沒有任何關於性的儲備,所以越早和孩子準確地聊「性」,他們越會把這當作是普通的「信息」一樣看待和處理。他們會像知道「鳥兒為什麼會飛」一樣的興奮,並不會因為這些「信息」把與「性」有關的一切貼上「令人作惡」的標籤。

0-3歲

當孩子開始探索身體時,及時教給他們一些「名詞」

大概孩子到了2歲左右,他們開始對「性別」產生興趣。他們開始體會男生和女生的差別。我在給1歲多孩子換尿布的時候就發現,他們很喜歡觸碰自己的生殖器,有時候小男孩的生殖器也會勃起。

我猜想有些父母可能會表現出特別的驚訝,或者陷入無限尷尬中。其實正確的做法是坦然地微笑。如果孩子在2歲左右,我會選擇反饋孩子的行為,並且開始用很準確的辭彙。比如我會說,「你在用手觸碰你尿尿的地方,它叫陰莖。」這樣做的好處是讓孩子能明確瞭解你對於「性」的態度——這不是一個「特殊」的話題,它和顏色、形狀、字母一樣普通。

l為什麼不主張父母用「小雞雞」來替代準確的辭彙呢?

美國兒科協會研究發現,「如果成人使用一些編造的辭彙來形容孩子的生殖器官,會使得孩子不太願意使用準確的辭彙,並且對準確辭彙產生負面的情感。」同時,孩子如果熟悉生殖器的準確名稱,也方便生病時與醫生的交流,更好的治療。

Amy Lang,這位美國兒童性教育專家給家長的公開課中列出了2歲孩子應該知道的生殖器名稱:penis(陰莖);testes(睾丸);vulva (外陰);vagina(陰道)。她指出,父母需要自然地讓孩子知道這些器官的名稱和作用,最好的方法是與孩子共讀相關的繪本,在比較輕鬆的環境裏一起學習。其中,她給4-6歲孩子推薦的繪本是《It』s Not the Stork》

圖片來源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ages-stages/preschool/Pages/Talking-to-Your-Young-Child-About-Sex.aspx

l知道什麼是隱私部位,很重要!

我在學步室(1-2歲)的時候,發現無論是男寶寶還是女寶寶,都特別喜歡把自己的衣服高高撩起,並且顯得特別地開心。我看到老師的做法是微笑著幫孩子把衣服拉好,然後對孩子說「No, it』s private」(不,這是隱私的) 。但我觀察發現,這種介入基本上沒有什麼效果。

我認為,最好的方式還是家長需要提前在家與孩子進行「家庭規則」的溝通。比如可以和孩子說,家裡如果只有你和爸爸媽媽,可以撩衣服。但是到幼兒園或者外面,不要這樣做。因為被衣服遮住的地方,叫做隱私部位,是自己的,不能給別人看。在跟孩子解釋的時候,盡量不要使用「羞羞」「再撩起來就揍你哦!」之類的話,因為這樣會讓孩子開始討厭自己的身體,並且害怕再與成人討論與身體相關的話題。

參考文獻

Kostelnik, M., Gregory, K., Soderman, A., & Whiren, A. (2011).Guiding children』s social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Cengage Learning.

圖中展示的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早期教育教科書《Guiding Children》中對「自我空間」的定義。對這張圖我們要立體地來看,internal意思是隱私部位,proximal指近身區域,就是一個臂長轉一圈的區域,distal就是遠身區域,指這個區域之外的區域。

當然,大家不用這麼「學術」地去給孩子灌輸「隱私部位」。對於2-3歲的孩子,父母只要告訴孩子任何泳衣覆蓋的地方都是隱私部位。為了加深孩子對於這些部位的理解,建議父母可以在和孩子洗澡的時候與他玩「這是隱私部位嘛?」的遊戲,比如你可以問孩子「手臂」是隱私部位嘛?「膝蓋」是隱私部位嘛?「陰部」是隱私部位嗎?

l當孩子熟悉什麼是「隱私部位」後,你得告訴孩子「家庭規則」

比如擅自觸碰別人的隱私部位是不允許的。撩衣服之類的,在家中可以,但是當著其他人的面,我們需要遮好自己的身體。還有一個特別關鍵的信息,孩子必須知道:沒有任何人有權利擅自觸碰你的隱私部位。

這件事情,在美國特別被強調。我自己入職培訓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做「孩子防虐待」培訓。美國法律規定,任何一個早期教育從業者,如果發現任何「性侵」現象,必須馬上獨自向800-4-A-CHILD上報(不必通過院長批准),上報者無需承擔舉證責任,兒童防虐待部門會負責所有的調查。如果見者不報,屬於嚴重失職,老師可能面臨牢獄之災。由於國內在相關領域的監管沒有那麼嚴格,父母對於孩子必須反覆給孩子灌輸「有權利對所有人說不!」

長期研究發現,如果孩子在3歲之前就知道自己是隱私部位的所有者,以及有說「不」的權利,會大大降低未來被性侵犯的可能,並且他的知識儲備會直接對有非分之想的成人產生威懾力。你需要告訴孩子,一旦發生隱私部位未經允許的觸碰,必須馬上告訴父母。父母不會對他有任何的責備,別聽信任何人對你的威脅。如果孩子對你說了相關的情況,請選擇100%的相信孩子,不要以為這是小事,或者他不懂事。你需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是他最強大的後盾,會保護他以及支持他。

參考文獻

Kendall-Tackett, K. A., Williams, L. M., & Finkelhor, D. (1993). Impact of sexual abuse on children: a review and synthesis of recent empirical studies.Psychological bulletin,113(1), 164.

