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一次性讲清楚究竟如何区分苏27、苏30、苏35

今年距离第一架苏—27战斗机首飞已经有整整40年了,过去的40年里,代号「侧卫」的苏—27战斗机家族已经发展出了数十种衍生型号。这数十种侧卫衍生型在外观上又很多相似之处,对于不太熟悉苏系战机的读者来说,很容易将它们搞混。最近适逢「侧卫」家族的最新成员苏—35S来到中国。苏氏战斗机姐妹花是不是让你眼花缭乱傻傻分不清?接下来,就为各位简单梳理一下侧卫家族的最容易混淆的三大型号:苏—27、苏—30和苏—35。

首先我们来看侧卫家族的鼻祖,苏—27。在现役的三代机中,苏—27是为数不多美貌与能力共存的机型,几近完美的气动布局在赋予苏—27超强机动性的同时,也让苏—27成为了三代机中造型最优美的一型战斗机。在外观上,苏—27基本型最直观的识别特征是机头的空速管、切尖的垂直尾翼翼尖、进气道两侧的雷达告警天线和中置的IRST(光电探测系统),这是它区别于侧卫家族其他战机的主要特征。

图注:乌克兰空军装备的苏—27战斗机,空速管、空速管、切尖的垂直尾翼翼尖、进气道两侧的雷达告警天线和中置的IRST(光电探测系统)

图注: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曾经装备过的苏—27表演机

1992年中国正式引进苏—27及其生产许可之后,在国内开展了国产型号的生产,国产型的苏—27被称为歼—11,早期的歼—11和进口的——27除了进气道上的生产批号外,在外观上基本没有区别,在这里不做过多介绍。

在推出苏—27之后不久,苏霍伊公司又在苏—27双座型号苏—27UB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苏—30。苏—30发展到目前,主要的型号有苏—30MKK、苏—30MKI、苏—30MK2和苏—30SM。在上述四大型号中,中国空军大量装备的苏—30MKK外观识别特征最为明显。中国空军装备的苏—30MKK是苏—30家族中唯一一型垂尾翼尖没有进行切尖处理的机型。除了平直的垂尾翼尖外,苏—30MKK和其他苏—30型号又很多共同特征:机头左侧增加了伸缩式的空中加油探杆、IRST随之被移到了风挡右侧、原先位于进气道两侧的雷达告警天线也被取消。而随著机身重量的增加,苏—30的前起落架鼻轮也由苏—27的单轮改为了双轮。

图注:中国海军航空兵(上)以及中国空军装备的苏—30MK2和苏—30MKK战斗轰炸机。苏—30MKK和苏—30MK2在外观上基本一致,要区分二者很容易,中国海军航空兵的苏—30MK2使用的是独一无二的白色涂装雷达罩,而空军使用的是和苏—27SK/歼—11相同的带缺口的深灰色雷达罩。

图注:印度空军装备的苏—30MKI战斗轰炸机,注意它的识别特征:切尖的垂直尾翼翼尖、主翼前缘的鸭翼、风挡左侧的空中加油探杆,进气道外侧没有雷达告警天线。此外,印度购买的苏—30MKI还装备了带推力矢量控制的涡扇发动机,我们很容易将它和其他苏—30区分开来。

图注:俄罗斯空军装备的苏—30SM,其最显著的识别特征就是和苏—30MKI一样的鸭翼。除此之外,苏—30SM也同样使用了带推力矢量控制的发动机。目前俄罗斯空军的「勇士」飞行表演队已经换装了8架苏—30SM战斗机,「勇士」飞行表演队可以说是世界上目前最壕的表演队。

苏—35S的识别特征是非常明显的,苏—35S和苏—27系列在外观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取消了空速管,同时前起落架的鼻轮使用的是双轮,苏—27系列是单轮,再要细说的话,那就是苏—35S翼尖挂架侧面增加了一对编队灯,风挡左侧还有伸缩式的空中加油探杆,而苏—27系列是没有这两型配置的。因此,区分苏—35S和侧卫家族的其他战机不是什么难事儿。

图注:俄罗斯空军装备的苏—35战斗机

图注:夕阳下的俄罗斯空军苏—35战斗机,从这个角度可以十分明显地看出,苏—35的机头是没有空速管的。

以上就是侧卫家族主要型号的外观识别特征,牢记这些特征,从此再也不用担心苏27、苏30、苏35傻傻分不清楚了。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