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寫日記的習慣2009年03月24日 星期二 16:16

——轉自一些佚名網友的觀點

(一)網路日記伴成長

從04年的11月26日至05年的1月30日,上一年級的女兒的網路日記已近三萬字。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女兒在輕鬆、愉悅中愛上了網路日記,最令我高興的是這一切發生、發展得是那樣和諧、自然。

當我在成長論壇「父母手記」欄目開設了育女手記專欄後,就把每天父女間發生的事記錄下來。我把網友的回帖有選擇地讀給女兒聽,又把把女兒隨口說出的話經得她同意後寫在論壇上。女兒頗感新鮮,在網上興奮地與網友交流。女兒對「說貼」的興趣使我靈機一動,何不引導女兒在網上「說」日記呢?「說」日記對於識字量不多、注意力持續時間短的一年級學生來說是最合適不過了。於是從11月26日開始,每天我都與女兒快樂地「說」日記。女兒怎麼說我就怎麼「寫」,尊重她的意見,絕不隨意修改。她在網上每發一日記,我都要聲情並茂地朗讀一番,或誇獎她,或親吻她,並發短消息請網友們鼓勵一番。半個月過去,女兒的日記突破5000字,我鄭重其事地用大字型大小、紅顏色的字做了記錄並大聲朗誦:2004年12月11日,書逸已寫完第26篇日記,字數為5046個。一向吝於為女兒買零食的我破例主動為女兒買了兩根冰糖葫蘆,並決定女兒每寫完5000字,就如此獎勵。我常對女兒說,一般小朋友都是從三年級開始寫日記,而女兒從一年級就開始「寫」日記,真了不起!這樣的賞識令女兒喜笑逐顏開,信心倍增。

女兒是在不經意和滿懷喜悅中走上網路日記之路的。寫日記是一個個由淺入深、由簡單到複雜的過程。剛開始寫時,當體現隨意性。孩子想寫什麼就寫什麼,一兩句話也可以,如果一時找不到可寫的內容,父母可適當引導,比如你今天最高興的事是什麼?今天為什麼不太高興?剛才吃飯時,你覺得爸爸媽媽誰做得對呢?你為什麼選擇這件衣服呢?談談你的想法好嗎……總之,生活中的一切事,都可以讓孩子寫。我想任何一位家長,只要掌握了「尊重、鼓勵、賞識」的原則,自然會「水到渠成」。

(二)看畫寫話興趣濃

我是從讓迪兒從看圖開始學寫日記的。由於迪兒不太願意寫字,何況,寫一篇文章起碼要100字左右,那麼教迪兒看圖寫簡單的話倒是個好辦法。每天睡前的親子共讀時間裡,我讓他找一本他最喜愛的圖書,陪著迪兒一起說圖、問圖,寫圖,憶圖。(1)說圖:開始迪兒對圖畫的興趣不是很濃,為了讓他先對圖產生興趣,我便和他一起看圖。指指點點,說說笑笑,你一言我一語。(2)問圖。我要他仔細觀察,並和他一起分析圖中的意思,並問他圖中都有什麼,都在做什麼?為什麼會這樣?這樣做好不好等等。他會很認真地回答;(3)寫圖。分析完後,我要求迪兒根據剛才我提的問題把他的回答寫在書的空白處。或一兩句話,或一段話都可以。到後來再提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根據書中圖的意思編成故事寫下來;(4)憶圖。這是另一種方法,我讓迪兒脫離圖書,通過回憶,在腦海中再現剛才出現的情景,鼓勵他用筆寫下來。憶圖這一方法難度比較大,因為視野要離開圖書,只憑記憶來再現剛才的圖像。但迪兒卻很有興趣。也許回憶起來的圖像會不準確,殘缺不全,但正因為不全面,當憑記憶用筆寫下來,回頭再對照原來的圖,發現兩者間的極大差距時,母子倆笑得前仰後合。經過這樣一段時間的訓練,迪兒的寫作能力、觀察能力、理解能力都有所提高。

(三)用筆說話共交流

寫日記對於剛滿8歲上三年級的兒子來說的確有些困難。從他稚氣的臉上愁眉不展的表情里,從搗鼓半天后在日記本上留下幾句生搬硬造的空話里,我看到了他的無奈。怎樣讓他把寫日記當成自己生活中的一件樂事呢?左右為難中,我忽然想到,何不嘗試著與兒子用筆交流呢?於是我準備了兩個精美的日記本,一個是兒子的,一個是我的。從此,我們父子間又多了一種交流方式——在日記本上用筆說話。我盡量把自己的思維方式、對事物的態度、說話的語氣等降到與兒子相吻合的水平,交流中避免成人化的口氣,家長式的說教,而讓兒子覺得日記本上的爸爸是他的「知心小朋友」;其次,交流的內容盡量以兒子關心的事為主。比如我們看完動畫片《藍貓淘氣三千問》後,就在日記本上討論「菲菲」可能在下集中怎樣脫險。星期天,兒子纏著爺爺上山撲螞蚱,回來後我們就討論什麼地方螞蚱最多,怎樣才能撲得住。有一天他把媽媽的相機給敞開了,膠捲全給曝了光。我們就在日記本上討論該怎樣把這件事告訴媽媽,她知道後會不會生氣,如果生氣了該怎樣向她認錯等等。同時,我也不停地用自己的日本給他做著各種示範。幾個月過去了,兒子終於不再為寫日記犯愁,我也童心大增,找到了一起陪兒子成長的快樂。