同時你還要給孩子一個「白名單」,比如在你不在的情況下,他也可以把這些情況,及時告訴那些你信任的成人(比如外公外婆爺爺奶奶,或你信任的朋友)。我認為,這件事情特別重要,國內的虐童性侵事件也時有發生,不但是孩子的信息儲備不足,更重要是孩子沒有一個值得信賴的信息輸出方。這種信任,需要從小就培養。培養的基礎,是父母「開放」以及「健康」地聊「性」。

3-5歲

告訴他們如何對待自己和他人的性器官

在跟國內的幼兒園老師交流時,他們告訴我孩子們在這個年齡段很喜歡玩醫生的遊戲,有孩子甚至會暴露自己的性器官給其他小孩看,問我如何處理。當時我第一句回答就是,「Don』t worry too much.」(別太擔心)。

有些家長看到這裡可能會喫驚,但我之所以這麼說,是有根據的。美國兒科醫學會指出,3-5歲的孩子很容易對自己和他人的性器官產生興趣,這是他們探索身體的一部分,並不是對「性行為」產生興趣,家長不必過分緊張。大部分時候,是成人過度誇張的表情,給孩子傳遞錯誤信息,讓他們認為「性」是不好的,不能談論。

當然,每個家庭對「性」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並會傳達給孩子不同的價值觀。在幼兒園裡,我會在放學後,把在教室中看到的情況如實告訴家長,並且給予家長一些制定「家庭規則」的方法。比如,如果只是看孩子對性器官好奇,我會鼓勵家長抓住教育的機會,告訴他們什麼是隱私部位,和具體每個器官的名稱。如果發生觸碰其他孩子性器官的行為,我會建議家長明確在家中告訴孩子,觸碰別人的性器官是不衛生的,並且告訴他們因為性器官非常脆弱很容易生病,就像不能把手戳向別人眼睛一樣,觸碰別人的性器官可能一不小心就會對別人造成傷害,所以這是不恰當的行為。這種交流可以在非常平和愉快的氣氛中進行,而不必大驚小怪。當然有一點我經常提醒老師,如果發現有孩子在畫性器官的圖像時,需要非常警覺,因為研究發現,這可能是孩子在家中受到「性侵犯」的危險信號,需要及時上報。

參考文獻

Friedrich, W. N., Grambsch, P., Broughton, D., Kuiper, J., & Beilke, R. L. (1991). Normative sexual behavior in children.Pediatrics,88(3), 456-464.

把握時機,從容地與孩子談論「性」

很多父母說,如果坐在沙發上正兒八經和孩子聊「性」,自己也覺得挺尷尬的。我想說,「性」不是教語文數學,不需要100%專註在同一個話題上,最適合你們的方法,可能是談論它的同時,有一件別的事情發生。比如你在洗菜的時候,可以和讓孩子讀讀關於性的的繪本,有什麼好奇的問題,你可以邊洗菜邊給他回答。比如,媽媽懷上了第二個寶寶,那更是最好的機會!可以讓孩子聽媽媽的肚子,並且回答那個關於「我是從哪裡來的」世界難題。

說到這個問題,我認為孩子在5歲之前,都需要準確瞭解他們是從哪裡來的,而不是「從肚子裏來的」這樣被敷衍過去。父母需要坦誠並且準確地告訴孩子造人的過程。也許你會特別不想說,但是學術研究發現,孩子越早知道,他們越不會有「噁心」的感覺,甚至會覺得這是一件特別美妙的事情,對他未來婚姻也有好處。

你可以說,「媽媽和爸爸相愛了,有了很多身體親密的接觸,包括隱私部位的接觸。媽媽的肚子裏有一個小小的蛋,叫作「卵子」。爸爸的身體裏有一樣東西叫做「精子」。爸爸的「精子」可以讓媽媽的「卵子」在肚子裏長大,最後他會變成一個小寶寶,從媽媽的陰道里出來,他就會是你的弟弟/妹妹啦。很多動物也是這樣生寶寶的!」

對於5歲之後的孩子,需要提前向他預告你要和他聊「性」。比如你可以說,「寶寶,明天媽媽能陪你一起睡嗎?我們聊點悄悄話。」孩子有一定的預期,也能降低談論時候的尷尬。

如何在那些尷尬的問題上,給孩子設定邊界?

