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北周的發跡要追溯到六鎮起義的時期。

宇文泰是六鎮之一武川鎮人,其父為反對響應破六韓拔陵的衛可孤而糾結鄉裏組成義軍反抗。後避禍時陷於鮮於修禮軍中,因戰身亡。

宇文肱死後,宇文泰與尚存的兄長幾經易主,戰敗後落在爾朱榮手中。爾朱榮欲殺宇文泰兄弟,但終因宇文泰的膽識饒了他,不過他兄長就沒這麼幸運了,當時已經成了刀下鬼。

在爾朱家勢力之下,宇文泰追隨賀拔嶽入關,並成了賀拔嶽的得力部下。

而不久,爾朱榮被殺,孝武帝元修被高歡推上帝位,君臣之忌日生,便聯絡西土賀拔嶽。宇文泰為此特意前往了晉陽探查,險些被高歡留下,還是趁著星夜逃走的。

永熙三年,因為侯莫陳悅討好高歡殺害了賀拔嶽,宇文泰抓住時機迅速穩定了軍心,又滅侯莫陳悅,成了西土的主心骨。

同年七月,孝武入關,宇文泰此時已經大權在手。順帶一提的是,保護孝武入關的人就有隋文帝楊堅和獨孤伽羅兩人的父親,楊忠和獨孤信。

孝武帝入關後因為政權歸於宇文泰,而好不容易陪她逃過來的心愛的從妹又被逼死,所以心中不悅。

宇文泰先下手為強,毒殺了孝武帝又擁立了元寶炬為帝,是為西魏文帝。

西魏文帝大統三年,元寶炬以宇文泰建中興之業,始命柱國之位。宇文泰此時起總白揆,都督中外軍,幾乎架空了皇帝。

宇文泰在政治軍事上都是很有才華之人,高歡一生少有對手,宇文泰絕對讓他最頭疼。

當時關西貧瘠,他營府兵,定六典,與高歡東西抗衡,勝負參半卻死裏得生,扭轉西土的敗局之勢。後又利用侯景之亂吞巴蜀,食梁土,為未來打下了基礎…

元寶炬死後,他繼續把持朝政,廢了元寶炬之子元欽,又立元廓。

可惜人永遠跑不過時間,加上當時東邊高洋已經自立,神勇如高歡在世,讓宇文泰此生已註定無法完成一統之志。

宇文泰死前因為諸子年幼,把一切託付給了侄子宇文護。

第二年宇文護便迫使元廓讓位給宇文泰的嫡子宇文覺,北周也正式上線了~

此後宇文護先後毒殺了元廓,宇文覺,宇文毓三個皇帝,又擁立了宇文泰四子宇文邕。

宇文邕隱忍多年,同母弟宇文直一起密謀,誅殺了宇文護,報了兄長之仇,又勵精圖治,最終統一北方。

宇文家統一北方最大的功臣應是宇文邕的弟弟齊王宇文憲,可惜功高蓋主自古就是帝王大忌,雖然宇文憲明哲保身,但還是在兄長死後被侄子殺害…

此外,宇文泰的兒子宇文招等人在楊堅權力日勝之時本計劃擺一場鴻門宴,結果卻沒有抓住時機,最終反被楊堅冠了謀反之名殺害…

自此,北周也基本走到了頭…


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國歷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稱後周,宇文周。由西魏權臣宇文泰奠定國基,由其子宇文覺在其侄子宇文護的擁立下正式建立。歷五帝,共二十四年。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實際掌握西魏政權的宇文泰死後,第三子宇文覺正式即位稱天王,自稱周公。次年初,他廢西魏恭帝自立,國號周,建都於長安,史稱北周。

北周孝閔帝宇文覺年幼,大權掌握在堂兄宇文護手中。九月,宇文護殺孝閔帝,立宇文毓為帝。武成二年(560年),宇文護又毒死宇文毓,立宇文邕為帝,史稱北周武帝。

建德元年(572年),周武帝宇文邕智誅權臣宇文護,親掌朝政,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革。

577年,北周滅北齊,統一北方。581年,楊堅受禪代周稱帝,改國號為隋,北周亡。


隋文帝統一全國後,就得開始考慮治國之策。他開始新官上任三把火。廢除九品中正制。改為五省六曹制。同時結束了宇文泰的鮮卑化政策。

隋文帝接管全國後,畢竟經歷了長期的戰亂,民眾的生活是很疾苦的。隋文帝就下令減稅,這可是減輕人民的負擔的大好政策。土地政策也是關乎國家的大事,隋文帝在全國推行均田制。調動人民的積極性,促進國家農業經濟發展。國家層面上改革體制,廢除了北周六官,恢復了三省六部。地方上戶籍改革,精簡官制。節省政府開始,提高了行政效率。為人民減輕了負擔。修訂法律,設置糧倉,倡導節儉。軍事上的改革,類似我國解放初期的兵團建設制度,和平時期,發展農耕。戰爭時期就出徵打仗。

晚年的隋文帝喜歡聽取讒言,喜歡猜疑。開始濫殺大臣。 好多功臣都被殺害。皇子奪權,隋文帝說了一句話,孤獨氏誤了我。不久就離奇去世。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