(四)家長下水寫日記

師下水寫作文,家長為什麼不可以下水寫日記?不管是誰,自己寫的東西往往不知寫得如何,總希望能知道別人怎麼寫的,而如果家長和他一起寫,他會覺得很有趣,而且家長的日記自然就成了他的範本。他可通過比較,發現問題所在和自己的不足,取長補短,提高了欣賞、鑒別能力和寫作水平。有一次,我和孩子一起同一題目的日記,寫完後,互相當老師,互相批改,一起討論兩篇日記哪兒寫得好,哪兒寫得不好,並把好詞佳句划出來,把病句、不通順句改過來,互寫評語、互想打分,孩子樂此不疲。此外我又來個接龍法寫日記。我和孩子同用一個日記本,兩人先起一個題目,比如《哈巴狗奇遇記》(他最喜歡狗),然後展開想像,任意發揮,今天孩子寫幾段,明天我接下去寫幾段,如此輪流寫下去,就成了長篇「小說」。這種方法即增添了寫日記的樂趣,又能最大限度地發揮、鍛煉孩子的想像力,而要寫出好文章是離不開豐富的想像的。而我寫的過程中注意了情節的生動有趣,語言的豐富變化,構思的奇麗巧妙,有意製造些懸念、疑問,好讓孩子有興趣接續下去,並鼓勵孩子異想天開,多動腦筋,把故事編得更好。

(五)學「畫日記」趣為先

兒童的語言積累不多,識字量有限,孩子天性愛畫畫,不如讓他們作畫,用自己能夠看懂的畫面形式來表述自己心中要表達的內容。我家的孩子六歲時,外婆家養了小雞。回家後我就讓他先說說「今天在外婆家看到了什麼呀?」在他說的基礎上,我就嘗試著讓他把它畫出來,好讓爸爸回來時看看,或和媽媽一起畫下來,比一比誰畫得像。孩子很樂意畫。如果沒畫好,他會去反覆觀察,直到他自己滿意了為止。畫得多了,孩子的觀察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培養,養成了看到什麼就把它畫下來、向大人們表述的願望和習慣了。由於要向大人展示作品,因此說的能力也在加強。日子一長,他不想說了,就會在畫上面加個簡單的文字說明。這時,你再鼓勵他把這種「在畫旁邊註上文字」的方法堅持下去,這樣便自然地過渡為兒童的寫話練習。當然,「畫日記」的習慣有了,我們還要在原有的基礎上提出新的要求。如從「單幅圖」向「多幅圖」轉化,如可先讓孩子寫(畫)自己一天中經歷的一件事,讓他們把這件事的情景用畫下來,隨後,我們可以讓兒童畫一組畫,表達一件完整的事件。如:他們做的遊戲,生日情景,路上見到的趣事,田野里的景象,班級里發生的事,媽媽(爸爸)的故事……隨著兒童的知識面不斷擴大,識字量的增加,便可要求兒童寫小段話來表達自己的意思,這樣,「畫日記」就自然地過渡為「寫日記」了。指導孩子寫日記,不是靠強迫,而要注意做到「趣」字為先,在玩中學,在玩中引導。這種「畫話」形式活潑,兒童最容易接受,有利於培養他們良好的說話寫話習慣和說寫興趣,為今後的習作打下紮實的基礎。

(六)侄女網上畫外「音」

我的小侄女是一個年滿5歲的非常喜歡畫畫的小女孩。一日,小侄女和好朋友一起出去放了半天的風箏,一回家就興奮地跟我說個不停,見我在家正在玩電腦,就鬧著要畫畫。這時我突然有一個奇想,可以讓小侄女把今天下午放風箏的事畫下來呀,然後再配以文字說明,這不是一個很好的培養她記日記的好習慣嗎?於是我趁機讓她將今天放風箏的事用她喜歡的金山畫王軟體畫下來。效果居然是出奇地好,小姑娘畫得有聲有色,藍天白雲,風箏飛舞,夥伴笑臉……然後我叫她再配上畫外「音」(由她口述畫中內容,我打字輸入)。完成之後,我們就津津有味地欣賞這幅有畫有「音」的精美作品。我又把她這幅作品上傳到她網上的寶寶主頁上。並故意告訴她,可以讓全世界的小朋友看到她放風箏!小侄女將信將疑,信心也更足了。以後,小侄女只要是遇上開心的或不開心的事,都要用金山畫王把它畫下來,並配上她口述的文字。她還經常去看她的主頁,看又有誰去訪問了。

