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谷凍頂烏龍 學者:非林鳳池傳入

〔記者遊文玉/南投報導〕

南投縣鹿谷鄉聞名的凍頂烏龍茶,相傳約於一百五十年前由鹿谷鄉舉人林鳳池由中國帶回,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教授陳哲三深入考證後,認為凍頂烏龍茶應於清光緒年間,由中國傳入臺灣北部之後,再間接傳到鹿谷。

凍頂烏龍茶幾乎已經成為臺灣茶葉的代名詞,鹿谷鄉人的生活與經濟更是和凍頂烏龍茶分不開。關於該茶的由來,地方盛傳是清舉人林鳳池帶回,傳說指林總計帶回三十六株茶樹,目前則僅剩凍頂山有一株留存。

陳哲三說,依據光緒元年海關報告,當時的竹山、鹿谷茶仍是野生茶,光緒以前由林鳳池引進中國茶到鹿谷鄉栽種的說法,顯然無法成立。

陳哲三指出,他前往中國實地瞭解,發現要從武夷山移植茶到鹿谷,以當時的技術與路程,茶苗必定會枯萎,不可能成功運送到鹿谷鄉栽種;如果帶回來的不是茶苗而是種子,則可能會出現變種。

陳哲三推測會傳出林鳳池帶回茶樹的說法,可能與林的身分地位有關,畢竟他是鹿谷鄉唯一的舉人。

陳哲三表示,依據比較可靠的研究,凍頂烏龍茶應該是在光緒年間傳入臺灣,當時應是由商人從中國帶至臺灣北部,再逐步傳入鹿谷鄉,後來由鄉農會舉辦茶葉競賽,打開凍頂烏龍茶的知名度。

茶農稱品種不一樣

茶園位於所謂林鳳池帶回的老茶樹一旁的林姓茶農表示,老茶樹的品種屬於原生種的「蒔茶」,與凍頂山的青心烏龍茶品種,根本不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