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政绩工程叫「穷折腾」

  投资千万元的公园为了给五星级酒店项目「让路」,尚未建好就被毁掉,记者在河南省新野县采访「毁公园建酒店」时发现,短短3年多的时间,新野县因重复建设毁掉的新建项目就多达5个,总造价超亿元。当地百姓埋怨,「拆了建、建了拆,浪费了这么多钱,把老百姓的地折腾没了,也折腾穷了,这就叫穷折腾。」(据11月12日《京华时报》)  近些年「短命工程」频发,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比如,就在去年,香港政府拨款和教育界募捐所得重建的绵阳一所中学,在使用仅2年后因让位商业开发而被拆除;建设投入约8亿元,使用寿命不到10年的亚洲最大室内足球场沈阳绿岛体育中心,因使用率不高被爆破拆除……正如《人民日报》文章批评的那样,一些地方「一任市长一张蓝图」的怪象,使得「短命工程」愈演愈烈。  有人说,美国换个总统还是美国,而中国的城市,换个领导就换个样子。话虽夸张,却不无道理。无节制地追求效率、追求效应的「穷折腾」,与领导干部的「政绩焦虑」有很大关系。  现代社会充满了浮躁甚至焦躁,人们在竞争性极强的环境中「快节奏生存」。官场上,职位资源的有限性与一些干部官欲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特别是现在,职务的运转周期在缩短,「一年干,两年看,三年不升就嫌慢」,干部的上进心十分急迫。不发展,自己上不去,发展慢了也上不去,怎么办?一位官员曾坦言,「只有弄出点『动静』,让上级注意到,以后有晋升机会才能轮到自己。」于是乎,没有浪花也要整出浪花,「政绩工程」就这样出炉。  各地投资那么乱,瞎折腾那么多,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某些官员慷国家之慨,用百姓的利益去搏自己的「面子」。现在,一些机关单位办事大手大脚、不计成本已成通病。「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精打细算不受待见,「办多少事要多少钱」才显大气,反正花公家的钱不心痛。这样不尊重市场规律,不考虑投入产出比,投资损耗大得惊人。有统计显示,前些年,中国投资决策失误率不低于30%,数以千亿计的资金打了水漂,仅仅是因为某些官员的头脑发热。  按理说,给国家、社会和老百姓造成损失的决策行为,不论决策者动机如何,都应为其错误决策承担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一些干部惯于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然而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屁股烂账,最后官照当照升,不负任何责任。这是不行的。」「对这种问题要实行责任制,而且要终身追究。」现实的尴尬是,长期以来,因决策失误而出现的「败家子工程」屡见不鲜,却总是被轻描淡写地以「好心办坏事」给搪塞过去,「交学费」成为他们最好的注解。  「治大国若烹小鲜」,过分的折腾只会坏事。强化决策失误问责势在必行,再也不能没有人为「短命工程」埋单了。(文/何解)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