在幼兒園工作,偶然會看到孩子有「親吻」異性嘴脣的行為。當時孩子的老師很嚴厲的對他說,「No! Say Sorry to your friend」(不允許!快和你的同伴道歉)。雖然我不太贊同這樣的制止,但是當時的情況下,確實很為難老師。

這裡的邊界設定應該由家長完成。除了之前我們提到的「隱私部位」,「親吻」也有邊界。父母也可以告訴孩子,「親吻」是一種愛的表達,比如爸爸媽媽愛你,我們就想要用親吻你的前額和臉頰來表達這種愛。

這裡也提醒家長,如果要吻孩子,請不要親吻嘴脣,這會讓他感到不舒服,也可能會進行模仿。同時父母也可以明確告訴孩子,其他人對於「親吻」的想法不一定和我們家一樣,比如你的同伴,比如他們的父母。直接「親吻」對他們來說可能是一種冒犯,或者讓他們不舒服。因此在家裡,你可以親吻爸爸媽媽,但是幼兒園裡,為了避免麻煩,我們不親吻其他小朋友。如果你喜歡那個小朋友,可以給他做手工,也可以給他畫畫。

美國孩子到了5-6歲,在廁所中會有說粗話髒話的情況。我認為最好的方式是冷處理,而不是大驚小怪。有孩子會悄悄跑到我的耳邊說某某某剛剛說了「F***」,我一般的做法是說「Thank you for let me know. That』s not nice, please do not repeat that word. 」(謝謝你告訴我,這不太友好,請不要再重複這個辭彙) 我並不會有過多的理睬。你態度的冷漠,能最大限地降低孩子對髒話的使用頻率。

如果孩子反覆出現說髒話的情況,我會約家長在辦公室裏聊一會兒,並不是開批鬥大會,而是建議父母是否注意下平時自己的用詞,因為孩子在這個年齡段太容易模仿了。如果父母在家中聽到孩子說髒話,可以及時和他聊,「你剛剛說的詞,讓我覺得非常不舒服,很多人和爸爸媽媽一樣,聽到了也會產生反感。請直接表達你的感受,比如你可以說我太生氣了!這樣爸爸媽媽也可以更好地幫助你。」請不要在孩子說粗話時羞辱和打罵孩子,雖然這會讓孩子即刻停止說髒話,但是他會感到自己是壞孩子,翻了滔天的罪行,爸爸媽媽不再愛我了。

有個媽媽曾經來問我,看到了孩子自慰,非常著急,問我怎麼辦,是不是應該介入?當時我給那個媽媽的意見是,你可以對他說,「寶寶,媽媽知道這是一件令人舒適的事情,但是這是一件非常隱私的事情,自己在家裡或者一個人的時候,是可以做的,但是不能再公共場合做,因為別人看到會不舒服。」

這件事情上,一定要孩子知道什麼是「隱私」的事,在什麼場合做合適,以及為什麼你這麼認為。這個世界上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也有不同的家庭觀念,你在和孩子聊的時候一定要讓他明白,這是「我們家庭的價值觀」,以及讓他理解為什麼「我們家庭」會這麼認為。

寫在最後

我希望父母要建立一個自己是「性」專家的形象,以及自己對「性」是開放和包容的態度。你要知道,只有你的開放,才能讓孩子更願意與你交流與性有關的內容,而不是去聽信或者看一些不健康的內容。孩子有什麼「性」方面的困惑,應該第一時間向你請教而不是躲避你。

最後再補充一點,你需要告訴孩子,關於「性」的話題,最好只在自己家中討論,而不是去幼兒園隨便宣傳。但你要做好準備,一旦孩子知道了新信息,一定會第一時間和他的好朋友們分享。如果別的家長或者老師給你打小報告,你可以說「對不起,我已經和孩子說了這是我們家的私事兒,下次我再和他說一下。」同時你也要為自己的做法辯護,「我們家裡認為,孩子越早接受這些信息,他們就能更好地保護自己,以及做出最好的選擇。」這裡我要給勇於在孩子早期分享性知識的家長點贊,不要因為別人的錯誤而動搖了自己正確的決定。

所以,也感謝你對這篇文章的轉發,讓更多你身邊的朋友在「性」上有著和你一樣的包容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孩子們之間的交流和相互影響纔可能更加健康、順暢、積極。

註:常爸正在整理適合幼兒園小朋友看的性教育的繪本書單,和孩子共讀這些繪本,可以在避免尷尬的情況下,自然地教給孩子正確的性知識。過段時間會在公眾號推送書單,請大家持續關注。謝謝!

關注公眾號後,在公眾號輸入相關關鍵詞,看優質原創文章:

熱門文章

「初心」,看《為什麼我辭掉百萬年薪的工作做早教》

「智商」,看《提高幼兒智商最有效的辦法》

「自控力」,看《提高幼兒自控力的五個方法》

英語啟蒙相關文章

「雙語」,看《雙語的孩子數學好?!-兒童學外語的8大好處》

「英語啟蒙」,看《幼兒英語啟蒙的迷思系列》

「英文繪本」,看《史上最有心的英文繪本書單(幼兒啟蒙第一輯) & 耶魯奶爸精心研發的英文親子閱讀助手APP和繪本音樂》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