(七)生活計劃變日記

學寫日記從哪兒開始呢?家長不如和孩子來個交換。對於孩子的所有需求,讓他寫一個超前計劃,提前叫孩子把需要辦的事情記在紙上。比如他需要辦哪些事,頭一天晚上事先就必須讓他用筆寫在日記本上,家長照日記上的要求,第二天把該給孩子辦的事按給辦好了,並且也以日記的形式答覆孩子哪些事辦了,哪些事沒辦,沒辦的理由等等。比如要買什麼東西,明天上課要叫家長準備什麼學慣用品,這個周末怎麼安排生活,明晚你來決定媽媽該做什麼飯,每天提醒大人該做什麼事,等等。這樣一來,他每天都要想著明天要幹什麼,要寫在本子上給家長,看家長到底是怎麼做的,他又會迫不及待地等看大人們的「答覆日記」。這樣,既養成了凡事制訂計劃的好習慣,也讓他有參與家庭建設的主人翁感。當然要寫的範圍今後可以慢慢擴大。相信日久天長,不怕孩子不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

(八)電話日記鴻雁飛

從女兒三歲多開始,我就到外地工作。那時基本上每天都要打一個電話。常年不能和女兒在一起,一根電話線成了和女兒溝通感情的橋樑。為了彌補教育帶來的缺失,我想到了把電話聊天內容記錄下來這一招。因此,每次我打完電話,就把和女兒聊天的內容記錄下來,這就成了「電話日記」。每過一段時間,我就把這電話日記當作信郵寄回去,要求她在我的每篇日記旁邊畫上畫。女兒見到我記錄電話內容的信,就如見到了我,高興地要她媽媽一字一句念給她聽。隨著我不斷地寄電話日記,女兒也迫不及待地嚷著要自己寫了,於是我要求她把我們每次打過的電話內容記下來。不會寫的字用畫代替,不好畫的由妻用畫、用字代替。就這樣,她的識字量在不斷增加,語言表達能力也在提高。此外我建議,兩地分居的夫妻,可以利用親情的距離感,通過兩代人書信交流的方式來培養孩子寫日記的興趣。

(九)動畫片里「攝鏡頭」

記得外甥剛上小學二年級時,我那教語文的父親就要求他寫日記,孩子就是不寫。後來,父親發現外甥喜歡看電視裡面放映的《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就買來了CD《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用影碟機一遍遍播放,但是有一個條件:看後必須寫下他最感興趣的其中一段故事,象拍鏡頭一樣把它「拍攝」到日記本上。外甥高興地照做了。後來父親要求他把電視中的動畫片也記錄下一段故事來。一次,老眼昏花的外婆把字幕上的「丈母娘」念成了「大母狼」,引來他一陣大笑,於是他自己就把這件事記錄下來,得到了他外公的表揚後,外孫的興趣就更濃了。現在,看完動畫片不寫點啥就手癢。

(十)寫日記不如多閱讀

寫日記的好處毋需置疑,但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願意寫。對於一年級識字量不多、生活閱歷淺、感性經驗少的小學生而言,寫日記,且要堅持下去,畢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孩子興趣不濃,又趕著鴨子上架,那麼不是寫成流水帳,就是對日記產生反感,弄不好最後還是半途而廢。如果你沒有高超的技巧去點燃孩子的寫日記的興趣,你倒不如讓孩子放下筆頭捧起書,讓孩子在閱讀中得到快樂。第一,培養閱讀興趣和習慣。讀是寫的基礎,沒有大量的閱讀做保證,將來的寫也將會成為空中樓閣,是不會有源頭活水的。對低年級的孩子而言,他們大多是有閱讀興趣的,家長不如利用他們愛看書的特性,多帶孩子跑書店,多選擇一些文學作品讓孩子讀。大量的閱讀可以讓孩子培養語感,積累辭彙;第二,培養觀察和思考能力。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沒有生活,寫作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父母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觀察大自然,留意生活中的趣事,激發他們豐富的想像;第三,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小學生怕寫但不怕說。所以家長要利用適當時機引導孩子多說話,說身邊發生的趣事,說自己的見解和感受,說想像中的事物。孩子會說了,還怕他不會寫嗎?我對自己的子女在寫作上的訓練是從閱讀開始的。在她很小的時候,我就帶她到書店買回很多的書:拼音讀本、寓言故事、童話……凡是她願意讀的,我都把它買回來,再後來,我為她訂閱了《少年文藝》、《小小說選刊》等雜誌。到現在,可以說她比我讀的書都多哩!我沒有要她寫日記,她的老師也沒要求他們寫日記。我堅信,功到自然成。事實也如此,她寫的《較量》、《水調歌頭》等文章分別發表在各類報刊雜誌上了。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